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決定戰役走向的錦州攻堅戰

——解放錦州烈士陵園紀念碑碑文敬讀

韓亞杰 鐘波

2024年10月12日08:2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決定戰役走向的錦州攻堅戰

在解放錦州烈士陵園的紀念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個古代兵器“戈”式造型的建筑物,這就是解放錦州烈士陵園紀念碑。紀念碑高30米,正面是劉華清的題詞“為解放錦州而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上方是5顆五角星,下面是3束花環,碑身兩側刻著勝利鼓,背面是碑文。全文如下:

這裡長眠著為解放錦州而獻身的革命烈士。半個世紀前的錦州攻堅戰,是震驚中外的遼沈大決戰中關鍵一役。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面對固守待援的國民黨十萬重兵,奮其智勇,前仆后繼,沖越孤崗重巒,高城深塹,喋血明碉暗堡,列巷層樓,激戰三十一小時,一舉攻克錦州,時在公元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五日。戰略要地錦州的解放,加速了東北全境解放的進程,進而奠定了全國解放的基礎。時屆五十周年,改革開放,物阜民康。撫今追昔,長懷先烈。中共錦州市委深切關注,市人大作出決議,市政府精心籌劃,社會各界踴躍捐資,選址於倚山面海、遙對新城、蒼翠環抱的當年鏖戰之地,建此陵園,集中安葬烈士忠骨,以慰英靈。荊山雄峙,凌水長流。錦州人民永遠銘記這些有名的和無名的英雄。立碑永祀,垂范千秋。

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十五日

錦州市人民政府敬立

敬讀碑文,耳旁響起的是革命先輩們為解放錦州、解放東北、解放全中國的一陣陣沖殺聲,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

“戰錦方為大問題”

1948年秋,解放戰爭進行到關鍵一年,人民期待已久的大決戰終於到來了。這場大決戰,是從遼沈戰役開始的。9月7日,毛澤東指出東北野戰軍的攻擊重點應指向北寧路上的重鎮錦州,暫時不要顧慮長春、沈陽的敵人。在電報中,毛澤東明確指出,要有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

然而,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卻徘徊猶豫於先攻打錦州,還是先攻打長春。中央軍委一再指出,攻佔錦州是東北整個戰局的關鍵所在。遼沈戰役已經發起20天,部隊兵臨錦州城下之際,林彪再次動搖,提出回師攻打長春。毛澤東、周恩來看完電報后感到十分不安。毛澤東接連復兩電,斬釘截鐵地指出,攻打錦州部署已經完畢,“我們堅持地認為你們完全不應該動搖既定方針,丟了錦州不打,去打長春”“隻要打下錦州,你們就有了戰役上的主動權”。

電報發出后一個多小時,中央軍委收到了林彪放棄打長春最后下定決心攻打錦州的電報,毛澤東看后十分高興,復電說,“你們決心攻錦州,甚好甚慰”,希望按照部署,大膽放手和堅決實施。

按照部署,東北野戰軍於10月13日肅清錦州外圍守軍,14日,向錦州發起總攻,如碑文所述,“激戰三十一小時,一舉攻克錦州”。

錦州攻堅戰,對遼沈戰役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由此,遼沈戰役才真正形成具有戰略決戰性質的大殲滅戰。后來,毛澤東在《吊羅榮桓同志》一詩中專門以“戰錦方為大問題”一句,指明錦州一戰而關全局。錦州的解放,把東北的大門關上了,為接下來的全國解放奠定了基礎。戰役中被俘的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杰后來說:“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著東北,一頭挑著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

“這裡長眠著為解放錦州而獻身的革命烈士”

錦州攻堅戰,全殲守軍10萬余人。同時,東北野戰軍自身也付出了代價,共傷亡2.4萬余人。

在錦州,有一條街叫“士英街”,為了紀念錦州戰役中犧牲的烈士梁士英而命名。梁士英是眾多戰士中為解放錦州而獻身的一個代表。

1948年10月14日10點整,對錦州城的總攻開始了。時為東北野戰軍二縱五師十五團三營八連二排五班戰斗組組長的梁士英,順利地突破了敵人一道道防線。就在關鍵時刻,鐵路旁敵人的大碉堡封鎖了前進的道路,尖刀排經過幾次拼殺,手榴彈打光了,依然沒有成效。連隊干部決定組織爆破,梁士英立即請戰:“把任務交給我,我一定能完成!”

梁士英脫下棉衣,提起兩根連接的爆破筒,帶了兩顆手榴彈,緊貼著路基飛快地朝前躍進。敵人的火力比以前更加凶狠,子彈把梁士英身前的泥土打得四處亂濺。經過一陣艱難的爬行,他終於來到離地堡左側十來米的一個小土坎下面。梁士英立即向地堡甩出兩顆手榴彈,趁著爆炸時的濃煙,他跳出了土坎,把爆破筒塞進敵人的地堡眼裡。正當他轉身要跳離地堡時,敵人卻把爆破筒推出了槍眼。梁士英見狀毫不猶豫地彎下腰,把瞬間就要爆炸的爆破筒拿起來,猛地又塞進地堡裡,並用胸膛頂住爆破筒,像一個鋼澆鐵鑄的巨人一樣,釘在那裡屹立不動。“喋血明碉暗堡”,梁士英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和戰友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6歲。

在錦州,還有一條街,叫雲飛街,也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馬雲飛原名葉宗漢,曾擔任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書記,長期在錦州從事地下工作。解放錦州前夕,馬雲飛等深入敵人內部,搜集到包括錦州城防工事圖等大量重要情報。總攻錦州時,馬雲飛為東北野戰軍三縱突擊營帶路,在突入敵人司令部的戰斗中不幸中彈,犧牲在了勝利前夕。

“部隊精神好”

錦州解放后,毛澤東充分肯定了作戰的成功,並致電稱贊“部隊精神好”,望傳令嘉獎。是什麼樣的“精神好”,讓毛澤東印象如此深刻,以至於后來多次講到?

遼沈戰役勝利8年后,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再次講到解放錦州時“精神好”的故事。他說:“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裡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筑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是我們黨的領導和教育的結果。”

紀律建筑在自覺性上,這便是讓毛澤東多次稱贊的“精神好”。從此,錦州蘋果的故事,成為教育全黨、全軍的生動事例。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