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從白鶴灘水電站看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鍛造基建實力 擦亮中國名片(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本報記者 林 琳 林子夜

2024年09月16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基礎設施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看國內,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穩步推進,京張高鐵開通運營,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正式通航,全國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不斷完善﹔看國外,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匈塞鐵路等一批國際合作項目成果不斷,中國基建成為亮眼名片。

  高峽出平湖,白鶴舞金沙﹔大壩江中起,綠電進萬家。今年7月31日,由白鶴灘等6座梯級水電站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頂峰保供,高峰出力超過700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其中,白鶴灘水電站出力達1600萬千瓦,實現滿發運行。

  從上世紀50年代勘探規劃到全面建成,白鶴灘水電站見証了新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從弱到強、再到領跑的不凡歷程,也成為我國持續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生動縮影。

  布局更均衡

  一滴水,能發幾次電?在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答案是6次。

  崇山峻嶺間,長江奔涌不息,依次經過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梯級水電站。1800公裡的跨越、900多米的落差,6座水電站連珠成串,長江黃金水道成為清潔能源走廊。

  進入白鶴灘水電站龐大的地下洞室群,隻見機房裡,8個巨大的圓柱狀物體排成一排。“大壩右岸、左岸分別安裝了8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三峽集團安全生產部副主任康永林介紹,每台機組按額定功率發電,運轉一個小時能發出100萬千瓦時的電,可滿足400個普通家庭約1年的用電。

  強勁電能,也如滾滾長江水由西向東。白鶴灘水電站為加強管網互聯互通、提升“西電東送”能力添上關鍵一筆,給華東地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截至今年3月底,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超120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標煤消耗量超3600萬噸。

  2022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要戰略部署。會議強調:“統籌各類基礎設施布局,實現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協調聯動。”

  克服溫差達30攝氏度的氣候環境,西藏墨脫公路通車,我國實現縣縣通公路﹔為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算力網絡覆蓋“東數西算”全部樞紐節點,夯實發展的“數字底座”……

  在實干中前進,在創新中攀登。回眸75年,基礎設施布局更加均衡,神州大地日新月異。

  結構更合理

  入秋后,位於江蘇蘇州常熟市的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迎來銷量爆發期。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趕制一批銷往歐洲的新品。

  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海外客戶把綠色指標列入供應商評價體系,使用水電讓我們的指標更亮眼,客戶採購意願更強,企業也得以建成更高標准的‘近零碳’工廠。”

  高標准工廠的發展動能之一,源自高標准建設的白鶴灘水電站。

  位於四川德陽的白鶴灘左岸機組生產廠家東方電機的研發中心裡,20多個單機容量百萬千瓦的水電機組轉輪模型依次擺放。“轉輪是機組的關鍵部件,為高品質研發建設,我們先后研制了20多個模型,轉輪最優效率達到96.7%。”東方電機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釗寧說,在白鶴灘水電站機組的研制過程中,企業累計申報專利42項。

  近年來,高鐵、高速公路、特高壓輸電線路、5G網絡快速發展,高標准高品質基礎設施比例不斷提高。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清潔能源基地加快建設,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比重不斷提升,有力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基礎性網絡不斷拓展,農村公路持續增加,農村供電網絡持續優化。

  傳統基礎設施水平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融合加速。隨著基礎設施結構更加合理,多個領域建設亮點紛呈。

  功能更豐富

  基礎設施建設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綜合賬。一座白鶴灘水電站,總投資2200億元,總工期長達12年。投運3年多來,綜合效益如何?

  川滇交界,隨著白鶴灘水電站的服務功能逐漸體現,當地的變化正悄然發生。

  位於金沙江畔的雲南省巧家縣,2021年,5萬多名庫區移民遷入新居。如今這裡風光旖旎,“山、水、城、人”交融的畫卷徐徐展開。

  產業發展向好。高峽平湖,藍天碧水,吸引不少游客來七裡漂浮碼頭“打卡”。在碼頭經營商鋪的庫區移民王良浩說,收入比搬家前翻了一倍。據統計,2022年以來,巧家縣已累計接待游客447.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1億元。

  社會效益增強。三峽集團從水電站發電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專項資金,用於金沙江庫區移民后續幫扶工作,當地教育、醫療等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三峽集團移民辦白鶴灘項目部主任郭建忠介紹,聚焦教育、醫療、產業和就業工作,3年來為巧家縣提供水電基金2000余萬元,帶動就業400余人。

  生態環境優化。水電站蓄水后,巧家縣空氣濕度增加,為當地的干熱河谷氣候注入清涼。隨著水電站庫區沿岸岸線保護治理不斷推進,濱江岸線打造生態廊道及景觀公園,附近居民休閑散步有了更多好去處。

  能源基礎設施的功能,已不再局限於能源保障。同樣,基礎設施的功能豐富,也不隻局限於能源領域。

  通達的“四好農村路”,既拉動就業,又帶動產業、助農增收﹔中小河流治理,既加固防洪體系,又清理生態河道、保護環境﹔老舊破損管網整治,既補齊環保短板,又利於用水安全、改善民生……一本本經濟賬、社會賬、生態賬、安全賬,滿滿寫著的,都是厚重的考量。

  發展模式更多元

  滾滾江水流經白鶴灘,為發展不斷蓄能。來自全國的資金活水,也在助力這座大國重器的建設發展。

  今年4月,三峽集團完成20億元碳中和綠色中期票據發行。時隔20年,三峽集團再次在國內資本市場進行30年超長期限債券融資,募集資金擬全部用於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項目存量債務置換,取得了超過5.4倍的認購倍數。截至8月末,集團累計通過資本市場發行的各類創新債券募集超400億元,用於白鶴灘項目建設與債務置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拓寬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

  基礎設施項目具有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產業鏈條長等特點。為更好更快撬動金融資源,多元化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舉措持續推進。

  引入民營資本,調動社會力量。搭建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政策體系,民營資本成為擴大有效投資、穩經濟的重要力量。

  盤活存量資產,帶動增量投資。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從試點階段邁入常態化發行。截至目前,已有44個基礎設施REITs項目發行上市,共發售基金1285億元,可帶動新項目總投資超過6400億元。

  七十五載奮進,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步伐鏗鏘,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越來越有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6日 01 版)

(責編:劉圓圓、陳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