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震后一年,積石山地震青海災區36527戶受損農房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群眾遷新居 喜迎新生活

本報記者 賀 勇 王 梅

2024年12月18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2月中旬,黃河岸邊寒風凜冽,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金田草灘新村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已經入住的村民張燈結彩,還沒有入住的村民忙著裝修。

“一點點拾掇,一件件置辦,新家越來越像樣了!”搬進金田草灘新村的楊福成臉上洋溢著笑容。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造成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化隆、循化3縣受災,其中,民和縣中川鄉金田村和草灘村因為地震引發“砂涌”現象,成為青海災區受損最嚴重的區域,楊福成家就在這裡。

一年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青海干部群眾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領導下擼起袖子、爭分奪秒,高標准高質量推進災后重建任務。現在,災后重建區最美麗的是學校,最整潔的是民居,最溫暖的是群眾滿意的笑容。

安心住 政策好

140平方米的戶型,上下兩層格局,通透明亮的全封閉陽台,玻璃暖房一角爐火正旺。“心裡一直沒底,搬進來就真正踏實了。”楊福成和妻子說起從失去家園的那一刻到住進帳篷,再到住在板房的這10多個月,“房子在眼前一天天建起來了,真心感激所有建設者。”

重建后,原本毗鄰而居的金田村、草灘村仍然屋宇相連,合稱“金田草灘新村”,這裡共安置了276戶人家。從空中俯瞰,土黃牆、紅磚頂的庄廓院整齊排列,巷道裡的柏油路鋪到了家家戶戶大門口。那些畫在紙面上的效果圖,如今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已落地遷入。

“齊心協力建家園,喜遷新居感黨恩”,最早搬進來的幾戶人家貼上了大紅的對聯。村民忙著拾掇院落、打掃衛生。施工和裝修車輛來來回回,叮叮當當的裝修聲不絕於耳。

根據每戶家庭人口情況,安置房面積從80到160平方米不等,保障不同家庭人口居住需求,新房費用來自政策補貼、個人自籌等渠道。

“每戶的院落為四分地,也就是大約267平方米。如果村民選擇80平方米的戶型,自己不需要掏建房費用,全部由政府解決﹔超出80平方米的部分,按照每平方米1950元的價格補交。目前我們村選擇80平方米戶型的村民最多。”金田村黨支部書記楊德錄介紹。

地震發生一年來,青海36527戶受損農房已全部完工。

“回顧一年的艱辛付出,昔日破碎的家園已涅槃重生,我們探索出了一條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群眾參與的救災重建之路。”海東市市長王華杰表示。如今,海東市災后重建住房布局更加合理、安全更有保障。

記者從金田草灘新村看到,村裡的黨群服務中心、老年食堂等公共服務配套項目也已建設完成,正逐步投入使用,受災群眾生活步入正軌。

保進度 保質量

“我想在院牆上開一個車門,能不能讓施工隊來看看?”“家裡不夠暖和,需要裝個玻璃暖房,馬書記你介紹一個吧!”……金田草灘新村內,正和施工方檢查雨污管網的中川鄉黨委副書記馬玉明電話不斷。“大家搬進新房子,后續保障工作也得跟進。”馬玉明說。

災后重建項目工期短,趕上今年雨水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交房、保質量?民和縣住建局副局長孫亮亮坦言“壓力很大”,據介紹,一開始,住建部門制定出詳細的重建規劃與施工計劃,明確各階段任務和時間節點,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同時還要協調建材供應商,保障鋼材、水泥、砂石等穩定供應。

“各部門溝通、配合,及時解決重建中出現的問題,形成了每日會商制度和重大事項聯席會議制度,每周五下午定為工地開放日,由專業的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帶領群眾代表對項目的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孫亮亮補充說。

“質量不過關者,推倒重來!”海東市委和市政府早早定了調子,在市級層面專設項目前期審批“綠色通道”,全天候服務保障,並嚴格落實項目清單式管理、調度預警機制,高頻調度、高效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優先推進農房建設項目,逐戶制定方案。

最近,在民和縣前河鄉工作的楊鵬作為包聯干部,忙著為搬遷群眾做服務保障工作。

“我本身就是金田村人,和群眾溝通很方便。”從10月底駐村以來,大到裝修、小到採購辦証,楊鵬天天往包聯的四戶人家跑,問需求、提供幫助,確保受災安置群眾安心住新家。

據民和縣委組織部部長祁東良介紹,這一年,受災鄉鎮普遍面臨干部人員緊缺、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組織部門及時選派20名干部參與中川鄉、官亭鎮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抽調38名干部赴中川鄉協助開展群眾回遷工作。

“包聯干部不僅要當好政策宣傳員,走村入戶,詳細說明和解釋房屋修繕加固及裝修回遷的政策規定和相關細節要求,還要當好民情聯絡員,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回應群眾訴求,解決受災群眾現實困難。”楊鵬說。

有產業 穩得住

民和縣巴州鎮草莓種植大棚裡,草莓秧沿著田壟鋪開,鮮紅飽滿的草莓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嘗鮮。

“農民經紀人”冶文俊帶著6個村民在大棚裡摘果,新鮮的草莓將在下午5點之前送往縣城出售。“活兒不累,平均每天工資100元,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冶文俊有自己的盤算:今年學學種草莓的技術,明年自家承包一個溫棚試種。

地震發生后,巴州鎮啟動了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位於巴州鎮巴二村、羊羔灘村。

冶文俊家住巴州鎮羊羔灘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以前的家在巴州鎮上宣村,上宣村距離巴州鎮中心30多公裡,處在地質災害帶上,“政府多次做工作讓我們搬到這裡居住,還讓我們免費承包種植大棚。”為了讓搬遷戶有收入,巴州鎮政府鼓勵44戶搬遷群眾免費承包示范園大棚種植蔬菜瓜果。

羊羔灘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涉及5個村,安置群眾44戶206人,白牆灰瓦徽派建筑,村巷裡的路燈上挂著火紅的中國結。

巴州鎮楊家灣村避險搬遷戶張治軍是第一批搬進新居的住戶,“家裡人不多,120平方米的這個戶型正好,自己添了錢,裝修和買家具還享受了政府的家裝和家電補貼。”廚房裡,張治軍的妻子楊麗在往爐子裡添煤,“這個爐子和地暖是通的,在山裡住了半輩子也沒想過有一天我們也能用上地暖。”楊麗說。

“老板,拿桶方便面!”聽到有人喊,楊麗向屋外走去。“依據群眾意願和規劃,我們將農戶住宅分一層和二層,面積為80至150平方米,有4種戶型。”巴州鎮黨委書記謝成義介紹,為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可致富”,每戶還規劃了一間房屋作為商業用房。張治軍用這一間商業用房開了一家小賣部。“我家一搬進來就開了小賣部,搶佔了先機。”張治軍對新家園充滿了期待。

“現在黨的政策好,不僅幫我們從山上搬下來,還給我們把掙錢的事兒也想好了!”楊麗感慨。

完成搬遷安置,是災區重建的一大步,也是長遠發展的一小步。受災群眾不僅要能“搬進去”,更要“住得好、能增收、可持續”。

“我們在規劃之初就考慮發揮安置點集中連片的優勢,利用44間商鋪實施商業步行街、飲食文化街項目,構建‘山下有新村、振興有產業、幸福有盼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謝成義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8日 14 版)

(責編:彭曉玲、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