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聚焦產業就業 聚力創新創業

重慶市大渡口區: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新作為

2025年01月22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重慶市大渡口區堅持黨建統領,突出“穩進增效、改革創新、除險固安、強企富民”工作導向,聚焦產業就業,聚力創新創業,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要素、抓服務,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努力開創“興業興城、強區富民”嶄新局面,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大渡口新作為。

  

  抓實產業經濟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大渡口區積極融入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不斷優存量、促增量、擴總量、提質量,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培育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生物醫藥、生態環保、新材料、重慶小面五大產業,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

  就業是高品質生活的基礎保障。大渡口區依托“義渡就業列車”品牌,迭代升級“一體式”保障機制,以產業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將著力育企業、延鏈條、增稅收、擴就業,健全完善創新創業支持舉措,建設創新孵化平台,持續擴大就業規模。

  未來,大渡口區將大力實施工業經濟三年倍增計劃,提速建橋工業園C區拓展區建設,全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部署實施消費提振、服務業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華潤萬象匯、萬達廣場等重點商圈、商業綜合體聯動提質發展,努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強化改革創新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大渡口區堅持改革創新工作導向,全力謀劃打造具有大渡口辨識度、重慶市知名度、全國影響力的標志性改革成果。

  聚焦產業發展,大渡口區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等重大任務,緊盯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謀劃實施一批重點改革項目,著力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機制障礙,打造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聚焦社會治理,大渡口區依托“數字重慶”建設和“大綜合一體化”,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圍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痛點,持續謀劃“一件事”創新應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以“莎姐”社會治理品牌為抓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放大基層治理效能。

  聚焦科技創新,大渡口區圍繞全市“416”科技創新布局,部署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培育一批懂科技、懂產業、懂投資的科技型企業家,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深化產城融合  描繪宜居宜業宜游新圖景

  大渡口區堅持以產促城,以城興產,推動城區能級品質持續提升。

  圍繞以產促城,大渡口區多措並舉優化惠企政策,設立民營企業家節,迭代“快幫快辦”民營企業聯系服務機制,主動助企紓困解難、節本增效,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同時,加快推進重慶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重慶國際小球賽事中心、國家工業版本館等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以項目工作為引擎,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圍繞以城興產,大渡口區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高水平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一方面,以五一互助片區、民新民樂城中村為重點,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另一方面,以中梁山、金鰲山為牽引,打造都市鄉村全面振興新范式,打造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宜居宜業的魅力新城。

  增進民生福祉  開啟高品質生活新篇章

  大渡口區堅持“小切口、大民生”,圍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來謀劃工作、推動發展,實施增進民生福祉三年行動計劃,每年辦好10件區級重點民生實事,提質打造“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將“民生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

  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大渡口區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推動全域添彩增綠,扮靚市容市貌﹔為進一步提質教育發展,大渡口區穩步推進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大渡口校區)完工投用,全力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進一步做優醫療服務,大渡口區提速推進區公立三甲醫院建設,深化“一院一特色專科”建設,加強家庭醫生驛站等專業醫療服務﹔為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大渡口區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站、老年食堂等服務站點,開展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加強普惠托育服務,搭建多元化嬰幼兒照護體系。

  數據來源:中共重慶市大渡口區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2日 11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