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貴州遵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產業有思路 致富有門路

本報記者  黃  嫻  程  煥

2025年01月21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行走在貴州遵義的鄉村,隻見一棟棟民居散落在綠水青山之間,與茶園、山林、溪流相映成趣。村子裡,特色民宿、養殖基地、溫室大棚等隨處可見。

  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遵義市充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為載體,不斷豐富“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內涵,努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

  產業旺起來

  冬季,茶園管護進入關鍵期。暖陽映照下,茶農們正在青翠茶園裡忙碌。站在余慶縣鬆煙鎮二龍村茶山觀景台,萬畝茶園盡收眼底。早些年,由於村裡山多地少,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留下來的村民隻能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

  好山好水出好茶,產業發展有思路,村民致富才有門路。2010年,在福建務工多年的駱地剛回到村裡,流轉土地開辟生態茶園。以此為契機,二龍村以“支部+龍頭企業+大戶+散戶”的組織方式,引進茶企帶領村民發展茶產業。短短數年,荒山變茶園,當地出產的茶葉賣到各地、遠銷海外。

  不僅如此,二龍村還抓住建設“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的機遇,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順利申報國家3A級風景名勝區。“開春時就更熱鬧了,採茶的、賞花的、騎游的,到處是游客。”駱地剛自豪地說,老鄉們在家門口也吃上了“旅游飯”。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黔北大地,越來越多的村子靠特色產業走上了致富路。這些年,遵義市持續做強糧油、茶葉、辣椒等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94.1億元,同比增長3.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1元,同比增長7.2%。

  村庄美起來

  綏陽縣旺草鎮晨光村裡,鄉村公路平整寬闊,把家家戶戶串聯起來,仿佛一幅優美的山水田園畫。

  小青瓦、坡屋頂、穿斗枋……多年前,村民馮華琴家蓋起一棟黔北民居。時光匆匆,屋子逐漸老舊,他們一家准備對房屋進行翻修。2023年,村裡爭取到150萬元資金,實施“宜居農房”改造提升工程。馮華琴領到了補貼,很快將房屋翻修一新,“拿到1.5萬元補助,能幫我們把房子修得更漂亮。”

  在政策支持下,晨光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對全村的黔北民居實施改造提升,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后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最讓馮華琴開心的是,村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和環境整治,污水亂排、亂倒的現象消失了,再也不用擔心在村裡溜達時弄臟鞋子。

  建設和美鄉村,既提顏值,又提氣質。遵義市聚焦人居環境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全覆蓋、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人心聚起來

  陶藝館裡,古色古香的土陶工藝品擺滿櫥窗,非遺傳承人母先才帶著一群孩子制作陶器﹔古法造紙工坊裡,返鄉創業青年張勝迪用傳統技藝做出新花樣,推出的山水畫、油紙傘、花草紙燈等手工藝品受到游客喜愛……來到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一股濃郁的鄉土風情與文化氣息扑面而來。

  為讓村民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花茂村一直在行動。“我們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引導老鄉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把智慧和力量匯聚到發展上來。”花茂村黨總支書記彭龍芬介紹,村裡以文化凝聚人心,在持續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同時,舉辦農民豐收節、籃球運動會、文化進萬家等文體活動以及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評選活動,讓鄉風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

  通過深入挖掘一系列文化資源,花茂村的鄉親們不僅留住了鄉愁,還激發了建設家鄉的活力。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村民選擇返鄉,一個個富民產業風生水起,鄉村發展蒸蒸日上。2014—2023年,花茂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0948元提升至24958元,村集體經濟從16萬元躍升至1297萬元。

  如今的遵義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生態環境優美宜人,鄉風文明蔚然成風,村民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和諧家園。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的美好願景正逐步變為現實。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1日 14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