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魏哲哲
2024年08月08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圖①:郯城縣檢察院檢察官在向當事人核實了解情況。 |
虛假訴訟俗稱“打假官司”,是指行為人單獨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証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實,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以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虛假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損害司法權威和公信力。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運行”。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借用“合法”形式達成非法目的的虛假訴訟行為頻發,對社會公平正義造成破壞。山東臨沂市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督,探索構建“穿透式”監督模式,高質效辦理了一批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案件,涉及房屋買賣、民間借貸、車輛保險、勞動爭議等多個社會廣泛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領域,有力打擊了虛假訴訟違法行為,維護了司法公正和權威,積極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個數字模型——
變“被動等案”為“主動出擊”
打開山東省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平台,點擊“購買事故車輛騙取保險道交領域虛假訴訟類案監督”模型,就能實時查看篩選出的可疑線索。
“通過數據篩選,可以看到臨沂市有83件可疑案源,經過檢察官比對成案數量為18件。”河東區檢察院檢察官徐文靜介紹,這些可疑案源從數萬件案例庫中篩查出來,變“被動等案”為“主動出擊”。如果僅靠人工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很難有效發現案件線索。
這一數字模型的建立源於一件個案的辦理。臨沂市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2015年至2020年,姚某、王某等人使用“寶馬”“奧迪”等高檔車輛,提前將車輛的大燈等部件更換為價值較低的替換件,在多地高速公路以“碰瓷”方式制造大貨車承擔全部責任的交通事故,再根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提起民事訴訟向保險公司索賠,騙取保險賠償款400余萬元。臨沂市檢察機關在依法追究姚某等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對民事判決提出抗訴,最終促成法院再審改判。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臨沂市檢察機關與保險公司座談時了解到,除存在故意制造事故騙取保險理賠金的情形外,還存在個別汽修廠、二手車中介等從業者購買事故車輛,通過冒用原車主身份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獲取高額賠償金的情況,希望對類似案件開展法律監督。
了解線索后,臨沂市檢察機關主動延伸監督觸角,對涉及機動車保險合同理賠的民事訴訟案件進行全面梳理。臨沂市檢察機關發現,確實存在個別不法分子購買事故車輛,通過偽造車輛挂靠協議、車輛買賣協議、保險理賠金索賠權轉讓協議,擴大事故損失等方式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獲取高額保險理賠金的情況。
車輛保險騙保形式多樣、手段專業化,違法犯罪事實隱蔽性強。臨沂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韓善宏介紹,臨沂市檢察機關在全市部署開展交通領域騙取機動車保險理賠金的虛假訴訟監督專項活動,辦理類案17件,涉案金額200余萬元。
“對虛假訴訟進行有效監督,精准發現線索是第一關口。”韓善宏說,在總結辦案經驗基礎上,臨沂市檢察機關強化數字賦能,構建“購買事故車輛騙取保險道交領域虛假訴訟類案監督”模型,通過大數據排查,發現個案審查無法發現的類案共同點,在比對篩選車險案件的異常信息后,確定類案線索,有效破解了虛假訴訟發現難、查証難等問題。
治理成效很明顯。通過該數字模型,山東檢察機關目前共發現案件線索118件,已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17件,有效打擊機動車保險領域保險權益轉讓、維修理賠、損失評估等環節的違法犯罪行為,促進行業治理。
一份檢察建議——
從“個案辦理”到“一類問題”解決
“我沒有借過這麼大數額的錢,也不知道民事調解書的存在!”得知劉某向法院申請拍賣其房產,萬某急了,便來到蘭山區檢察院申請監督。
蘭山區檢察院經過調查了解到,此前,萬某向小額貸款公司提出貸款,公司工作人員陳某實際轉給萬某25.45萬元。小額貸款公司為了確保出借款項及高額利息能夠收回,實現以合法形式掩蓋高息借款的非法目的,公司在放款前和借款人簽訂借款協議時,將借款金額寫為37萬元、落款日期提前並讓借款人出具收款証明,制造借款期限屆滿未還款的虛假事實。
之后,小額貸款公司相關人員劉某用上述虛假材料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法院出具保全裁定后,小額貸款公司才將25.45萬元交付給借款人,數額遠低於借款合同及收款証明載明的金額。
“一番操作下來,規避了‘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年利率36%’的強制性法律規定,也嚴重擾亂了司法秩序,損害了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蘭山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劉西剛介紹,檢察機關就該案向蘭山區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再審后依法改判。
從一個個案監督,穿透到類案監督。臨沂市檢察機關通過線索摸排,了解到其他個別小額貸款公司也以類似形式,在蘭山區法院提起民間借貸糾紛訴訟百余件,臨沂市檢察機關通過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抗訴相結合的方式對115件案件依法監督糾正。
從一類案件辦理,延伸到一類問題解決。針對個別法律工作者參與虛假訴訟暴露出的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漏洞,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對法律工作者執業進行規范和整頓。
檢察建議發出后,相關部門積極採納,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工作。“行政主管部門在全區內開展整頓活動,進一步規范法律工作者執業行為,起到了很好警示效果。”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文康(臨沂)律師事務所主任程萍說。
“辦理一案,治理一片。要充分發揮類案監督在提升監督質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將個案穿透到類案,監督鏈條拉得更長、做得更實,促進行業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臨沂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說。
一條個案線索——
從傳統訴訟監督向深層次監督治理拓展
一條來自山東某會計師事務所的線索,引起了莒南縣檢察院辦案干警的重視。
“某公司在資金周轉困難已停產的情況下,為13名中高層員工突擊提升工資3到5倍不等,我們認為存在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虛假申報職工工資債權的情況。”因資不抵債,莒南縣法院宣告某公司破產,該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破產管理人。張某等中高層員工申報高額職工工資債權,引起破產管理人的懷疑。
“張某等人申報職工工資債權的金額高達300余萬元,關系公司其余60名職工工資能否得到足額清償。”收到案件線索后,莒南縣檢察院辦案人員調查發現,為13名中高層員工提高工資的行為,未經董事會決議,僅以公司法定代表人口頭許諾制定的工資表為証,張某等人的工資相較於以往正常工資多出了200多萬元。
為了申報高額職工工資債權,張某等人持“勞動合同”“拖欠工資憑條”等材料,向莒南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並偽造了公司的授權委托書讓陳某代理公司參加,最終仲裁委作出了支持全部請求的仲裁調解書。
“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相關法律對破產程序中職工工資債權優先保護作出了明確規定。不法行為人在破產案件審理過程中通過申報虛假職工工資債權,進而達到獲取不當利益的真實目的。”莒南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王文濤說,這種行為不僅妨害了司法秩序、勞動仲裁秩序,還會給其他職工和債權人帶來經濟損失,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莒南縣檢察院認為,張某等人為了牟取非法利益,在破產程序中惡意串通虛增中高層員工工資數額,同時偽造公司授權委托書的行為涉嫌刑事犯罪,向公安機關移送了相關線索。針對勞動仲裁裁決,莒南縣檢察院制發檢察建議,建議重新審查仲裁案件並依法予以處理。最終,勞動仲裁部門重新審查案件,撤銷了原裁決,駁回了張某等人的請求。破產管理人依據該裁決,重新確認張某等職工的工資債權68萬余元。
不止於個案辦理,為深化辦案效果,莒南縣檢察院與莒南縣勞動仲裁部門聯合會簽相關文件,建立了防范虛假勞動仲裁聯合防范、發現和懲治機制。“民事檢察監督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作用,糾正虛假訴訟的后果,挽回國家、社會公眾或他人的損失。”韓善宏表示,同時要多維度延伸監督觸角,審慎、穩妥探索對新領域、新類型案件的監督,將監督觸角從傳統訴訟監督探索延伸至仲裁、公証監督治理,推動監督事項向深層次監督轉變,全方位維護正常的訴訟秩序。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8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