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
2024年08月14日07: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印發,提出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重點任務。即將舉辦的2024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將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主題,進一步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發展的社會共識。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決策部署,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深刻認識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們充分認識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這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國內外實踐証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發展方式不可持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証統一關系,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順應全球綠色發展大勢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積極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綠色發展動能。
這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資源環境生態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讓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
這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面對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減退等全球性環境和氣候危機,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生命共同體。這要求世界各國攜手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同時,充分考慮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對子孫后代的責任,協同推進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新時代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邁出重大步伐。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已累計退出鋼鐵落后產能1.5億噸以上,完成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億噸,壓減粗鋼產量超4000萬噸,培育近5100家綠色工廠。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6年位居世界首位,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
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我國煤炭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到2023年的55.3%,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由9.7%提高至17.9%。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全球最大、發展速度全球最快,截至2024年6月底,裝機規模達到16.53億千瓦,超過我國發電總裝機的一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資源循環利用率大幅提升。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2012年相比,我國2023年單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超過26%、46%、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約60%。大規模設備更新拉動投資增長,消費品以舊換新激發消費活力,2024年上半年,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8%,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1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4%,我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貢獻了全球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2024年上半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82.8%,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8.8%。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堅決實施固體廢物“零進口”。
全力抓好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重大任務
綠色轉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必須統籌謀劃、系統部署,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加快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聚焦重點領域促進全面轉型。把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作為著力點,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著力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推動產業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做大增量、優化存量,擴大綠色低碳產業規模。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持先立后破,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確保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完善城市規劃、設計、建造、管理體系,大力推廣綠色建筑。
抓住關鍵環節促進協同轉型。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鏈條,抓住推動綠色轉型的關鍵環節,促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協同轉型。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能源、水資源、糧食、土地、礦產資源全鏈條節約,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綠色生產,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逐步提高主要資源產出率,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加強綠色流通,構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綠色改造,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積極擴大綠色消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
完善支持政策促進創新轉型。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准體系。健全財稅政策,充分發揮稅收調節“指揮棒”作用,鼓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綠色金融,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加力支持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優化投資政策,擴大綠色低碳投資,加快形成優質綠色低碳資產。完善價格政策,推進水、能源、交通等領域價格改革,形成鼓勵節約、懲罰浪費的資源環境領域價格調節機制。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完善碳排放權交易、自願減排交易、綠色電力証書交易等機制。
堅持底線思維促進安全轉型。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當前和長遠、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聯動,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資源環境稟賦,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妥善防范和化解綠色轉型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挑戰,切實保障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4日 10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