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上海連續第八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

聚焦企業感受 凝聚發展合力

本報記者  劉士安  王崟欣

2025年02月08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月5日,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同步發布。

  自2018年以來,上海連續8年在春節假期后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並出台行動方案,一年更新一個版本,如今已是“8.0版”。一以貫之、一抓到底,上海已累計實施1101項任務舉措,全市營商環境顯著改善。截至2024年底,上海實有企業289.87萬戶,每千人擁有企業117戶,在全國排名第一。

  今年的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企業感受”成為熱詞。行動方案8.0版首次將“提升企業感受”寫入文件標題。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企業感受,是此次行動方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為了真正讓惠企政策可感可及,行動方案下了不少功夫——

  文本凝練,注重“用戶意識”。行動方案共涉及五大方面58項舉措,相比6.0版的208項和7.0版的150項,舉措再次大幅減少,背后是“用戶意識”——出台政策舉措,企業隻有看得懂,才會有感受。語言表述更加凝練、易懂,少了“穿靴戴帽”,多了具體做法,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直奔主題。

  舉措精准,直擊企業“痛點”。行動方案在起草前的調研階段,就注重全面排摸各方需求建議,形成了189條需求清單。其中,既有企業和商協會反映較多的融資、政策服務、監管檢查、公平競爭等共性問題,也有企業在辦手續、接網絡、開發票時遇到的個性痛點。對此,58項舉措一一予以回應。行動方案還明確,涉企政策制定要充分聽取經營主體和商協會意見,對普惠性政策征求意見時,原則上中小企業比例不低於50%。

  “怎樣才算真正‘可感可及’?要讓企業來說話。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知道。消除政策與企業感受之間的‘溫差’,就要與企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奔著問題去,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來傳遞溫度、提升感受、提振信心。”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建設處副處長孔媛說。

  注重“企業感受”,當天召開的大會就開了一個好頭——參會人員中,企業家和商協會代表佔約1/3﹔交流發言人員不說套話,開門見山……“會議時間不長,聽下來最大的感受是務實、暖心、貼心。”寰泰集團董事長南逸說。

  圍繞提升企業感受,行動方案還首次提出“夯實營商基層基礎”,通過開展反向評價、優化派單機制、完善“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建設活力街區等舉措,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讓基層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有資源、敢做事,更好提升企業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

  提升企業感受,既要“呼有所應”,也要“無事不擾”。“涉企行政檢查碼”是行動方案的又一亮點。過去,盡管上海在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檢查不規范、重復檢查、隨意檢查現象仍存在。今年,上海將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檢查碼”,通過聯合檢查、“進一次門,查多件事”,最大限度減少因檢查對企業造成的干擾。不僅如此,行動方案還提出進一步實施“無感監測”對象清單和“無事不擾”事項清單機制。

  “優化營商環境是關系全市發展的大事,各方面要齊心協力、群策群力,形成共抓共建的工作合力。”在5日召開的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表示。近年來,隨著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的持續深化,上海不斷創新機制,邀請媒體等第三方人員擔任營商環境觀察員,邀請企業負責人擔任營商環境體驗官,開展第三方評價“晾晒”、商協會協同共建……全市共建“大營商”的氛圍越來越濃。

  “我們希望通過共同努力,讓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們有預期、可信賴、受尊重。我們期待在上海,城市和企業雙向奔赴,企業因城市而驕傲,城市因企業而榮光。”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彥峰說。

  上海各區正積極響應,結合實際出台具體措施。黃浦區啟動“宜商黃浦”營商環境主題周,發布“無感監管”試點樓宇項目,將來福士廣場等7幢商務樓宇納入試點﹔普陀區啟動服務企業PLUS行動計劃,為區內重點企業及人才代表贈送企業“服務包”、人才“優享包”﹔寶山區提出打造“產業適配”營商環境,圍繞主導產業及細分領域,推動建立與產業價值鏈需求相匹配的營商服務鏈﹔鬆江區進一步完善行政檢查計劃備案制度,深化“雲監碼”2.0創新,實現檢查減量提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8日 04 版)

(責編:彭靜、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