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16:5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銀川7月30日電(記者令偉家、馬麗娟、陶一萍)下午5點多,日頭西斜,在村子旁的工業園區上了一天班的劉雙斌簡單收拾一下,騎上電動車准備下班回家了。
劉雙斌今年27歲。12年前,全家從寧夏南部的西海固,搬遷到全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從他上班的公司到家裡,騎電動車隻需要五六分鐘。
“小時候從來沒有想象過,出了家門就有平路。”劉雙斌說。筆直干淨的水泥路,排列整齊的小院落,鮮花盛開、水果挂梢的小花園……面對這些如今已習以為常的風景,劉雙斌覺得,過去在老家西海固的日子“遙遠得仿佛一場夢”。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劉雙斌出生在距離紅寺堡區200多公裡之外的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毛套村。曾經的西海固,缺水、缺糧、缺路,被稱為“中國貧困之冠”。
劉雙斌的老家毛套村藏在六盤山深深的“褶皺”裡,家是蓋在半山坳上的一間土坯房。“一戶和一戶離得很遠,出門往外面望,除了山還是山。”
在劉雙斌的記憶中,最痛苦的是每天的上學路。學校離家十幾裡遠,天不亮就要起床,爬坡過溝近一個小時才能到。因為離家遠,他中午也不回家,兩個饃饃加一瓶水,就是午飯,“最多的是玉米面、蕎麥面、糜子面饃饃。”
吃水難是老家西海固刻在劉雙斌記憶中的另一個印象。“去十裡外的山溝裡挑水,一天三四趟。一桶水到家隻剩半桶,一半洒在了山路上。那時我總想著有一天要離開大山。”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寧夏先后實施6次大規模易地移民,將西海固123萬貧困群眾,從“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高山干旱區,搬遷到地勢平坦、靠近黃河的地區。
2012年,劉雙斌一家5口作為生態移民,搬到了紅寺堡區。“那一天我正在地裡幫父母割麥子,村裡通知要搬遷了。”劉雙斌說,“當時不知道紅寺堡是個什麼樣子,只是聽早先搬遷過去的人說,那裡‘地都是平平的,沒有山路’。”
政府給每戶移民分配了一間新蓋的磚瓦房。剛到新居的劉雙斌,把屋裡屋外查看了個遍,“比老家的土房子氣派多了,廚房還有自來水!”
劉雙斌的新村子叫弘德村,村裡給每個移民分了一畝地,劉雙斌一家總共5畝,現在都流轉出去了,每年有2600多元的收入。劉雙斌職校畢業后,現在和妻子、父母一起,都在村子附近的工業園打工,每人每個月的收入,大致在3000元左右。“這裡活兒很多,隻要人勤快,干什麼都有收入。”
幫扶干部(右)和村民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直播帶貨。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前兩年,家裡又蓋了兩間新房,添置了新家具。記者看到,鋁合金門窗锃光閃亮,白色的地磚干淨整潔,沙發、茶幾、冰箱、彩電等電器一應俱全。“這兩年,村裡又改造了衛生廁所,原來的蹲坑旱廁改成了沖水式廁所,現在和城裡人沒啥兩樣了。”劉雙斌笑著說。
劉雙斌的家門前還有個小小的園子,青辣椒、小番茄掩映在綠葉中,蘋果樹、梨樹上面挂滿了青色的果實,葡萄藤攀爬在籬笆上,黃花菜綻放著細長的花瓣。“春天有花,夏天有葉,院子裡有生機,看著心情就好。”
弘德村村支書任軍說,全村5600多人,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6萬元,村集體經濟突破了216萬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我們下一步要加大技能培訓,讓移民有一技之長,從短期工變成長期的產業工人,有穩定的收入。”
說起將來的打算,劉雙斌說,現在國家對移民村的扶持力度很大,他想多學點技能,多攢點錢,“在縣城買套房子,把父母接到城裡,過上更好的生活。”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