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08:0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去年6月,聽說李宗仁駐村期限將滿,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王團鎮吊堡子村的鄉親們不舍極了,十幾位村民代表自發前往縣委組織部,請求組織將李宗仁留下。大伙兒都說:“李書記是真心為咱老百姓干事的好干部,吊堡子離不開他!”
百姓的極力挽留離不開李宗仁的傾情付出。自2015年駐村以來,李宗仁用一顆為民真心,扎根一線苦干實干,為羅台村、黃石村、吊堡子村等地百姓,解決了多個“老大難”問題,摘得寧夏回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駐村幫扶工作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榮譽。
“李書記就像我們村裡長大的一樣”
2021年6月,根據組織安排,同心縣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助理李宗仁來到縣城55公裡外的吊堡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聽說新來的書記是個檢察官,吊堡子村的村民不太看好。“八成是來鍍金的。”大家冷眼旁觀、不願交談,有人直說:“駐村工作隊嘛,都是‘走的客’,不能指望。”
面對村民的質疑,李宗仁並不氣餒。之前在羅台村、黃石村的駐村經歷告訴他,打開工作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扑下身子,用行動証明自己——
村民不願交心,他便以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切入,並利用攝影特長,走家串戶給村民拍全家福﹔雨天田裡受災,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鞋一脫就下地,和村民一起搶救庄稼﹔枸杞採摘時節,村民中午沒時間回家,他就自掏腰包,請大家吃午飯……
慢慢地,吊堡子村的老百姓發現,“新來的書記不大一樣,是個體恤民情的”。身為村裡的網格員,村民李萬清對此深有感觸:“聽說村民李岩家有7個娃娃、生活困難,李書記前后跑了十幾趟,不光幫著申請補助,還自己掏錢給李岩補貼家用,他把村裡的事都放在了心上。”村民馬如森也有同感:“李書記很少在辦公室坐著,天天跟老百姓在一塊,就像我們村裡長大的一樣,實實在在為我們著想。”
如今,走在吊堡子村的田間小路上,男女老少熟稔地招呼著李宗仁,再也不是初見時的模樣。採訪間隙,不時有村民發來消息,喊李宗仁去庄稼地裡嘮家常。“老鄉們都很質朴,隻要付出真心,就能換來鄉親們的真情。”李宗仁笑著說。
“盡力做點讓老百姓高興的事”
一次走訪中,李宗仁了解到,吊堡子村雖位於干旱山區,卻逢雨必澇。每到下雨天,村民家裡、牛棚羊圈中水澇成災,枸杞、玉米地裡全是淤泥,全村470戶村民中,有145戶常年受災,嚴重影響著生產生活。
“家裡地勢低,在這住了50多年,每年一下雨,院子、牛圈裡全是水。”提起這些年的遭遇,76歲的村民馬佔柱苦不堪言。然而,由於工程量大、涉及面廣等原因,問題一直未能根本解決。
怎麼解決問題,讓鄉親們不再受災?自了解情況那天起,李宗仁便開始思考。2022年7月,吊堡子村突降暴雨、暴發山洪。當時,大雨未停、積水漫膝,受災群眾已撤離到安全地帶,李宗仁不顧安危,扶著周邊院牆、順著水流方向,慢慢靠近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拍下現場情況,回去后第一時間將視頻資料向有關部門反映。
李宗仁的極力推動引起了縣領導的重視。很快,縣領導帶隊到村調研,多部門現場溝通,確定了吊堡子村1495萬元的防洪工程。項目啟動后,村民們喜上眉梢,李宗仁更是三天兩頭往工地跑,緊盯工程質量和項目進度。一年后,防洪堤建成,困擾村裡幾代人的煩心事終於解決。
“防洪堤就像黨的懷抱,把吊堡子村緊緊抱在懷裡,保護著老百姓。”想到往后不再受災,馬佔柱難掩激動,反復說著:“多虧了共產黨派來的好干部!”
百姓的認可讓李宗仁為大家辦實事、謀福利的心更加堅定。由於過路的農用車輛和大型車輛較多,吊堡子村原有的4公裡主干硬化路已被壓得粉碎。李宗仁和村“兩委”班子一起,多次向鎮黨委反映情況,多方合力爭取縣交通局的項目支持,將損毀道路鋪設成了柏油路。
看著路一天天鋪好,村民李文國喜在心中:“以前路窄不說,還有很多30多公分深的坑,不光會不了車,碰上雨雪天,車胎陷坑裡就出不來。現在路寬又平,去哪都方便。李書記來了,村裡整體面貌都改善了!”
“我是從農村出去的,我想盡力做點讓老百姓高興的事。”從羅台村到黃石村,再到如今的吊堡子村,一路走來,李宗仁實干為民的決心隻增不減。而這種干勁兒也感染帶動了村“兩委”干部和其他駐村工作隊隊員。“李書記堅持走村入戶,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想盡一切辦法為村裡辦好事,帶給我們很多啟發,村裡的干群關系也越來越好。”近兩年村裡的變化,讓吊堡子村黨支部書記馬如喜十分感慨。
“老百姓需要我,我得留下”
今年56歲的李宗仁身體並不好。他的胸腔裡裝著2個血管支架、1個心臟起搏器,衣兜裡常年帶著速效救心丸。
2023年6月,李宗仁駐村期滿,在家人朋友的勸說下,他打消了繼續駐村的念頭,准備返回原單位工作。然而,面對村民們一次次的挽留,他再次動搖了,“村裡的苦水枸杞還沒發展起來,老百姓需要我,我得留下。”
原來,李宗仁心裡始終惦記著吊堡子村的產業發展。吊堡子村種植特色苦水枸杞已近30年,村民們經驗豐富,但由於缺水、品種老化、銷路少等原因,曾經的萬畝枸杞如今隻剩800多畝。“90年代村裡光景很好,鄰村的村民都過來打工,現在產業發展不好,變成吊堡子的村民去鄰村打工,老百姓心裡不好受。”
為讓老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駐村以來,李宗仁想方設法發展特色枸杞產業——為村民申請貼息貸款,積累種植本金﹔改良枸杞品種,將老化樹木更新換代﹔發動親朋好友推廣特色枸杞,尋找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在他的推動下,村民積極性逐漸提高,目前已新增種植枸杞100余畝,“下一步要爭取建個蓄水池,解決灌溉問題!”
“百姓的笑臉是治愈我的良方。”李宗仁常這樣說。駐村伊始,妻子擔心他身體吃不消,抱怨過幾回。一次,李宗仁在入戶途中,不慎從摩托車上摔下,導致右腿粉碎性骨折。在縣醫院住院期間,村民們自發前來看望他,看到村民馬敦雙的身影,病床上的李宗仁對著前來探病的上級領導脫口而出:“這是我們村的馬敦雙,他的大病醫保問題您多費心。”聞言,正俯身給李宗仁掖被角的馬敦雙落了淚。這一幕讓妻子動容,此后少了幾分埋怨,多了幾分理解。
曾有人問李宗仁:“放著城裡的好日子不過,跑到這麼遠的山村裡,你不后悔嗎?”
“人的一生有無數選擇,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選擇駐村,是我最執著最堅定的一次,我不后悔。”李宗仁答得堅定。(本報記者 孫家琪)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