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以標准化建設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上官子健

2024年09月11日08:50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並強調“以國家標准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標准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石,以標准引領產業發展,是一個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參與高質量競爭的重要標志。標准化建設既凝聚了科技創新成果,又代表了現代產業發展經驗,是培育先進生產力不可或缺的紐帶,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引領性作用。

近年來,我國不斷提升產品能效標准和安全標准,加快制修訂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等領域標准,牽引工業和消費品技術不斷升級。從目前來看,標准化建設更多的聚焦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芯片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產業領域,比如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優化升級、區域布局、發展重心、過程評價、人才培養等。一系列標准化設計直接關系到相關扶持政策的制定實施、重大項目的規劃推進和區域產業的發展方向等,為傳統、新興、未來三類產業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與服務質量奠定基礎。

標准化建設要與時俱進,引領技術發展方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適配的標准體系能夠解決生產關系中的質量問題、效率問題、秩序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等。因此,標准化建設要與時俱進,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出來的生產力特征進行精准把握,厘清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為生產關系的進一步優化明確思路,這將是我國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的關鍵。標准化建設要堅持全過程的把控和調節,在發展中不斷調整更新標准體系,強化制度約束和標准引領。

標准化建設要開放創新,營造良好創新生態。開放性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而標准化建設也需要面向世界、堅持開放創新。要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生態,助力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從跟跑逐步向並跑、領跑的轉變,就必須知道我們的“賽道”“對手”“規則”。當前,面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都是最能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新產業,在這些未來產業的建設過程中,國際上的各項產業技術標准規范都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從而設計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標准體系和實施機制。

傳統產業是大國經濟發展的根基、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陣地、新興產業發展的必要支撐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物質保障,在國民經濟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發展新質生產力絕不能忽視、放棄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既是積極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必然選擇,也是主動引領產業革命的戰略需要。以標准化建設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基礎性作用,讓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傳統產業,孕育新產業,不能盲目求新、簡單把傳統產業當作“過時產業”。二是始終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抓”,政府的“有形之手”要發揮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的作用﹔市場的“無形之手”要在研發方向、資源配置、應用場景等方面發力,在優勝劣汰中篩選出最優選項。三是努力實現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科學技術、管理等生產力諸要素的高效協同,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重塑生產力基本要素,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四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突出教育的先導性功能,以教育之強賦能科技之強,成就人才之強,著力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探索實行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工科人才,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勞動者隊伍。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