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下好區域聯動一盤棋

金觀平

2024年07月17日16:33    來源:經濟日報

前不久,深中通道建成通車。監測數據顯示,開通后首周總車流量超過72萬車次,日均車流量超10萬車次﹔開通后的首個完整周末,跨市公交車票提前售罄,車流一度擁堵……從利好深圳中山兩地產業發展,到帶動跨珠江口產業協作、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經濟發展能級躍升,這一國家重大工程顯示了跨海通道助力區域協調發展產生的“乘數效應”。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異顯著。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解答好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豐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要把准各地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環境容量、開放開發潛力,加強統籌規劃和產業合作,推動形成山川共濟、城鄉融合、區域聯動的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指明了新征程上區域協調發展的實踐路徑。

當前,我國區域發展整體性不斷增強,一個個增長極、動力源、發展帶加速崛起,讓要素流動更活躍,為經濟發展添動力。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東西部地區差距在縮小,南北方差異仍較為明顯﹔區域間還存在產業同質、資源利用低效等問題,產業發展的戰略縱深優勢尚未充分發揮﹔人口分布不均衡與土地空間約束帶來新挑戰﹔等等。短板與不足客觀存在,根據各地區的條件,因地制宜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才能把發展落差的勢能變成聯動發展的動能。

遵循因地制宜原則,並不是要各地隻管自己不顧其他,而是要做到“一域”與“全局”相得益彰。各地既要找准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又要將這種戰略定位落實到區域發展當中,明確在區域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任務分工,以此確定目標方向與發展舉措,發揮協同合力。例如,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要承載更多產業和人口,發揮價值創造作用﹔生態功能強的地區要得到有效保護,創造更多生態產品﹔要考慮國家安全因素,增強邊疆地區發展能力,以人口和經濟支撐促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推動各地既實現錯位發展又發揮協同合力,對宏觀經濟治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還要繼續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劃分政策單元,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准施策,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發展的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和解決問題。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可能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老問題、新矛盾。對此,既要有干勁,更要有韌勁,久久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