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08:35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黨政機關從農村進駐城市。馬上能打仗的共產黨人面臨著馬下要治國的考驗。在面對城市管理和建設這一新的歷史課題時,鄧小平強調以史為鑒,要求黨員干部經受住進城的各種誘惑和考驗,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性。他高度重視抓班子、帶隊伍、穩人心、謀發展,針對城市接管和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前思考謀劃,抓住關鍵要害,對城市管理和建設工作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
在接管邯鄲中初步探索城市管理經驗
教育干部繼續發揚革命精神,克服享樂思想。1945年10月4日,千年古城邯鄲城解放,這是抗戰結束后中國共產黨在華北解放的一個較大城市。1946年3月,晉冀魯豫黨政軍機關進駐邯鄲市。隨著環境的轉變,部分官兵認為“和平民主建設新階段”已經到來,錯誤地認為戰爭即將結束,產生了厭戰情緒和貪圖享受的思想,不少人申請到后方或地方工作。鄧小平對這一現象高度重視,在3月15日的晉冀魯豫高級干部會議上,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22日,主持中央局作出了《關於時局與任務給各區黨委、軍區、縱隊的指示》,嚴厲批評和平麻痺的思想傾向,揭露國民黨進攻解放區,破壞民主進步的群眾運動的暴行。
發揚艱苦奮斗作風,恢復和發展邯鄲城市經濟。晉冀魯豫中央局進駐邯鄲時,邯鄲城滿目荒涼,百業凋敝,百廢待興,百姓生活十分困苦。隨著邯鄲城的解放,四省交界處的人群開始在邯鄲聚集,人口劇增,吃飯都成了問題,黨政機關和部隊官兵生活也極端困難。為了和邯鄲人民一道度過這艱苦歲月,在鄧小平的倡議下,迅速展開了一場生產節約運動。鄧小平帶頭制訂個人生產節約計劃,並公布於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鄧小平等機關領導堅持和干部戰士同吃同住,不搞任何特殊,主動放棄干部待遇,取消中央局直屬機關首長小食堂。他倡議節省“一粒米、一度電、一張紙、一雙鞋襪”,不僅彌補了經費不足,而且極大改善了干群關系,改進了工作作風,減輕了人民負擔。
克服群眾工作中“左”傾錯誤思想,結成廣泛統一戰線。邯鄲解放初期,店鋪、作坊仿效農村“雇佃貧”(雇農、佃農、貧農)運動的做法,掀起了“工店徒”運動,隨意揪斗掌櫃、東家,清算他們的財產,提出增資、縮短工時等不切實際的要求,致使部分工商業者關門歇業或攜資外逃,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這種“左”的做法,引起中央局高度重視,鄧小平親自出面進行糾正。1946年3月26日,鄧小平在邯鄲主持中央局制定《關於進一步發動群眾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放手發動城市的工人、店員、城市貧民和小資產者結成廣泛統一戰線,展開反奸清算斗爭。”5月4日,中央發布土改指示后,農民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隨著運動的深入,農民不僅要分土地、分浮財,還要求分地主的工商業。在這一關鍵時刻,邯鄲市委提請鄧小平同志作指示。鄧小平以井岡山土改中注重保護工商業為例,嚴肅指出:“土改中千萬不要斗了工商業,隻顧眼前,不顧后果,是要吃大虧的。”根據中央局的指示和鄧小平的講話精神,邯鄲市委果斷停止了“工店徒”運動,制定了《市政建設方針》,使邯鄲市的經濟走上了恢復和發展的軌道。
審時度勢逐一破解大城市接管難題
為建設人民新南京,加強政策紀律教育,實現在組織上、思想上、政策上會師。攻佔南京,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接管好這座城市,干部是決定因素。鄧小平把南下干部和當地地下黨干部的會師當作“第一關鍵工作”來抓,努力使兩方面干部迅速團結、融合起來,統一思想和行動,做到不僅在組織上會師,而且在思想上、政策上“會師”。1949年5月1日,鄧小平、劉伯承、陳毅和中共地下黨南京市委書記陳修良在南京“國民大會堂”主持召開南下干部和地下黨干部會師大會。鄧小平指出:“進城后,一定要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犯了錯誤對不起先烈,就應該到雨花台去檢討。”
南京解放后,國民政府留下的眾多公務人員、警察、工勤等人員,他們當中不乏具有一技之長的人,對於推動城市順利接管、提供城市管理經驗作用不言而喻。為了做到人盡其才,保持城市接管順利穩定,鄧小平指示,除怙惡不悛的戰爭罪犯和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外,凡屬國民黨中央、省、市、縣各級政府大小官員,“國大”代表,立法、監察委員,參議員,警察人員,區、鄉、鎮保甲人員,凡不持槍抵抗、不陰謀破壞者,一律不加俘虜,不加侮辱。這些人中,凡有一技之長而無嚴重的反動行為或嚴重劣跡者,人民政府准予分別錄用。因此,南京市的接管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市政建設很快打開局面。
為攻佔和接管上海精心准備,把盡快恢復經濟作為重中之重。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能否順利攻佔上海,並保護好、接管好上海,關系到全局的發展。鄧小平根據南京接管工作的經驗,指示干部部門對接管干部進行人民解放戰爭的形勢、任務教育和接管工作的政策、紀律教育,要求部隊和接管干部認真學習《約法八章》《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為順利接管上海提供了重要的組織和制度保証。5月26日,鄧小平率總前委、華東局機關和大批接管干部,在槍炮聲中乘火車到達上海。由於部署得當,作戰部隊嚴格執行紀律,27日,上海基本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
開創性地探索建設和發展大西南
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為解放和建設大西南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解放大西南,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是干部不足。按照中央的方案,從二野用在南京的干部抽出一部分,從上海、杭州、蘇州、無錫等地抽出一部分人、職員及知識分子成分的黨員,從其他解放區抽調一部分新、老干部及川干隊的同志,仍然還缺一萬多名干部。1949年6月,鄧小平在南京召開的二野前委會議上提出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
他說:“解決西南干部缺額的計劃,我們要結合自己的具體實際,創造性地去執行。剛解放的南京、上海、蘇州、無錫、杭州等地區,經濟文化較發達,是出人才的地方,就在這些地區招收一批進步的大中學生和技術人員,以他們為主體,再配以老區干部為骨干。隨二野進軍大西南,以適應今后解放西南、建設西南的需要。”
毫不放鬆思想作風建設,以嶄新的面貌進城趕考過好勝利關。進軍大西南的任務下達后,二野部分指戰員出現了一些不良的思想情緒。一些人畏難怕苦,部隊還出現了發牢騷、說怪話、鬧待遇、本位主義和無組織無紀律甚至擅自離隊的現象。針對部隊中暴露出來的不良思想傾向,鄧小平多次在各種干部會議上講話、作報告,聯系廣大指戰員的思想實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動員。1950年1月12日,劉鄧發出認真檢查和糾正享樂思想的通知,要求干部以身作則,嚴格律己,不設私人公館,房子擠著住,集體辦伙食。鄧小平一再告誡同志們不要脫離群眾,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不要迷失方向,要嚴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聲譽,一切服從人民利益,永葆黨的純潔性。
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謀發展。針對西南解放前,許多國民黨將領和軍政人員彷徨不定的情況,鄧小平和劉伯承、賀龍等重視開展政治攻勢和策反工作,向西南各省國民黨軍政人員提出“四項忠告”,大力宣傳共產黨對待起義投誠人員的有關具體政策。在切實有效的統戰工作的影響感召下,西南各地國民黨殘余部隊將領紛紛率部起義。鄧小平非常重視黨外民主人士的民主協商和團結合作。西南軍政委員會,6位副主席中就有熊克武、龍雲和劉文輝三位黨外民主人士,各部門正副部長級的職位中黨外民主人士佔到三分之一。
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努力創造安定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鄧小平堅持走群眾路線,善於集思廣益。1949年12月8日到18日,鄧小平和劉伯承組織召開了各界代表座談會,聽取他們對接管、改造和建設城市的意見建議,動員各界群眾參與到城市改造和建設中來。1950年1月4日,在重慶的一次接管干部代表會議上,鄧小平特別強調要依靠工人階級。重慶工人群眾被廣泛發動和組織起來,護廠護店,協助接管工作,在工礦企業恢復發展生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摘編自《世紀風採》2024年第8期 侯立新/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