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能源動脈橫貫東西,溫暖千家萬戶﹔封閉內陸變身前沿,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沙漠荒灘化為良田,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民族團結扎根心間,幸福的歌聲傳四方……行走天山南北、塔裡木河兩岸,處處皆風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全過程,推動各項工作向主線聚焦、向主線發力。如今,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正以嶄新的姿態書寫著民族團結與共同繁榮的新篇章。
強產業
夯實各族群眾團結根基
新疆呈現“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山山有金銅鐵、盆盆有煤油氣”。
2023年,油氣生產當量達6606萬噸,連續3年居全國首位﹔新增原煤產量4600萬噸,增量居全國第二﹔“疆煤外運”超1億噸,“疆電外送”1263億千瓦時,點亮了萬家燈火,溫暖了千家萬戶。
立足國家所需,新疆竭盡所能,持續推進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建設,為保障國家能源和關鍵礦產資源安全作出新疆貢獻。
——在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新疆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氣生產出來后,通過西氣東輸的管網輸往10余個省份。新疆以“煤”為基,加快構建煤制油氣、煤制烯烴、煤基新材料產業鏈,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集群得到快速發展。
——在風光秀麗的賽裡木湖,雪山、森林、草原、湖泊盡收眼底。今年以來,高空跳傘、低空飛行、旅游攝影、騎馬探險等新業態頻出,游客數量出現較快增長。新疆把文旅產業納入“九大產業集群”序列,在更高層面、以更大力度推動文旅產業集群化發展,力爭今年實現接待游客3億人次目標。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當地依托北緯47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發展瓜子產業,產品遠銷歐洲、中亞以及東南亞32個國家和地區,讓一顆顆北屯瓜子香飄世界。
…………
當前,新疆正全力打造包括油氣生產加工產業集群、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集群、糧油產業集群、文旅產業集群等在內的“九大產業集群”,為經濟社會發展強筋健骨。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新疆的產業體系被賦予更多東聯西出、西引東來的價值。
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南疆支點城市——喀什,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聯歐亞”的區位優勢。隨著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作為三大片區之一的喀什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新疆龍源國際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貨場,塔吉克斯坦司機米爾扎復·大烏拉提幼兒裝載各類貨物前往杜尚別,這樣的行程他一個月要跑兩趟,“中國的新能源車、日用百貨在我們那裡很受歡迎”。
“我們公司的運輸司機不夠用,又簽了42名跨國司機。”龍源公司總經理王風說,公司每天都有六七輛車滿載貨物開往中亞。
喀什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坤介紹:“立足區位優勢,結合國際市場,我們明確了以電子產品組裝加工和國際商貿物流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今年1至10月,新疆自貿試驗區喀什片區三師區塊新注冊企業221家,同比增長166%,交出了一份進出口貿易額81.1億元的成績單。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佔全區的40.5%。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新疆正著力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和綜合試驗平台作用,加快提升投資便利化、金融創新和產業開放水平,強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堅定不移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
優環境
守護各族群眾綠色夢想
沿著217國道,行駛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沿,一排排防護林挺立在兩旁,將風沙阻隔。
“那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是我高中時參與種下的。”兵團第一師十一團護林員夏萬林語氣裡滿是自豪。
一輛車、一把鐵鍬、一萬余畝生態林,幾乎就是夏萬林工作的全部,“我的名字裡有‘萬林’,但我希望我管護的生態林不止這萬畝林”。
這是新疆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的縮影。經過40多年的努力,現在僅差最后200多公裡,新疆各族人民就能將塔克拉瑪干沙漠約3046公裡的邊緣“鎖住”——綠色防護帶有望年內實現“合龍”。
新疆是我國沙化土地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省份,沙化土地面積達74.68萬平方公裡。
一直以來,新疆各級黨委和政府把國土綠化作為百年大計來推動。1978年以來,新疆依托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在天山南北累計植樹7000多萬畝,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更印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沙雅縣通過“光伏+生態治理”模式,在光伏板下設置草方格,光伏區周邊種植千余畝梭梭,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兵團第三師五十四團和風沙搶生存,通過特色種植,向沙漠腹地推進了7公裡,建成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油莎豆種植基地。
——霍城縣元寶山村鄉村振興農旅綜合體暨漫心忘憂谷景區項目依托“中國薰衣草之鄉”資源優勢發展,坐擁“世界級萬畝薰衣草山谷”,已成為世界三大薰衣草主產地之一。
…………
柯柯牙等一個個曾經的不毛之地,變為良田果園。圖木舒克、昆玉等一座座城市,在沙漠中崛起。
據統計,新疆的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現在的5.06%。過去30年,新疆人工綠洲面積由6.5萬平方公裡增至現在的10萬平方公裡,增長了53.85%。2022年,新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首次實現“雙縮減”,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巨變。
頭屯河,流經烏魯木齊市、昌吉市、兵團第十二師,曾是群眾口中的“頭疼河”。
“2021年之前,河道兩岸污染企業聚集,採砂場恣意挖取河砂,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兵團第十二師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婧說,頭屯河流域生態治理迫在眉睫,經自治區黨委安排部署,綜合整治在三地協作下展開。
短短幾年時間,頭屯河谷森林公園栽植了近300萬株苗木和各色花卉,打造了7.8公裡公園水系、10.2公頃人工湖面。如今,“頭疼河”已變成造福群眾的生態河、產業河、幸福河。
全面推進林長制、河(湖)長制,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開展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氣污染治理……一項項務實舉措,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
惠民生
助力各族群眾安居樂業
“阿依仙古麗”,維吾爾語意為月亮之花。在博樂市烏圖布拉格鎮巴亞爾布拉格村,村民總愛這樣稱呼村醫安永霞。她用28年的堅守,為村民健康保駕護航。
除了安永霞,在新疆基層醫療戰線上,還涌現出了“最美奮斗者”吳登雲、“最美鄉村醫生”居馬泰·俄白克等一批模范人物。如今,新疆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1544.58萬人,每個村都有標准化衛生室,縣級醫院都能夠遠程醫療,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
在疏勒縣塔孜洪鄉“蔬樂”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內,“東果西種”讓當地群眾富了腦袋、鼓了腰包。
“跟著山東的技術員學了一年多,這個西瓜品種的種植要領我都掌握了。”技術員布哈力齊·斯迪克說,“技術精了,工資也跟著漲,現在一個月能拿到4500元。”
疏勒縣塔孜洪鄉政府干部魯安君介紹,依托大型龍頭企業讓群眾在當地實現高質量就業,帶動了鄉村產業發展。目前,“蔬樂”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已帶動固定就業300余人、臨時就業2000余人。
在伊寧市六星街社區,新創立的議事品牌“奶茶議事會”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微調研、收集社情民意。
“鄰裡間都是民生事,過來喝喝奶茶、說說話,暢通居民說事、議事、理事、晒事渠道。”六星街社區政協委員工作站站長、六星街社區黨支部書記迪達爾·庫鈉依表示,“‘奶茶議事會’主要研討各族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傳遞給上級黨委、政府,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奶茶議事會”上,居民反映自來水水壓不足,伊犁州政協委員華佳奎立即走訪調研,發現問題,撰寫提案﹔居民反映停車難,華佳奎提交提案后,伊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迅速修建了兩個停車場。
喀什市東湖社區的小廣場上,居民聚在一起跳廣場舞,其樂融融。
“在我們社區,各民族就像一家人一樣。”東湖社區居委會主任張曉真表示,“社區經常開展一些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比如跳舞、唱歌、練書法,最受歡迎的是老年棋牌室,每到下午非常火爆。”
堅持從各族群眾的利益出發,一項項惠民措施不斷落實落地:全疆累計建成了近270萬套農村抗震安居房,1100多萬名農牧民搬進了新家。2023年,19個援疆省市投入援疆資金170億元,80%以上援疆資金向民生、基層傾斜……
新疆推動高質量發展惠及民生,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增認同
構筑各族群眾精神家園
“紅紅的太陽升東方,鳥語伴花香,清晨的陽光洒進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片陽光下,合唱《紅紅的太陽》。
在兵團第一師阿拉爾中學,書法、剪紙、舞蹈、音樂等,社團活動非常豐富。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課程,增進各族青少年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阿拉爾中學黨委書記程曉龍表示。
中華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新疆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同時大力開展“祖國情·中華行”新疆青少年愛國主義參觀學習活動、“行走的思政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區英雄模范新疆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等,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青少年心靈深處。
據統計,2023年新疆組織2653所學校、399.8萬名青少年學生與其他省區市青少年結對子、交朋友。
多民族社區是各民族和諧聚居的生動縮影,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沃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是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徑。”
喀什市東湖社區通過定期開展免費理發、義診、跑腿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方便了居民生活,增進了鄰裡之間的情誼﹔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內,“百家宴”“馓子飄香 鄰裡情深”等大小活動不斷,一個個小家融成了和睦的大家庭……
目前,新疆已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101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4個。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最是文化潤人心。近年來,新疆不斷加大文化供給,豐富各族群眾多元精神文化需求,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
——烹飪“文化大餐”。連續舉辦多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新疆文化藝術節、對口援疆非遺展等文藝活動,今年還首次舉辦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新疆全民閱讀大會。
——搭建互動平台。建成111個公共圖書館、118個文化館、1130個鄉鎮(街道)文化站、598個“文化大院”示范點,“村晚”“村BA”“村超”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輪番舉辦,讓群眾成為主角,登台唱戲。
——讓歷史發聲,讓文物說話。全疆有150家備案的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有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92個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3年全區各級博物館共接待觀眾108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
新時代新征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天山南北各族干部群眾斗志昂揚、奮勇前行,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麗新疆正走向世界。
(宋麗雲、楊義、韓立群、唐曉勇、胡仁巴、肖聰聰、楊睿、呂思佳、皇甫萬裡、李欣洋)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8日 01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