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萬泉河水清又清 紅色經典潤人心

劉鄧

2025年02月02日08:31    來源:新華網

  2月1日,游客在位於海南省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參觀。新華社發(蒙鐘德攝)

  新華社海口2月1日電

  《紅色娘子軍》是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瓊崖紅軍女戰士的革命事跡通過電影、戲曲、舞蹈、報告文學等多種形式,享譽海內外。每當“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旋律響起,人們腦海中總會想起一幕幕畫面。春節期間,很多游客專程前往位於海南省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參觀,重溫紅色經典,感受紅色文化。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於2000年5月1日建成,2023年9月23日,經過修繕改造和改陳布展,重新向公眾開放。園內有紅色娘子軍紀念館、和平廣場、大型主題雕塑等,館內有《戰地瓊花——紅色娘子軍主題陳列》,整體展陳面積1760平方米,通過文物、圖片、多媒體等,全面展現了紅色娘子軍的革命歷史及相關經典文藝作品。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講解員王添介紹,紅色娘子軍是中國革命史上一支成建制的女子戰斗連隊,1931年5月1日成立,經歷過大小戰斗50多場。20世紀50年代,海南軍區政治部宣傳干事劉文韶發掘了這支女子戰斗連隊的事跡,發表了一篇報告文學《紅色娘子軍》,首次提出“紅色娘子軍”這一名稱。紅色寓意革命,娘子軍包括女干部、女兵,既威武又響亮,得到廣泛認同,一直被沿用至今。

  講解員為游客講解紅色娘子軍革命事跡。新華社記者劉鄧 攝

  “今天來紀念園一看,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有共鳴。”一位來自安徽、曾當過民兵的老人如是說。

  2月1日,游客在位於海南省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館參觀。新華社發(蒙鐘德攝)

  來自甘肅、在海南省澄邁縣旅居養老的張瑋娟對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如數家珍。她回憶說,《紅色娘子軍》是她小時候的經典電影,看了很多遍,一直都很敬佩娘子軍干革命的覺悟和事跡。

  “好的文藝作品讓人記一輩子。”張瑋娟說,“參觀完我感到很震撼!如今,戰爭年代雖然已經遠去,但應該讓年輕人知道,一切來之不易,要艱苦奮斗,紅色教育要代代相傳。”

  如何讓年輕人既喜歡又認同紅色經典,已成為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新的課題。

  2月1日,游客在位於海南省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廣場合影留念。新華社發(蒙鐘德攝)

  “每逢寒暑假,不少家長會帶小朋友來研學旅游,所以我們設計活動時,會專門針對小朋友的需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管理中心宣傳教育部負責人孫積龍說,“比如‘小瓊花’卡通人物,就是園區自主設計的,既生動活潑,又體現了紅色娘子軍的戰斗形象。結合文物和‘小瓊花’開發的文創產品,非常受歡迎。”

  游客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內挑選“小瓊花”文創產品。新華社記者劉鄧 攝

  跟“小瓊花”卡通人偶來一張合影,聽紅色娘子軍后人講一個故事,和家長們一起看一場《紅色娘子軍》電影,投壺送福,蛇年謎語猜猜猜,剪紙、椰雕、糖畫,小瓊花的“山海經”研學科普筆記展……這個春節,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可以體驗的項目不少,還舉辦了新春系列主題活動,將紅色教育與民俗文化、科普教育、非遺技藝體驗結合起來,寓教於樂。

  游客在紀念館內欣賞經典電影《紅色娘子軍》。新華社記者劉鄧 攝

  “我覺得集章很有意思,這種方式讓我更有興趣去了解紅色娘子軍的事跡。還有在紀念館內看《紅色娘子軍》電影,感覺很特別。”從合肥來海南旅游的六年級學生劉一諾在參觀體驗后的感受是“印象深刻”。

(責編:李楓、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