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市傳承弘揚遵義會議精神——
本報記者 陳雋逸
2025年01月23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一棟二層磚木結構小樓靜靜矗立,青瓦鋪頂,灰牆斑駁,承載悠悠歲月。1935年,遵義會議在此召開,歷史的轉折就此開啟。
一座轉折之城,一片紅色沃土。遵義市運用好遵義會議歷史經驗,賡續紅色文化,促進老區發展,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一群講解員的心願——
代代傳承講好紅色故事
今年是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從去年底開始,紅色義務宣講員孔霞就格外忙碌。孔霞平均每天有三到四場宣講,帶著紅色故事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
孔霞已經堅持義務宣講紅色故事30多年。孔霞的爺爺是遵義會議紀念館首任館長、老紅軍孔憲權,從小聽著革命故事長大,孔霞將許多歷史事件熟記於心,並有著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90年代,孔霞在政府部門工作,常常會接待許多到遵義市參觀學習的人。“那時我們的講解體系還不完善。雖然遵義會議會址有講解員,但是紅軍山烈士陵園等地還沒有相應的講解員。”1993年,孔霞考取了中級導游証,開始義務為人們講解紅色故事。
“回憶爺爺講的故事,再到圖書室查閱歷史資料佐証,不斷完善講解內容。”這是孔霞的工作方法。“與時俱進,要結合國情、省情來講,用大家感知到的變化來詮釋遵義會議精神內涵。”這是孔霞的講解風格。
黨的二十大以來,貴州創新開展“理論宣傳二人講”,孔霞也以此為契機,培養年輕一代的講解員。“我的搭檔很多都是00后,我希望帶動他們愛上這項工作。”孔霞有個心願:到遵義會議召開100周年的時候,這些年輕的講解員可以獨當一面,把紅色故事一代一代講下去、傳下去。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也有一支“小小紅色宣講員”隊伍。“2017年起,我們常態化開展‘小小紅色宣講員’培訓,聯合遵義市教體局選拔有意願的中小學生參與,由館內專業講解員對他們進行培訓,在節假日義務為游客講解。”遵義會議紀念館宣教部主任周芸竹介紹。
系好紅領巾,戴上“小蜜蜂”,就讀於遵義市文化小學官井校區五年級的陳梓婉婷利用寒假空閑時間到遵義會議紀念館講解。別看年紀小,她已經“上崗”兩年了。有游客好奇,這麼小的孩子能講好嗎?沒想到,站在展板、地圖和文物前,陳梓婉婷將長征歷史娓娓道來,專業的講解贏得了不少游客肯定。
目前,遵義會議紀念館已經培養了上百名“小小紅色宣講員”。“我們希望以此鼓勵青少年做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的傳播者,並形成示范帶動效應,讓紅色故事人人講、紅色精神代代傳。”周芸竹說。
一出劇目的創新——
舞台科技賦能紅色藝術
遵義市鳳凰山文化廣場偉大轉折劇場,燈光漸暗,漆黑的夜籠罩著湘江,烏雲翻涌,沉悶的雷聲從四面八方傳來。觀眾席上方,浮橋在槍林彈雨中搖搖晃晃。敵機呼嘯而過,炮聲震耳欲聾,“紅軍戰士”們拼死搶渡湘江,現場硝煙彌漫,瞬間將觀眾帶入戰爭場景中。
這是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出《偉大轉折》的現場。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歷史書上的文字,在現代舞台科技的加持和演員的精彩演繹下,變成了眼前的畫面。
為達到演出效果,《偉大轉折》與傳統舞台劇相比,舞台上多了許多機械裝置。舞台中央的360度旋轉舞台是劇目中最大的裝置,“一面是高山,一面是會址小樓,許多場景切換都由它來完成。”《偉大轉折》戲劇組組長楊程文介紹。
《偉大轉折》於去年1月15日首演,改進與創新一直沒有停步。演出800余場后,創作團隊結合專家與觀眾的建議對劇目進行優化升級。“在技術上,我們增加了一些道具,讓觀眾可以聞到‘硝煙’的味道。同時為演員增加了追光,讓觀眾能夠清楚地看到演員的表情。”楊程文說。
除了技術先進,《偉大轉折》飽滿的劇情也是亮點,觀眾可以看到革命年代之中鮮活的個人。“角色就像我們身邊的朋友,有自己的情感和夢想,這很能牽動觀眾的心。”劇中人物小華佗扮演者之一盛飛說。陳梓婉婷告訴記者,看過《偉大轉折》后,她對那段歷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劇目還原了講解詞中的內容,讓我更加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一個小山村的變遷——
因地制宜促進老區發展
革命老區如何闖出發展新路?
臨近春節,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的土陶匠母先才和工人們正忙著和白泥,為節后制作土陶准備原料。花茂村盛產白泥,此種泥土顆粒小、黏性好、耐高溫,是制陶的上好原料。
母先才一家四代制陶,見証了花茂土陶的發展歷程。“上世紀末,我們的陶罐都銷往周邊縣區,但由於運輸成本高、破損率高,賺不到什麼錢,許多人選擇外出務工。”看著有些曾經的同行靠打工富起來,母先才也有過動搖。
因地制宜謀發展,花茂村尋找著新路。
2014年,花茂村被列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創建試點,開始整治村容村貌、發展鄉村旅游。“要把花茂土陶打造成村子的一張名片,你的傳統手藝正好能派上用場。”在村干部的建議和支持下,母先才決定擴建自家的陶藝館。
找准游客需求,制作生肖擺件、花瓶……母先才的陶藝館深受游客歡迎,成了打卡地。隨著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的發展,花茂村人氣高起來,母先才日子也越過越好。
美好的變化持續發生。村民王治強經營著花茂村第一家農家樂,招牌菜盬子雞備受好評。盬子是花茂村特有的陶制烹飪器皿,制作盬子雞時,會將盬子放進鐵鍋中,鍋裡倒水燒開,蒸汽在盬子底部和內壁的小孔流轉,將雞肉蒸熟。經過6個小時左右的烹制后,雞肉鮮嫩、湯醇味美。
游客更多了,烹飪時間的限制讓盬子雞供不應求。如何讓更多客人嘗到這道美食?母先才花心思對盬子進行了改造:將氣孔增加到6個,罐體底部增大。“這樣通氣快、蒸得快,蒸熟雞肉隻需要兩到三個小時。”母先才很有成就感,“思路活泛了,致富路就越走越寬。”
花茂村的土地多是“巴掌田”,村裡成立了合作社,通過從村民手裡流轉土地進行土地整治。
“村裡人齊心協力,眼看著土地小變大、陡變緩,配上機耕道,山地高效農業發展起來了。”花茂村黨總支書記彭龍芬說。如今花茂村堅定農文旅一體發展,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2024年,花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454元,是2012年的4倍多。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