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探索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路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岳  升

2025年01月24日08: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促進共同富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五次考察廣東,每到廣東發展的關鍵節點、重要時刻,都為廣東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寄望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深刻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廣東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廣東在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的重大工作部署,重點抓住縣域這個發力點,推進強縣促鎮帶村,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經過幾年探索實踐,廣東“百千萬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和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

“百千萬工程”是中國式現代化在省域的創新探索與實踐

省域在治理單元、空間尺度、歷史人文、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獨特性,在省域層面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對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具有重要意義。廣東創新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將其作為優勢塑造工程、結構調整工程、動力增強工程、價值實現工程,拿出頭號勢頭、頭號力度來抓。通過實施“百千萬工程”,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融珠入灣、山海聯動”,優化珠三角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做強縣域支點、培育新增長點,為再造一個新廣東提供強力支撐,努力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路徑。

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對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廣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突出。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有利於在更大范圍整合調動創新資源,形成區域協同創新新局面﹔有利於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進行有序開發,促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利於全省“一盤棋”深化開放合作,增強全省整體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區域間共建共享,促進人民福祉的共同增長。為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廣東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重要抓手,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進一步暢通工農城鄉循環,讓要素在更廣范圍優化配置、發揮最大效益,更好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推動省域整體邁進現代化。

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是激發縣域發展活力、拓展發展縱深的有效舉措。習近平同志在《擺脫貧困》中指出:“從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系國家的興衰安危。”廣東從把握縣的地位和作用出發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緊緊抓住縣域這個關鍵,強化縣域與珠三角地區的對接聯動、協同發展,把縣域建設好、發展好、治理好,全面增強縣城的要素集聚力、產業承接力和人口吸引力,把縣域發展潛力和動能全面釋放出來,讓縣域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形成蓬勃發展的新局面新氣象,有力支撐再造一個新廣東。

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創新舉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廣東從准確把握“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出發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高質量推動富民興村產業發展,也順應人口流動規律同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守好“三農”基本盤、筑牢“三農”主陣地,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廣東把縣鎮村建設發展治理一體貫通起來,用工業武裝農業、用城市帶動鄉村,把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具體民生實事上,加快改善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讓鄉村發展加快跟上現代化步伐,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化生活。

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是加強基層治理的務實舉措。基層基礎是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廣東實施“百千萬工程”,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放在首位,既完善各級指揮體系,也充分激發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鎮黨委書記“一線施工隊長”、村黨組織書記“領頭雁”作用﹔既推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深入基層結對幫扶,也充分激發基層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煥發昂揚向上、拼搏奮進的精氣神。始終堅持把重心放在基層,推動各方資源要素向縣鎮村聚焦,推動工作重點向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通過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讓群眾在“百千萬工程”各項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事中,得到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廣東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探索實踐中,注重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工作優勢、治理優勢,進一步厚植了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根基,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和顯著特征。

以“百千萬工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區域創新實踐

廣東錨定“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目標,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聚焦壯大縣域經濟、建設美麗圩鎮、推動鄉村再造、促進城鄉融合等重點方向,以熱火朝天的干勁、攻堅克難的韌勁、比學趕超的拼勁凝聚強大合力,全面掀起強縣促鎮帶村的火熱實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展現新圖景,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聚焦“百縣圖強”,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迸發新活力。縣域強則省域強,縣域活則全省活。縣域一頭連接城市、一頭服務鄉村,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場,是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點。廣東緊緊抓住強縣這個關鍵,立足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科學確定發展方向,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走好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持續做大特色優勢產業,2024年上半年,32個縣(市)經濟增速高於廣東全省平均水平。做強產業承接平台,統籌推進產業有序轉移,加快布局建設粵東粵西粵北產業轉移合作園區,共建“飛地”和“反向飛地”,15個產業轉移主平台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443億元,承接國內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項目579個、總投資約2056億元。做強縣域承載能力,開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開工改造縣城老舊小區418個。開展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布局茂名信宜市等首批10個營商環境改革試點,57個縣(市)實現整體人口淨流入,縣城聚人聚商聚產效應更加凸顯。

聚焦“千鎮煥新”,推動鎮街顏值實力實現新提升。鄉鎮是縣域的基本單元,也是“百千萬工程”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廣東緊緊抓住鄉鎮這個節點,持續推進鄉鎮特色化發展,以典型培育為抓手,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累計完成144個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建成示范主街1171條,改造提升農貿市場2538個、房屋外立面9.83萬棟,打造“干干淨淨、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的美麗圩鎮。強化與央企合作共建,組織4家央企與粵東粵西粵北15個地級市525個鄉鎮(街道)結對共建,助力鎮村連線成片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提升鎮域發展實力,遴選65個中心鎮按照小城市標准進行規劃建設,做專做精一批工業重鎮與商貿強鎮,推動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煥發新生機,124個鎮入圍全國千強鎮。

聚焦“萬村蝶變”,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綻放新光彩。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廣東緊緊抓住興村這個基礎,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布局建設2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84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積極推進糧食、蔬菜等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茶葉、南藥等5個數百億級產業集群建設,開工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90個、總投資超200億元。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綠美鄉村建設,舉辦“粵美鄉村”風貌設計大賽,推進農房風貌提升,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持續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農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下薄弱村基本清零。

聚焦“城鄉融合”,推動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廣東緊緊抓住“融合”這個重點,深化改革創新試點,開展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積極穩慎推進農民集中式住宅建設試點,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擴面提質,啟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高水平規劃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加強教育醫療幫扶,組織125家高校院所與86個縣(市、區)結對開展百校聯百縣“雙百行動”,73家三甲醫院組團幫扶粵東粵西粵北60個縣(市、區)113家縣級醫院。推動財政金融資源下沉到縣鎮村,全面實行財政“省直管縣”,建立縣域經濟發展激勵機制,2024年省財政整合設立114億元“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保障專項資金。

以“百千萬工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區域創新實踐的主要經驗

廣東深入把握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在充分尊重人口流動規律、城鄉發展規律基礎上,持續深化改革探索、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動力活力,努力答好經濟大省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之問,初步形成一系列可供參考借鑒的經驗做法。

始終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百千萬工程”各領域全過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廣東在“百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融入各項具體工作中,形成一整套體系化打法。構建領導有力、統籌有序的指揮體系,省、市、縣成立指揮部並設立實體化運作的辦公室,“一把手”親自抓、黨委副書記親自抓。組建省直單位牽頭推進的九大工作專班,每年召開推進會、現場會推進工作。健全“1+N+X”的政策體系,使財政、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聯動、同向發力。充分發揮廣東市場經濟活躍、經營主體豐富的優勢,堅持規劃先行、運營前置、建管結合,引導各類經營主體深度參與,讓“百千萬工程”成為各方共享發展機遇的共榮共富工程。

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為著力點系統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協調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廣東在“百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進理念,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整體推進珠三角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快發展,一體推進產業發展、鎮村建設、鄉風文明培育等,不斷提升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堅持把廣東的發展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考慮,把鄉村振興放在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中部署,把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與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做大“蛋糕”協同推進,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提升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因地制宜推動鄉村功能再造和價值重塑,走出一條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融合、區域協同化發展之路。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廣泛匯聚全社會合力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廣東“百千萬工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群眾意願,將改善民生福祉作為根本出發點。在推進產業發展、鎮村建設、風貌提升等工作中注重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調動鄉村工匠、產業村長、返鄉能人等農村實用型人才積極性,帶動更多群眾廣泛參與,推動實現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轉變。堅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將全社會參與建設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基礎支撐,創新建立縱向支持、橫向幫扶、內部協作相結合的新型幫扶協作機制,深入實施“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雙百行動”等,引導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投身縣鎮村建設,發動各領域專家和智庫機構提供決策咨詢,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與建設,做好“港澳台胞”“僑胞”文章,全省上下共奏“協奏曲”、共繪“一張圖”,在南粵大地持續掀起熱火朝天加油干的工作熱潮。

始終堅持發揮好改革的重要作用,以勇於擔當持續創新的精神努力探索新路徑新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廣東“百千萬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既遵循中央頂層設計,也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全省上下聚焦“放活”權限、“盤活”資源、“激活”要素,不斷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部署推進擴權強縣和強縣擴權改革、鎮街體制改革、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等一系列集成式改革,構建強有力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從體制機制上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為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始終牢固樹立“久久為功”的信念,既強化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又突出重點集中攻堅。廣東深入學習“千萬工程”始終圍繞總體目標、保持戰略定力、一任接著一任干的經驗啟示,在實施“百千萬工程”過程中,按照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一三五十”總體目標,將久久為功與隻爭朝夕相結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注重一錘一錘釘釘子,保持大藍圖、總規劃穩定,保持主體工作、整體布局穩定,保持政策連續性,並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延伸范圍、豐富內涵。牢牢抓住每個關鍵節點、聚焦關鍵領域,集中資源、聚力攻堅,加快突破長期以來制約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突出難題、體制機制障礙,以每個階段每個節點的新進展新成效,推動“百千萬工程”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廣東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錨定目標、迎難而上,真抓實干、久久為功,以“百千萬工程”的推動實施,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探索廣東經驗、提供廣東智慧。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4日 09 版)

(責編:任佳暉、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