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蛟龍”號首次搭載外國科學家下潛作業

攜手科考 深化交流

本報記者 劉詩瑤 白紫微

2025年01月13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蛟龍”號結束下潛作業返回“深海一號”船。

圖為新華社記者王聿昊攝

中外科學家在“深海一號”船上處理海底沉積物樣品。

圖為新華社記者王聿昊攝

參與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全體中外科學家合影。

圖為新華社記者王聿昊攝

中外科學家在“深海一號”船上實驗室內處理微生物樣品。

圖為新華社記者王聿昊攝

“蛟龍”號返航。

張  奕攝

“蛟龍”號接受外國科學家參與科考,與日本、尼日利亞、塞舌爾、印尼等國實施聯合科考……近年來,中國以實際行動為全球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推動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深海一號”遠洋科考船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停靠在中國香港維多利亞灣尖沙咀海運碼頭,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結束了為期45天的海上調查。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統籌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組織實施,是“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學計劃下,首個在公海區域開展的聯合科考,也是首次有外國科學家搭乘“蛟龍”號開展深海科考。

作為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自2009年首次下潛以來,已完成超過300次下潛,累計搭載900余人次,為全球深海探測提供了有力支撐。本航次累計完成18次“蛟龍”號載人深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5600米,進一步揭示了西太平洋海山是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為深海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樣品資源與關鍵數據。

共同參航下潛——

“大海像是在歡迎我們來到一個新世界”

“我記得‘蛟龍’號沉入水中的聲音。那一刻,大海像是在歡迎我們來到一個新世界。”來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博士生朱迪思·波薩達斯在科考日記中寫道。去年8月20日,波薩達斯作為右舷首次搭乘“蛟龍”號,和來自中國的潛航員張奕、齊海濱共同完成了302航次任務。

船時6時許(北京時間4時許),遠處天際依然泛著青灰色,母船“深海一號”船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作業區天氣晴朗,潛航人員和技術保障團隊各司其職。一系列准備工作就緒后,“蛟龍”號艙蓋關閉,深海之旅即將開啟。

船時7時,“蛟龍”號從“深海一號”船后甲板推出,被絞車牽引放至海面。注水后,“蛟龍”號以每分鐘35米的速度向深海潛去。

主駕張奕是目前中國唯一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都有下潛經歷的女性潛航員。她曾駕駛“蛟龍”號下潛作業50余次,有著豐富的深潛作業經驗。

張奕在回顧本航次時表示,“參與的外國科學家大多是第一次搭乘潛水器下潛到海底。下潛前,我們圍繞潛次安排、作業重點等進行了充分溝通。”

來到2000多米的作業海區。深海寧靜而漆黑,“蛟龍”號發出一道光束,照亮前方海底,順著光照方向,不時有有機物碎屑組成的白色顆粒“海洋雪”劃過。透過“蛟龍”號的“雙眼”,深海的奇妙生物在海山山脊間悄然浮現。五彩斑斕的海葵、冷水珊瑚與海綿輕盈地漂蕩在水中,海星、海參、海百合時隱時現,宛如一幅神秘的“深海花園”畫卷。

艙內,張奕熟練地操作機械臂抓取深海生物、水體樣品,並利用插管取得海底沉積物。在她身旁,波薩達斯在認真觀察艙外情況。“在下潛過程中,她會及時提醒我注意潛水器右舷的一些山體凸起,防止潛水器發生碰撞。”張奕說。

6個多小時后,深藍的海面激起白色的浪花,“蛟龍”號返回海面。“我簡直不敢相信,時間過得如此之快!”波薩達斯感慨,在“蛟龍”號中看到的景象像是“難以訴諸言語的夢境”。

談到下潛經歷,新加坡海洋科學家蔡嘉慧同樣難掩興奮。她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多金屬結核礦區大型底棲生物的生態研究。“中方潛航員負責採樣,我們在一旁記錄觀察以及建議採樣目標。這次聯合科考體現了科學無國界,讓我有幸能親眼看到海底的生態系統,更直觀地了解海洋環境。”

“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非常默契,我們擁有不同領域的專業背景,能夠實現知識互補,使採樣工作更加高效。”參與此次科考的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博士生埃裡卡·格雷斯表示。

據了解,科考隊在30余個調查作業站位開展了海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常規調查,採集到深海生物、海水、沉積物等樣品,完成了超1000公裡的多波束測線,加強了對調查區域海底地形和水深情況的了解。

共享樣品數據——

“跨學科交流推動了彼此的研究進展”

回到母船“深海一號”船,中外科學家的合作仍在繼續。“蛟龍”號帶回4K攝像機拍攝的高清視頻,在母船的潛水器監控中心,科學家們早早守候在這裡,通過大屏幕分析“蛟龍”號從深海拍攝的畫面。

另一邊,由“蛟龍”號上的虹吸取樣器、生物網兜、微生物原位富集裝置帶回的一系列樣品,被裝入樣品箱,轉移到船上的生物和地質實驗室。實驗室裡,中外科學家對樣品進行初步分類、編號、拍攝,並妥善保存以便后續研究。

“深海一號”船上專門設置了一台共享電腦。每個潛次結束后,中外科學家會把該潛次具有代表性的視頻上傳至共享電腦。此外,採集到的海洋水文和環境等重要數據,以及採樣清單和照片等重要資料也會同步共享,供所有科研人員研究使用。

這種緊密的合作模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進了中外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在共享數據后,中外科學家會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和專長,對樣品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學家張珊舉例說,來自海洋生物領域的專家關注生物樣品的形態和生態特征﹔來自地質領域的專家關注樣品的地質背景和成因﹔而來自生態領域的專家則會關注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關系。“這種跨學科交流推動了彼此的研究進展,促進了深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保護研究的深入發展。”

本航次獲得了豐富的深海生物樣品。科考隊經過調查發現,沿著麥哲倫海山鏈,生物量呈現北高南低現象,主要生物類型有海綿、珊瑚、棘皮動物等,水深、底流和微地形地貌顯著影響底棲生物分布。科考隊共計獲得珊瑚和海綿各100余件、棘皮動物200余件、魚蝦等其他類群動物100余件等。

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局長鄔長斌表示,本航次的成功實施,不僅提升了中國對深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科學認知水平,也為全球海洋科學研究貢獻了重要的科學數據。

共護深海生態——

“讓海洋變得更加美好”

“海底的泥巴裡是不是藏著寶藏?”“海底火山在海裡噴發,為什麼不會被海水澆滅?”“‘蛟龍’號如何在海底工作?”

去年9月5日,正在執行任務的“深海一號”船與香港、山東青島兩地幾所中小學進行視頻連線。同學們對深海大洋充滿好奇,紛紛提問。中外科學家和潛航員在“雲端”向同學們介紹海綿、海星、珊瑚等海洋生物,並分享在“蛟龍”號裡的工作點滴。

航次雖然結束了,但科普永不止步。鄔長斌表示,希望通過開展一系列深海科普活動,增加人們對深海探索的認識,激發青少年對海洋科學的興趣,為未來的海洋科學教育和科學研究播下希望的種子。

友誼也在持續傳遞。“很榮幸能夠成為首批乘坐‘蛟龍’號探索深海的外國科學家,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正在同心協力,讓海洋變得更加美好。”波薩達斯表示。

國際海底管理局在近期一份報告中,肯定了中國在推動全球深海研究方面發揮的作用。接下來,“蛟龍”號還將在印度洋等地開展第二個國際合作航次,進行深海熱液區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調查,這將有助於了解深海熱液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征,為深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各有所長,合作能讓各方受到啟發,推動今后開展更多科學研究。”參與本航次的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邱建文表示,希望通過中外科技合作,促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3日 17 版)

(責編:任佳暉、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