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5日09:37 來源:南方Plus
時值盛夏,江門新會崖門水道海風徐來。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南洋船舶”)的碼頭機器轟鳴聲不斷,兩艘停靠在岸邊的“南洋型”散貨船,交付在即。
盡管馬力全開,把每艘船的生產周期從15個月壓縮到8個月,南洋船舶手頭訂單的交付排期仍排到了2026年。
造船業因集鋼鐵、機械、電子等50多個行業為一體,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今年以來,廣東造船業延續向好態勢,不少企業訂單爆滿,全省前5月船舶出口同比增長76.6%。
除了船舶制造業的火爆,各地海洋牧場、海上風電等項目也落子頻頻。全省最大的養殖平台“恆燚一號”交付投產,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台“明陽天成號”在廣州南沙完成安裝。
海洋孕育生命、聯通世界,既是自然資源的寶庫,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廣東海洋第二產業產值在全省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中佔比約三成,海洋制造業增長勢頭強勁,成為帶動全省海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海洋GDP連續29年居全國第一的廣東,正站在從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的關鍵節點。向海而興,向海圖強,第一經濟大省打開廣闊空間,力求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
從陸地向海洋
“格局”打開天地寬
全球排名前列的船廠,往往底蘊深厚。南洋船舶成長為廣東最大的民營船舶制造企業,卻僅用了不到20年時間。
財務總監朱繼雷親歷了南洋船舶的快速成長。在他看來,企業的成功秘訣,在於長期專注靈便型散貨船這一款產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抓住了幾次上升周期的市場機遇。
這恰好與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同頻。過去三十年,廣東加快向海洋進軍,海洋經濟迎來騰飛。
位於南海之濱的廣東,海洋資源“家底豐厚”。4084.48公裡大陸海岸線長度居全國首位,42萬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3倍。
從南宋的“南海一號”再到下南洋的“紅頭船”,廣東人向來不憚與海洋“打交道”。然而,受限於早期的開發能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廣東海洋經濟局限於傳統漁業等領域,開放程度遠遠不足,海洋資源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活動日益活躍,廣東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珠三角地區的土地開發強度已逼近極限。從陸地轉向海洋,成為廣東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1993年6月,廣東率先在全國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全省第一次海洋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大力發展廣東海洋產業”,一系列支持海洋開發的優惠政策接連推出。
船舶制造業、海水養殖業、海上風電……這些產業迎著澎湃海風,快速起步、發展壯大,並在今后的廣東海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從2003年海洋產業總產值為2250億元,到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已接近2萬億元,廣東海洋經濟規模體量在二十年時間裡實現了飛躍式增長。
“格局”打開天地寬。從珠江出海口向南,廣袤的伶仃洋聯通粵港澳三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提速,去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
回過頭來看,如果沒有邁出從陸地向海洋的關鍵一步,就沒有海洋經濟第一大省的跨越,也難以打造舉世矚目的國際一流灣區。
挺進深遠海
經略遠洋背后的制造力量
今年年初,廣東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出“向深海挺進”的號召。這一號召緣何而來?
看自身,經過近三十年迅猛發展,廣東近海可供開發的空間和資源已相對有限,特別是近海漁業資源逐漸衰退。深遠海,才是廣東發展海洋經濟的“資源寶庫”。
看全球,海洋產業競爭日益激烈,海洋科技、產業升級,讓涉足深遠海從不可能變為可能。深遠海也因此成為世界海洋強國和廣東、山東、江蘇等海洋大省重點布局的前沿陣地。當海水變為“深藍”,廣東如何保持領先?
底氣來自制造業:廣東在海洋制造業、海洋科研等領域同樣有突出優勢。在海工裝備等海洋“重器”的支撐下,廣東具備了劈波斬浪、向深遠海挺進的能力。
作為海水養殖行業的“老兵”,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威集團”)董事長劉定切身感受到,眼下正是布局深遠海的成熟時機。
“國家號召發展深遠海養殖,廣東要培育萬億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集群,這是千載難逢的大機遇。”他說,兩年多來,海威集團在湛江先后投放了“海威1號”“海威2號”等深遠海養殖平台。
把造價動輒數千萬元的深水網箱投放到風高浪急的深遠海,企業信心來自哪裡?
把復雜的難題分解成簡單的任務,並快速復制已有的成功經驗,迅速縮小與先行地區的發展差距,廣東過去在制造業其他領域的成功經驗,同樣適用於海洋產業。
海威集團董事長助理陸圳祥介紹,“海威1號”“海威2號”兩個養殖平台在建造過程中,借鑒了廣東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領域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又結合海洋牧場的特殊需求進行了優化和創新。
一位海工裝備制造業的業內人士表示:“深水網箱建設是近幾年出現的新需求,但過去廣東在海上風電平台建設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可以迅速轉化運用於這一領域。”
與海水養殖業相比,廣東的海上風電產業更早開始在深遠海布局。
湛江徐聞羅斗沙海域,廣東制造的國內首台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的扇葉迎風轉動,風電能源源不斷輸送回岸上。
參與研發建造的廣東海裝海上風電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負責人倪遠翔介紹,“扶搖號”實現了一級部件100%國產化,整個裝備的生產制造流程基本在廣東完成。
距離“扶搖號”完成安裝僅僅不到兩年,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台“明陽天成號”便在廣州南沙建成亮相。
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省海上風電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
明知風高浪更急,卻偏要向更險更難處去。挺進深遠海,是一種戰略定力,也是廣東從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的必修課。
陸海統籌、山海互濟
打造海上新廣東
廣袤的海洋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能。過去三十年裡,廣東海洋經濟與全省經濟總量同步增長,海洋生產總值長期佔全省經濟總量超十分之一的分量。打造海上新廣東,是實現“再造一個新廣東”的必由之路。
打開廣東的海洋經濟版圖:14個沿海城市,海洋產業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共同構建了廣東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比如,廣州、江門等地擅長船舶制造,深圳海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湛江、陽江等地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海上風電項目上落子頻頻,揭陽等地近年來大力引進海工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產業。
如今,這些產業領域已成為各地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今年一季度,廣州船舶出口額同比增長約44.2%,同期揭陽綠色石化產業增加值同比大增136.5%。
分區域來看,粵東、粵西地區的海域面積佔全省近七成,大陸岸線佔全省超過六成。陸海聯動,為地處一省之兩端的兩大區域產業協作打開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不久前,全省最大的養殖平台“恆燚一號”正式投產。除了養殖水體總計6萬立方米的巨大規模,其投產意義還在於背后的區域聯動:這一“超級網箱”最終在粵西湛江投產,生產建造卻是在往東七百多公裡外的揭陽惠來完成。這是粵東地區的海工裝備制造業和粵西地區的海水養殖產業,沿著漫長海岸線實現的一次“夢幻聯動”。
在“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的當下,這樣的跨區域產業協作還會越來越多,也將帶動廣東沿海各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而隨著廣東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鏈不斷延伸,帶動一二三產共同發展。
以現代化海洋牧場為例,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寧凌指出,這一創新的養殖模式可以與新能源、休閑旅游等產業業態有機結合,這不僅能有效利用海洋資源,更能為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創造豐富機遇。
陸海統籌、山海互濟,海洋經濟的強勁脈搏不僅能夠拓展經濟縱深,也將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海洋經濟第一大省挑起大梁增添底氣。
【採寫】南方+記者 黃敘浩 林日清
【設計】陳麗詩
【策劃】王溪勇
【統籌】吳哲 黃應來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