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分享

為祖國“多找礦、找大礦”

——記雲南省三江成礦系統與評價創新團隊

2024年07月29日08:1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為破解我國戰略資源短缺問題,堅守“多找礦、找大礦”的初心,奮斗在找礦勘查第一線,在成礦理論創新和找礦突破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培養了一大批地質人才……這就是雲南省三江成礦系統與評價創新團隊。

團隊於2022年成立,在2012年成立的原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西南三江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研究團隊”和自然資源部三江成礦作用及資源勘查利用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合並組建而來,團隊成員包括昆明理工大學和雲南省地質調查院人員共23人。2024年團隊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

破解三江成礦奧秘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資源消耗不斷增加,資源儲備“入不敷出”的問題日益突出。為突破礦藏現狀,國家在三江地區部署了系列找礦工程。

三江地區是指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並流地區,是全球最復雜的造山帶和最具潛力的成礦帶之一,因為有良好的成礦條件,在地質學界被稱為三江成礦帶、“有色金屬王國”。但在地表找礦越來越少,地質找礦轉向地下找礦之初,由於缺乏成礦理論和勘查技術的有效指導,三江找礦一度停滯。

帶著破解三江成礦奧秘的決心,李文昌帶領團隊,和多個科研院所合作,創新提出了“多島弧盆成礦論”和“陸內構造轉化成礦論”等成礦新認識,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在什麼地方找什麼礦的問題。針對不同的礦床類型,研究探索了多套有效的找礦集成技術,發現和評價了多個大型、超大型礦床,普朗銅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普朗銅礦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東北部,礦區海拔3400—4500米,是一座以銅為主,伴生金、銀、鉬等多種金屬組成的超大型銅礦床。

在發現之前,由於當時交通特別差,這裡人跡罕至。1998年,英國比利頓公司開展了三年風險勘查,在普朗發現了銅礦露頭,但打了3個鑽孔后認為,該礦品位低,規模不大,於2001年放棄了該項目。

立足於野外工作積累,剛從野外地質三大隊調到局裡工作的李文昌,在給英國比利頓公司推薦普朗找礦靶區之初,已經對該區域有一些認識,加上后來做科研,發現了該地區發育規模較大的斑岩銅礦礦化蝕變系統,認定此區域尋找斑岩銅礦的潛力巨大。

2002年,李文昌爭取到國家項目,並主持編制了《西南三江南段有色金屬基地勘查總體設計》,將勘查目標鎖定在之前發現銅礦露頭的北部。他布置的第一個探槽和第一批鑽孔均揭露到厚大的斑岩銅礦體,實現了找礦突破。

此后,他和團隊與企業合作承擔勘探工作,控制銅資源儲量達511萬噸,還帶動了周邊紅山、紅牛、爛泥塘等礦山系列找礦突破,圈定的斑岩銅礦帶控制銅資源量達825萬噸。

目前,普朗銅礦已經大規模開發,社會效益顯著。

正是這種理論研究結合實地勘查,最終在他人所放棄的礦帶上有了新突破。普朗斑岩銅礦帶的發現與圈定,填補了我國印支期斑岩銅礦帶空白。

“做地質科學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困難,但身為黨員要勇攀高峰、敢為人先,有証據就敢於提出想法,然后去驗証,終會收獲結果的。”團隊成員嚴清高是李文昌教授的博士后,也是一名黨員。

艱苦跋涉實現找礦突破

從理論預測到最終把礦找出來,這是團隊最引以為傲的事。發現礦的過程是理論和方法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團隊發揚以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的具體體現。

“我們被成礦規律吸引,雖然探索過程很艱苦,但是能夠獲得新認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我們預測某個區域有礦,不管翻高山還是越峽谷,一定要去驗証它。”李文昌教授堅定地說。

三江地區地處高山峽谷、雪域高原或熱帶雨林,找礦難度大,地質工作條件十分艱苦。跋山涉水、爬冰臥雪實屬家常便飯。為了去看一個礦點或評價一個礦床,團隊成員們常常穿行於無人區,翻山越嶺數天才能抵達。為了要完成某項任務,他們經常早上七點出發,晚上九、十點才返回營地。

野外勘察工作處處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山上沒有路,上山需要找來民工開路,有時以為快要通過了,才發現前面已經完全被碎石堵死,甚至有幾十噸的大石頭橫在路中間,進退兩難。於是團隊成員拿小炸藥炸,再用大錘敲,把石頭往上砌,砌到車子稍微能通過。后來車子也走不通了,人隻能繼續往前走,遇到懸崖峭壁是否通過,通過后能不能回來,都是勘探過程中團隊必經的考驗。

野外勘察困難重重,地質工作者要能吃苦、耐寂寞。他們常常風餐露宿,午餐是自帶盒飯或者饅頭加咸菜,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晚上有時就點一堆篝火在野外露營。

“第一次去野外勘察,就到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進山時馬馱著食物和作業用具,從礦點回來我們要背幾十公斤的樣品。沒有電我們就自帶機械發電機,沒有信號我們就約定時間地點等隊友回來。當時有年輕隊友爬了4個小時到山頂隻為給女朋友打1通電話,也有因為長期分隔兩地而分手的,不從事這行很難理解其中的艱辛。”團隊黨員成員、雲南地質調查所所長董濤分享經歷心得。

野外生活充滿著危險:在深山密林中迷路、一腳踏空跌下懸崖、被野獸攻擊,甚至要付出生命。在徒步進入滇西北羊拉大型銅礦的途中,團隊一位青年工作者楊德明因為發生高原反應,救治不及時犧牲了﹔另一位優秀科技工作者范玉華長年奔波於高原評價礦床,顧不上休整治療嚴重的高血壓病,結果誘發尿毒症而英年早逝,給團隊留下了永遠的痛。

多年來,團隊團結奮進,在三江地區厘定出10條成礦帶,圈定17個找礦靶區,經團隊系統勘查,快速評價12個大型以上礦床等,理論技術在國內外廣泛推廣運用。

傳幫帶培養地質人才

“地質從業者既是科學家,又是教育者,科研、找礦、人才培養,都是為黨和國家服務的,黨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很重要,隻要有人在發光,就可以照亮別人。”團隊成員、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雨健說。

傳幫帶在地質行業是不可或缺的。導師與學生聯合開展野外調查,同吃同住,同背樣品,用行動和魅力感染學生,培養學生在高山叢林雪地中考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實驗工作中細致耐心的作風,是團隊在課堂之外很重要的教學工作,也是團隊重要成果。

“我帶他們去礦區井下坑道觀察成礦現象,在實驗過程中提供觀察思路,教他們如何從宏觀探礦作業到微觀礦石研究。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我有4個博士生畢業,其中3人獲得優秀。”李文昌教授驕傲地說道。

團隊中形成層層傳幫帶的良好氛圍。李文昌教授掌握團隊大方向,團隊內部經驗豐富的導師做專題經驗分享,學生中形成師兄師姐帶師弟師妹、博士生帶碩士生的良好機制,鼓勵學生多開展內部討論,在提升學術水平的同時增進友誼。

“李老師對各層次學生的培養方式不一樣,對於博士后,他會給出課題,提出達成目標,在遇到難題時我會跟他認真地討論並列出解決方法,他常常鼓勵我,告訴我不要怕錯,放心大膽地干,有成果及時在團隊內匯報交流,一起進步。我們都很珍惜這個學習過程。”嚴清高表示。

李聰是團隊唯一的女成員,也是一名黨員,現在在校讀研二。她說,“我對地質行業很感興趣,在一線可以學習到許多實踐經驗,在野外記錄和財務管理上,還能發揮自己細心的優勢,博士師兄們會帶我們一起解決問題,沒覺得特別苦,整個團隊氛圍很融洽。目前准備繼續讀博,未來想一直從事這個行業。”

注重傳幫帶有效促進了青年人才成長,一些人成長為地質行業嶄露頭角的業務骨干,形成團隊人才濟濟、地質事業后繼有人的可喜狀態。

“我現在是昆明理工大學的外聘導師,也帶團隊實習生。新參加工作都要按老一輩傳統從基礎做起,講地質課,到野外現場教學等等,現在也是按照李教授教給我們的方式來帶學生。”團隊黨員成員、李教授的學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雲南省地質調查院科技發展中心主任余海軍表示。

“我來學校工作近10年,首先要給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礦產資源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手中有資源在國際上才有話語權,作為老師要以身作則,野外工作要做扎實,帶學生還要有耐心,地質小白要經歷學習工作才能成長。希望培養出更優秀學生,承擔國家繼續找礦的重任。”團隊黨員成員、李教授的學生、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劉學龍談到如何做好教育時表示。

如今,團隊秉承拼搏創新精神,繼續深化成礦理論和找礦勘查技術,依托2024年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繼續為國家鋰、鈹、磷等新資源基地建設作出新貢獻!(本報記者 馬靚輝)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