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最新報道
分享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八桂大地唱響“新山歌”

——廣西各民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譜民族團結新曲紀實

2024年09月05日09:17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在廣西憑祥市友誼關口岸,貨車往來穿梭,“口岸經濟”為興邊富民提供有力支撐。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

八桂大地,壯美廣西,人如海,歌如潮。一首首悅耳動聽的山歌,唱出了美好新生活,唱響了民族團結曲。

山歌,源於民間,唱響於山水之間,成為廣西各民族群眾增進文化認同、民族團結的“連心橋”。千百年來,熱情好客的壯鄉兒女以歌會友,歌唱生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化。

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飲一江水,同建一家園。2021年4月,習主席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廣西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要繼續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近年來,廣西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和開創性經驗,繪就新時代壯美廣西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的大美畫卷。

石榴結籽心連心,八桂兒女一家親。近日,記者跟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廣西,用心感受各民族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的美好氛圍,聆聽響徹八桂大地的民族團結“新山歌”。

填好“團結詞”,尊重包容一家親——

“這邊唱來那邊和”

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黨鳩村的梯田景色。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漢族荔浦扣肉、壯族黑米粽、瑤族釀豆腐、侗族腌酸肉、苗族酸湯魚……”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泗水鄉龍甸村村民侯光祖家,一道道充滿民族特色的菜肴端上這戶“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的餐桌。侯光祖一家成員聚齊了5個民族,他笑著說:“我們家各族成員相親相愛,其樂融融。”

家是最小國。廣西生活著壯、漢、瑤、苗等12個世居民族和其他44個民族,全區由兩個以上民族組成的家庭超160萬戶。尊重包容、以誠相待,是這些家庭和睦幸福的共同秘訣,也是廣西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寫照。

走進金秀瑤族自治縣瑤族博物館,《大瑤山團結公約》石牌吸引觀眾紛紛駐足細看。1951年8月,金秀大瑤山各族代表會議通過《大瑤山團結公約》,曾經長期佔有土地的山主瑤自願放棄過去的特權,將公私荒地給予原住瑤區各族群眾自由開墾種植,開啟了大瑤山民族平等、團結合作、發展生產的新篇章。

青山織壯錦,團結譜新篇。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曾五上大瑤山,這裡也是他“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研究成果的起源地之一。一生心系大瑤山的費孝通曾說:“瑤山是充滿著友愛的桃源!”今天,這份友愛在八桂大地處處可見。

“那天你問我,幸福是什麼?我想悄悄告訴你,幸福是首歌嘿嘹嘹啰……”在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歡快的旋律在文體活動室內回蕩,社區志願者趙羽正和社區合唱團的各族群眾一起排練歌曲《幸福嘹嘹啰》。

蟠龍社區居住有漢族、壯族、瑤族和仫佬族等15個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區。“在蟠龍社區,山歌裡能聽到各族居民和諧相處的幸福心聲。”在趙羽看來,音樂是一把神奇的鑰匙,“我們聚在一起同唱一首歌,所有人的心也是凝聚在一起的”。

來自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覃謨嵩、何繼榮夫婦,2018年移居蟠龍社區。夫妻倆結識了幾名熱愛唱歌的鄰裡鄉親,平時有空大家就一起唱歌。

“和不同民族的鄰居一起歌唱,自然而然感情就深了。”覃謨嵩說。

譜成“奮斗曲”,共同致富謀振興——

“不怕灘險彎又多”

小小一碗螺螄粉,團結致富大產業。

在柳州市一家螺螄粉生產企業,記者隨手拿起一包螺螄粉,隻見其中酸筍、酸豆角、花生米、木耳、螺螄肉等配料多達近十種。

“螺螄粉的原材料,主要取自柳州本地及周邊優質產區。”企業負責人介紹,螺螄粉的“基因”裡,既有侗族、苗族的酸食文化,也有壯族的稻作文化,還有柳州先民的食螺文化,更融合了現代飲食文化。

一碗螺螄粉,也是“團結粉”“致富粉”。近年來,該企業推廣“生產基地+公司+農戶”的生產合作模式,輻射帶動500余戶農戶,吸納1000余人就業,戶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助力當地群眾共同致富。

400余公裡外的靖西市,有著“中國繡球之鄉”的美譽。繡球是壯族青年的定情信物,山歌傳情、繡球定情、壯錦作嫁妝,是壯族兒女的專屬浪漫。走進靖西市舊州古鎮,不少身著壯族傳統服飾的當地婦女,正在一針一線縫制手中的繡球。

“背著娃,繡著花,養著老,護著家。”一位繡娘對記者說,“傳統壯族繡球通常由12瓣組成,代表一年12個月,月月幸福美滿,還象征著廣西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個世居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

2009年,山東女孩王秀芬來到靖西,被傳統繡球工藝吸引。當時,繡球主要依靠店鋪零售以及少量客戶訂單,沒有形成品牌。“這造成許多繡娘的勞動和收入不成比例。”王秀芬決定留在靖西,“為繡球做點事情”。

從學習繡球手藝到開網店,從注冊以繡球為主業的企業到引進機械化、智能化設備用於繡球生產,王秀芬的創業之路可謂“過了一灘又一灘”。

“唱起山歌膽氣壯,過了一灘又一灘”,是電影《劉三姐》中的歌詞。在八桂大地,各族人民低頭勞作,抬頭唱歌,對美好生活的奮斗從未停止。繡娘們用勤勞的雙手,傳承古老技藝,繡出錦繡未來,也繡出各民族的團結友愛。

2023年,王秀芬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她動容地說:“這個獎項包含著繡娘集體的力量。”王秀芬介紹,10余年間,她們開展繡球制作技藝義務培訓,帶動20余個村屯超過500名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萬余元。

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各族群眾綻放的笑臉定格成一幅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幸福畫卷。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實施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六大工程”,全區各族群眾團結奮進,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

壯鄉之美,不僅美在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還美在團結和諧,美在業興民富。

唱響“和諧歌”,文化傳承一江流——

“山歌好比春江水”

夜幕降臨,山風送來絲絲涼意。金秀瑤族自治縣古佔瑤寨裡,燃燒的篝火照亮如黛的山林,身著瑤族服飾的鄉親們敲鑼打鼓,歡迎八方來客。舞台中央,上刀山、下火海等瑤族絕技輪番上演,引得現場游客目不轉睛、連連叫好。

在踏犁頭表演中,李光生從旺火中取出鐵犁頭。隻見他挽起褲腳,扎起馬步,將腳掌用力地從火紅的鐵犁頭上踏過,觀眾席上傳來陣陣掌聲。

今年77歲的李光生,是表演團裡年紀最大的演員。幾年前,他和村民們一起搭建古佔瑤寨表演場,開展瑤族傳統歌舞和絕技表演,把瑤族度戒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給山外的游客。

白天上山干農活,晚上換上民族服飾就成為舞台上的演員。村民們向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演繹洋溢瑤族風情的節目,每一場表演都傳達出對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目光向北,在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平岩村,當地依托“鼓樓講堂”“文化戲台”“月也歌堂”等傳統文化陣地,用群眾通俗易懂的方式,傳唱百裡侗鄉新變化,促進各民族群眾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

目光向南,文化傳承的琴音,在防城港市東興京族博物館奏響。館內,表演者彈起京族獨弦琴,指尖流淌出《我愛你,中國》《茉莉花》等動聽的旋律。“獨弦琴不僅能演奏京族歌曲,演繹其他歌曲也別具風味。”館長趙霞介紹道。

“一弦出百音,獨弦可成曲。”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趙霞是一名活躍在直播間的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傳承人。“獨弦不‘獨聲’。”這些年,她通過線下展演、線上直播等方式,將京族文化推向更大的舞台,推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動。

湘江北去,漓水南流,卻因靈渠的修建連接在一起。來到位於桂林市興安縣的靈渠,這條建成於公元前214年的古代運河已奔流了2000多年。全長30余公裡的靈渠連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推動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深入交流融合,促進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靈渠研究相關專家陳興華對記者說:“團結、包容,是靈渠文化的核心之一。南北文化在這裡匯聚,先進優秀的文化在這裡扎根,在民族交流融合過程中發揮出積極作用。”

文化傳承一江流。今天的八桂大地,各族人民攜手共進,正如奔流不息的江水,共同流向幸福、和諧的海洋。(陳典宏 李由之 楊曉敏)

(責編:陳羽、唐宋)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