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安琪
2024年09月22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發展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發展中國家的第一要務,也是人類社會永恆主題。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3年來,全球發展倡議的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合作成果日益豐碩,一個個互利共贏的故事接續書寫,一段段跨越山海的情誼不斷延續。
回答時代之問 引領全球發展
當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發展事業進入關鍵期,發展中國家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嚴峻挑戰。全球發展倡議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是對全球發展合作的“再動員”,是對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核心人權理念的“再確認”,為縮小南北鴻溝、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了“路線圖”,也為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了“加速器”。
3年來,全球發展倡議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得到100多個國家及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支持和參與,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國家超過80個。7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合力組建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網絡,40多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同中方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全球發展倡議推進工作組在聯合國成立,中國—非洲(埃塞俄比亞)—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揭牌成立……全球發展倡議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和積極參與。
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說,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推動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帶來了更符合全球南方利益和訴求的可持續發展合作新模式。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來自中國和53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和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一致同意,發布《中非關於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內深化合作的聯合聲明》。各方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為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各方願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內加強戰略協同,深化發展合作,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等系列重大倡議,致力於讓各國人民共享和平和發展機遇,這對於全球南方國家加強團結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至關重要。”
機制不斷健全 成果日益豐碩
全球發展倡議源自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以來,中方以實際行動豐富發展融資渠道,創新發展合作模式,加強發展能力建設,拓展發展伙伴網絡,與各方協調行動,久久為功,形成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蓬勃力量。
2022年6月舉行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標志著全球發展倡議開始落地生根。對話會上,中方宣布了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舉措,包括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發布《全球發展報告》、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等。對話會還發布了一份包含32項舉措的成果清單,包括成立全球減貧與發展伙伴聯盟、發起“促進糧食生產專項行動”、建立國際疫苗創新與研發合作聯盟、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全球森林可持續管理網絡、舉辦全球發展國際論壇以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萬研修研討名額等。
升級“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並進一步增資,創新建立吸引超1000個項目的全球發展項目庫,同20多個國際組織在60多個國家實施140多個三方合作項目﹔設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創新培訓基地,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民眾提供培訓機會﹔打造“中國援外培訓學員之家”“全球發展青年領袖之家”,為發展中國家舉辦1000多期能力建設項目,培訓各類人才4萬多名……中方同合作伙伴攜手加快推進倡議合作落地落實,不斷增強全球發展動能。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康博思表示,全球發展倡議在調動資源、建立合作機制和推動務實合作領域取得了堅實成績,展現了中國為全球共同繁榮作出貢獻的決心與能力。
國際組織南方中心執行主任科雷亞表示,全球發展倡議與發展中國家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強調可持續發展目標,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有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
今年1月,中國援建的安哥拉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項目正式啟用,安哥拉公共管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長特雷莎·迪亞斯認為該中心的啟用“填補安哥拉高端技術領域空白,為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條件”﹔今年3月,中國政府援吉爾吉斯斯坦灌溉系統改造項目一標段成功交接,“友誼渠”引來“幸福水”,為吉新增2000多公頃灌溉面積,改善4000余公頃土地的灌溉供水效率,助力吉應對干旱問題,切實造福當地民眾……
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中國與各方共同努力,攜手前行,為無數個體和家庭創造了切實的福祉,為許多國家帶來了發展的希望。
凝聚發展共識 攜手共贏之路
在發展繁榮的道路上,一個國家都不能少,一個人都不能掉隊,這是全球發展倡議的願景,也是聯合國倡導的目標。各方呼吁,國際社會要把發展置於國際議程中心位置並展示政治誠意,優先支持解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2023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指出:“中國始終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為了讓全世界聚焦發展,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助力。”中方在會上宣布,下階段,中國將同非洲國家開展更多合作,支持非洲增強自主發展能力。這包括提供衛星測繪成套數據產品﹔實施“智慧海關”合作伙伴計劃﹔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全球發展倡議助力非洲未來”行動,積極支持非洲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年4月,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50余名中外師生赴相關機構實地參訪,深度調研中國職業教育培養體系、職業課程設置等。埃塞俄比亞貿易和工業部前國務部長、南南學院2024屆博士畢業生特卡·恩特哈布表示:“職業人才培養對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今年5月,來自9個非洲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名官員走訪陝西榆林小壕兔光伏項目,觀摩了解當地光伏治沙經驗。埃及環境部項目官員穆罕默德·阿布巴克爾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不少中國企業和專家來到非洲,針對不同國家的荒漠化問題提出相應方案,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助力非洲生態環境治理不斷向前推進。”
中方認為,各國國情不同、發展階段各異,既要共享發展經驗,推進國際發展合作,又要立足本國實際,走出符合各自特色的發展道路。全球發展倡議同各國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積極推動全球、區域、國別發展合作,實現聯動發展。
伊拉克共產黨總書記拉伊德·法赫米感慨:“中國的發展經驗向世界証明,機遇不會因分享而減少,合作共贏才是發展之道。”第七十八屆聯大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表示,全球發展倡議目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一致,具有造福世界各國的巨大潛力。倡議所倡導的願景是真正的多邊主義精神的體現,將為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世界。
當前,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方將著眼全球發展的長遠目標,立足各國人民實際需要,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寶貴經驗,重聚發展共識,前置發展議程,培育發展動能,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今年第七十九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將舉行“全球發展倡議支持全球南方——中國在行動”主題發布活動,中方將同各方共商發展合作大計,匯聚支持全球南方發展振興的力量。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未來,中方將同各方深化全球發展倡議合作,繼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機遇,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共同發展,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22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