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展示中國文化魅力 傳遞喜慶節日氛圍

2025年02月04日09: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第二十五屆“中國春節民族音樂會”在德國漢堡舉行。這是演出最后,全體觀眾起立向中國藝術家鼓掌致敬。
本報記者 劉仲華攝

在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孔子課堂上,巴西學生在中國教師帶領下體驗剪紙藝術。
本報記者 陳一鳴攝

在中國駐迪拜總領事館舉辦的“邂逅花間——宋代雅集走進總領館”活動上,迪拜慈善小學的孩子們在觀看中國古代茶藝展示。
本報中東中心分社 塔裡克·易卜拉欣攝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當地民眾正在欣賞中國書法創作。
本報記者 牛瑞飛攝

2025“歡樂春節”中國旋律專場音樂會在羅馬尼亞舉行,當地觀眾在音樂廳觀看中國藝術家演出。
傅永山攝

精彩紛呈的中國民俗文化展、古韻悠揚的傳統樂器演奏、熱鬧歡騰的“歡樂春節”活動……蛇年新春,全球各地舉辦多種形式的春節慶祝活動,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魅力,傳遞喜慶與歡騰的節日氛圍。

“春節代表的溫馨和幸福寓意是全世界都需要的”

近日,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熱鬧非凡,充滿了新春的歡樂氣氛。在這裡舉行的“歡樂春節·水韻江蘇”民俗文化展,通過生動的圖文和實物展示了江蘇地區的春節民俗和文化旅游特色。來自歐洲多國數百名民眾積極參與該活動,金陵剪紙和桃花塢木版年畫、書法送“福”、江蘇美食等展台前都圍滿了觀眾。

比利時民眾阿麗娜帶著兩個兒子參加活動。她告訴記者:“我們就住在中國文化中心附近,經常來這裡觀看各種展覽。今天的活動太充實了,我的孩子體驗了拓印福字,親手完成了福字剪紙,更收獲了畫家張文海現場書寫的福字。更為開心的是,我們還欣賞了昆曲《牡丹亭》,雖然聽不懂唱詞,但是優美的曲調和精致的服飾讓我們內心也收獲了一個大大的幸福。春節代表的溫馨和幸福寓意是全世界都需要的。”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龔毅告訴記者,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歡樂春節”活動,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此次組織展示了不少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桃花塢木版年畫、茅山號子均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昆曲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次活動為當地民眾了解和體驗中國非遺代表性項目提供了平台。

古琴瑟瑟,芳香繞梁。乙巳蛇年到來之際,“邂逅花間——宋代雅集走進總領館”活動在中國駐迪拜總領事館舉行。在古韻悠揚的琴聲中,茶點、香篆、螺鈿、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以古裝走秀的方式款款走來,吸引在場觀眾爭相拍照。

在互動環節,國風拍照、古風拓印、中式插花等體驗區人頭攢動:來自迪拜慈善小學的孩子們爭相展示著他們手中的蛇年生肖玩偶,體驗著投壺游藝帶來的喜悅心情﹔一名阿拉伯小伙兒饒有興致地學做起桃花樣式的茶果子,隨著一朵花蕊點綴其間,他的作品贏得了在場觀眾的一陣掌聲﹔在書法展位,阿聯酋友好人士賽義德熟練地拿起毛筆,流暢地寫下“我愛中國”4個漢字,高興地與一旁的中國書法家合影留念……“我喜愛中國文化,喜歡過春節,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節日!”賽義德對記者說。

“這場別開生面的歷史穿越之旅,為阿拉伯民眾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新契機。”迪拜慈善小學校長侯賽因說。迪拜免稅店副總裁亞薩表示,“宋代雅集讓我們領略了跨越千年的中華文明精髓,在感嘆古人智慧的同時,也對阿中關系未來發展更有信心。”

“希望新的一年裡兩國人民都交好運、共發展”

隨著激昂的嗩吶與鏗鏘有力的鑼鼓徐徐鋪展,中國民族管弦樂《節日序曲》在德國易北河畔上空響起。不久前,第二十五屆“中國春節民族音樂會”在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拉開歐洲巡演的帷幕。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為現場2000余名觀眾演奏了10首充滿民族特色的曲目,給觀眾帶來春節的喜慶與歡騰。

易北愛樂音樂廳是歐洲最負盛名的音樂廳之一,當晚該音樂廳幾乎座無虛席。本場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指揮。中國藝術家通過古箏、琵琶、嗩吶、 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協同樂團共同精彩演繹了《追夢京華》《百鳥朝鳳》和《滿江紅》等曲目。現場觀眾對精彩的演奏報以陣陣掌聲。演出最后,主持人邁耶對全場觀眾大聲用中文說了3遍“新年好”,然后請全場觀眾跟他一起念:“新年好!”拜年聲、歡笑聲和掌聲響徹音樂廳。

“我欣賞過很多場中國音樂會,今天是最棒的。”德國漢莎航空前高管彼德·圖爾樂對記者表示,“我曾經在中國工作和生活過4年,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音樂。蛇年寓意著幸福與活力,希望新的一年裡兩國人民都交好運、共發展。”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榮譽院長艾爾瑪·蘭普森表示,類似今天這種文化交流對德中兩國都非常重要。“過去20多年來我曾多次訪華,努力推動兩國音樂交流。新的一年,我祝願大家新年快樂,希望德中友誼更上一層樓。”蘭普森說。

臨近春節,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擁有百年歷史的音樂殿堂雅典娜音樂廳氣氛熱烈,2025“歡樂春節”中國旋律專場音樂會在此拉開帷幕。音樂會以《金蛇狂舞》開場,旋律昂揚、鏗鏘有力的演奏,將歡騰的節日氣氛傳遞給所有現場觀眾。隨后,音樂家們以精湛的技巧演奏了一系列極具代表性的樂曲:歡快靈動的浙江民歌《採茶舞曲》、氣勢雄偉的二胡重奏《戰馬奔騰》、古朴淡雅的客家箏曲《出水蓮》以及婉轉明快的江南絲竹代表作《江南美》。最后,音樂家們演奏了精心編排的羅馬尼亞民間樂曲《雲雀》,樂曲響起之時,觀眾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一難忘和美妙的瞬間。

羅馬尼亞觀眾科斯明表示,“當笛子和二胡發出雲雀‘叫聲’的時候,我們全場觀眾都沸騰了。”羅馬尼亞維多利大街基金會主席桑德拉專門發來郵件表示感謝:“中國音樂家們技藝高超,曲目精致有趣、難度高。羅馬尼亞觀眾被這場音樂盛宴和中國歷史悠久的音樂文化所深深吸引。”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日前,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孔子課堂在校園草坪上舉辦了一場別具特色的春節慶祝活動——“春節序曲民俗裡的中國年”,為當地民眾帶來一場充滿年味的文化體驗。

當《春節序曲》悠揚的旋律響起,歡快的節奏瞬間點燃了觀眾的熱情。活動還特別融入了巴西文化元素。裡約葡中雙語高中的學員齊宇鳴表演的巴西戰舞,以其流暢的動作和優雅的舞姿贏得滿堂喝彩。曾參加河北師范大學夏令營的愛德華和林藝夕帶來了一首動感十足的巴西歌曲《太陽》,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隨后,愛德華邀請公派教師李贏合唱經典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歌會友,在音樂的交融中展現中巴文化的深厚情誼。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孔子課堂中方負責人喬建珍表示,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活動旨在讓巴西友人體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春節期間,印度尼西亞巴陵康孔子學院舉行了“古琴雅韻,再現千年風華”新春音樂會及古琴捐贈儀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穿越千年的音樂盛宴。活動伊始,巴陵康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朱敏霞介紹了中國春節的文化內涵及中國人歡度春節的盛況。中央民族樂團一級演奏員、故宮博物院特邀古琴專家楊致儉為大家演奏了《高山流水》《秋風辭》等知名曲目,精湛琴藝引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楊致儉將其從中國帶來的仲尼古琴贈予巴陵康孔子學院,並介紹了孔子古時彈琴授藝的精神追求,希望孔院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了解更多中國文化。印尼伽內什師范大學副校長拉斯賓·丹斯對楊致儉的捐贈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音樂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他說:“古琴作為中國傳承最為久遠的樂器之一,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今天親身體驗古琴雅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本報布魯塞爾、迪拜、漢堡、華沙、裡約熱內盧、雅加達2月3日電  記者牛瑞飛、張志文、劉仲華、禹麗敏、陳一鳴、李培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4日 03 版)

(責編:彭曉玲、李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