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08:46 來源:重慶日報
早些年到過城口的人都知道,在城口與萬源交界處有座八台山。此山海拔近3000米,高聳入雲,草木叢生,山頂低凹處有一塊岩石,石上有一汪泉水,臉盆般大小,人稱“一碗水”。最奇的是,無論天晴還是下雨,春夏還是秋冬,碗中水始終不干也不溢。
這碗山間野泉與紅軍還有不解之緣。
1934年,紅四方面軍三十軍政委李先念率部攻佔八台山,他們在此建立起指揮部,於城口縣城、廟壩、雙河等地與反動軍閥劉湘的部隊展開殘酷的反六路圍攻戰斗。
那時,蘇區資源本就匱乏,加之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圍剿,藥品、食物稀缺,老百姓和戰士們生活異常艱難。李先念帶領大家艱苦奮斗,摘野果、挖野菜,就著“一碗水”中的山泉水充飢,堅守在八台山上。
有一次,營長朱友德想方設法從交通隊手中“搞”到了點臘肉,大家趕忙用“一碗水”的泉水燉上一鍋,整個指揮部總算打了頓牙祭。飲水思源,大家忍不住感嘆正是靠著這“一碗水”,紅軍和雙河老百姓軍民同心、齊心協力,打退了川軍和土匪的多次進攻。
這段佳話也被當地群眾編成了一段膾炙人口的紅軍民謠:“一碗水,蜜蜜甜,紅軍再舀也不干﹔前頭喝了千千碗,后頭清水冒了尖,一碗更比一碗甜。灰軍(指國民黨部隊)想喝一碗水,前七后八擁上前,嘴巴還沒杵得攏,一碗清水全不見,渴得龜兒冒青煙。”
八台山的“一碗水”見証著紅軍與雙河百姓共同奮戰的崢嶸歲月,更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作風。
(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整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