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廣東廣州傳統村落舉辦特色民俗活動——

秋月盈輝映餅香(走進傳統村落)

本報記者 李 縱

2024年09月16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又是一年中秋時。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團圓歡慶的時刻,一家人歡聚一堂賞月、吃月餅,是許多人自小延續的節日活動。增城舞漁燈、荔灣做月餅……在廣東省廣州市,不同的村落根據自身的歷史特點,舉辦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迎接中秋佳節。

  “古村建得越來越好,人氣越來越旺”

  氣勢恢宏的古祠堂、書香氤氳的古書室、嶺南特色的古民居,走進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塱頭村,“嶺南特色村落”的概念馬上具現在眼前。塱頭村有約700年的歷史,保存著完整的明清青磚建筑逾300座,村中還有20多座祠堂書室連綿400多米,組成了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群,堪稱“民居博物館”。

  塱頭古村被稱為“嶺南書香第一村”,有著耕讀傳家的悠久歷史,至今還保留著許多特有的節慶習俗,中秋燒禾樓便是其中之一。燒禾樓是炭步鎮各村的中秋節傳統習俗,相傳起源於元代末年。中秋節前一天,炭步鎮各村村民會用磚瓦堆好高高的磚塔,在裡面放入稻草干柴,在中秋節晚上點燃。各村禾樓特色各異,通常會砌至3米高。“我們塱頭村燒禾樓時會往柴火上撒上粗鹽,鹽粒爆裂后會迸發出小火花,增加生趣。”塱頭村村民黃建剛說。

  “這幾年村裡許多年輕人回到古村從事旅游開發等事業,古村建得越來越好,人氣越來越旺,煙火氣越來越足。”塱頭村黨總支副書記黃智雲介紹,如今,塱頭古村的舞獅技藝、粵曲表演等民間藝術活動又時常舉辦起來,在古村繼續傳承並發揚光大。

  “中秋舞魚燈寓意‘年年有余’”

  中秋前夕,在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何屋村新圍自然村,魚燈舞隊正在村子晒谷場上排練舞魚燈,隨著節奏明快的鑼鼓聲響起,舞者們舉著五彩斑斕的魚燈時而聚攏組成隊形,時而散開如滿天星,十分好看。“中秋舞魚燈寓意‘年年有余’,村民聚集在一起,觀看舞魚燈歡度佳節。”何屋村黨支部書記何冉燚說。

  新圍村已有近200年歷史,這裡依山傍水,緊鄰增江第一灣,臨江風光好。村內除了保留著舞魚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多座具有廣府民居特色的歷史建筑。舞魚燈代表性傳承人肖永富介紹,增城區的中秋舞魚燈,很受群眾歡迎。由於村民的住所比較分散,村子一般都不大,所以舞魚燈除了在村中表演外,還要過村巡游,魚燈隊每到一個村子,便在村子晒谷場上表演一番。增城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增城區現有各級非遺項目135項,設立市級非遺工作站2個、市級非遺傳承基地6個、區級非遺傳承基地14個,還有2個非遺生活館,村民身邊的非遺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護。

  “看晚會,吃月餅,一家人幸福美滿”

  “中秋節到我家來一起吃月餅。”中秋節前,廣州市荔灣區沖口街道聚龍村村民葉惠珍給親朋打電話,邀請他們共度中秋,“看晚會,吃月餅,一家人幸福美滿。”聚龍村始建於1879年,村落按井字形平面布局,建有七條街巷,建筑風格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和較高的歷史價值,也是廣州保存最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村裡有動手做月餅、送月餅的習俗。除了傳統的蛋黃蓮蓉餡、豆沙餡,還有鮑魚、瑤柱等海鮮餡。”葉惠珍笑著說,“對新手來說,包月餅最難的就是這個‘包’字,餅皮必須要均勻地包裹住餡料,收口要緊密,不能有縫隙,否則在烘烤過程中容易開裂。壓模成型時,力度要適中,既要保証月餅的外形清晰美觀,又不能使餅皮破裂,比較考驗技巧。”

  不僅是燒禾樓、舞魚燈、做月餅,在廣州,還有做燈籠、燒番塔、唱粵劇等特色民俗活動,數不勝數。秋月盈輝映餅香,多樣的活動形式表達的是共同的美好向往,寓意著人們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6日 06 版)

(責編:劉圓圓、陳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