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提高治理欠薪的制度執行力(人民時評)

李鐵林

2025年01月24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進一步鞏固根治欠薪成效,要強化制度的執行力,把每一項舉措都部署得更周密,把每一個環節責任都壓得更實

歲末年初,正值農民工工資結算高峰期,也是欠薪問題易發高發期。忙碌了一整年的農民工,能否及時足額拿到工資,全社會高度關注。

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情況匯報,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欠薪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此前,中辦國辦印發通知,要求“扎實開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動,依法打擊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各地區各部門也出台了一些專項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當前,社會對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已有廣泛共識,制度的籬笆也越扎越緊。比如,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農民工工資保証金制度、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等,能明顯遏制欠薪問題的滋生。

也要看到,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下,部分行業欠薪問題有所抬頭,經營不善、拖欠賬款等非工程建設領域的欠薪問題有所增多。一些地方還出現了變相欠薪現象,如以購物卡、代金券、庫存產品等支付工資。認真對待這些新情況、新變化,把不良苗頭遏制在萌芽狀態,方為上策。

進一步鞏固根治欠薪成效,要強化制度的執行力,把每一項舉措都部署得更周密,把每一個環節責任都壓得更實,消除盲區、不留死角,確保勞動者維權有渠道、訴求有回應。

在安徽合肥,公安部門對相關人員和企業進行畫像,依托專題數據庫建立欠薪事件風險監測預警模型,實現欠薪線索的及時發現、靠前處置﹔在重慶豐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組建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吸納司法、公安等部門力量,依法簡化受理、審理、送達等環節程序,幫助農民工快捷解決勞動糾紛。

實踐証明,創新治理手段,建立“大數據+鐵腳板”的常態化機制,擴大事前、事中監管覆蓋面,同時提高事后救濟的快速反應、有效化解能力,就能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排除隱患,把握治理欠薪問題的主動。

欠薪的責任主體是用人單位,但要確保農民工拿到自己的辛苦錢,對欠薪企業的處置不能一刀切,而要區分情況,分類施策。

對無故拖欠特別是惡意欠薪的不法企業,必須堅持“零容忍”。而那些既往信譽良好、因為一時困難而欠薪的企業,就不宜一味“強制執行”,有可能的話,要想辦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使其盡快恢復支付勞動報酬的能力。

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涉欠薪糾紛典型案例中,有一起頗有啟示意義。某服飾公司因被拖欠貨款,資金周轉困難導致欠薪。對涉事企業,執行法院並未“一棒打死”,而是對機器設備採取“活封”方式保障正常經營,動態監管企業賬戶,以企業盈利支付勞動報酬。這樣,既化解了欠薪糾紛,又更好地保障了勞動者長遠利益。

我國有農民工約3億人,活躍在各行各業。他們撐起了一個個家庭的吃穿用度。保障好他們的勞動報酬權益,關乎社會和諧。在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拿出更多制度性、長效性的舉措,進一步提高欠薪治理效能,定能從源頭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讓他們回家的行囊裡多一分安心、多一些暖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4日 05 版)

(責編:任佳暉、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