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小故事映射大時代

百姓身邊的改革事(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

2024年07月15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使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全面深化改革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本版推出“百姓身邊的改革事”特別報道,關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改革領域和方面,通過人物自述,表達對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感受體會,生動展現全面深化改革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長江三峽西陵峽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兵書寶劍峽風景秀美。
吳承忠攝(影像中國)

黑龍江省安達市任民鎮中心小學,學生們在教室練習架子鼓。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攝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一家生態園的西瓜大棚內,主播正在直播帶貨。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陝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昆明池,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查朝陽攝(影像中國)

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戈坪鄉小坑村,干部(左二)正在收集村民的意見建議。
饒黎黎攝(人民視覺)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一家頤養中心,護理人員推著老人在花園散心。
翟慧勇攝(影像中國)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廠內,整車正等待下線。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攝

建成開通的深中通道深中大橋。
本報記者 張武軍攝

開業辦手續效率高

本報記者  靳  博

講述人:張瑤(天津巧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員工)

我在天津一家餐飲公司工作,隻要我們公司開新店,跑手續的事就歸我。對“証照分離”改革,我有切身感受。

擱過去,要申請新的餐飲店營業執照,得先申請食品經營、城市排水、戶外廣告等許可証,跑上個把月是常有的事。2014年,天津濱海新區推行“一顆印章管審批”。從那時起,在濱海新區開一家新餐廳,營業執照最快當天就能辦出來,其它的証還得等上幾天。

但我們希望能更快點——店面裝修完了,員工也招了,一個月成本至少幾萬元。手續辦不完,就開不了業,隻出不進,大家伙兒都著急。

這些証裡面,比較麻煩的是城市排水許可証。從遞交材料到獲得許可,至少要跑3次政務服務中心。因為文件資料在幾個部門流轉,相關部門還要現場踏勘。

從2022年5月起,濱海新區把所有審批材料合並成一份在線填寫的告知承諾書。打那時候起,我這活兒也越來越輕鬆。

審批事項精簡后,第一次給新店跑手續時,我憑老經驗,抱著一堆材料跑到政務服務中心。哪想到,工作人員打開當時剛上線運行的排水許可“智能審批+智能監管”系統,用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登錄政務幫辦平台,幾分鐘就完事了。

抱著一堆沒用上的紙質材料,看著手機裡的電子版排水証,感覺自己有點“老土”。現在新開餐廳,營業執照申請和排水許可証申請可以在網上提交,辦事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新聞裡常說,要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我盼著更多改革措施出台,讓企業更好發展,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改革概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先証后照”改為“先照后証”,“一照一碼”在全國鋪開,實施“多証合一”改革……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為各類經營主體謀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從“辦成”到“高效辦成”,“簡”流程不減服務,材料、跑腿越來越少,辦事效率越來越高。

夸夸我的新能源汽車

本報記者  林子夜

講述人:梁田(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新能源汽車車主)

我家住安徽宿州,是個80后,打小喜歡車。2008年,有自主品牌車企推出新能源汽車,但那時技術不太成熟,我就隨大流選了一輛人氣較高的合資品牌油車,12萬元,相當於我好幾年的工資。

開了幾年油車,覺得真是貴,每月油費要700元左右。我喜歡自駕,就尋思,能不能換輛性價比更高的車?

到了2012年,我們這兒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上路行駛了。在車展上,我發現這款車性能不錯,價格也不高,續航180公裡,隻要6萬元。一個字:買!

買車之后,方圓100公裡的鎮村,我幾乎跑了個遍,每月電費不到80元。不過,想再往遠跑,續航還是個問題。

2020年,比亞迪推出了自主創新的電池技術和高性能碳化硅模塊。搭載這些技術的新車,續航達到550公裡,我立馬被吸引了,馬上下單!相比上一款新能源汽車,新車充電速度更快,百公裡加速隻要3.9秒,每月電費也就百元左右,必須點贊!

提完新車,我帶家人自駕去山東。續航裡程長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多了,裡程焦慮緩解不少。飛馳在路上時,孩子問我,為什麼車牌有藍有綠?我說,挂綠牌的是新能源汽車,主要動力來自電能,能為保護環境作貢獻。

前幾天,我在新聞裡看到,比亞迪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相關成果已經應用於20多家國內外車企。作為一名消費者,我為自主品牌感到自豪。身邊親朋好友說起買新車,我總忍不住推薦:趕緊換一輛新能源汽車吧!

【改革概覽】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發布,形成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規定,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進一步促進市場良性競爭……在新能源汽車等諸多產業領域,隨著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市場環境持續優化,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正加快構建,新領域新賽道不斷開辟,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塑造。

先一步,鮮一步

本報記者  溫素威

講述人:葉宏翔(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友誼關口岸水果商)

我家在廣西做東南亞水果產地直採生意。做水果生意的人最怕什麼?最怕“堵”。通關快不快,和水果的新鮮度密切相關。

水果採下來靠“手”,運出去靠“腿”,“手”快“腿”慢,果子會爛。過去通關慢,有一次,我媽一開櫃就哭了,整櫃榴蓮開裂了1/3,足足損失了幾十萬元。

2019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設立,從此,“堵”點越來越少。以前貨物通關需要去清關、交關稅,還要跑銀行、跑海關,填一大沓單子﹔現在敲敲電腦、刷刷手機就行。以前報檢、報關要過磅、換車,五六個小時算快的,慢的等過3天﹔現在智能通關“刷臉”閃過,每個環節進度手機上都能實時看見。

讓人驚喜的是,實驗室也搬到了現場,現場檢測和遠程專家鑒定相結合,抽檢送檢時間從3天壓縮到1天。

2022年9月的一天,越南榴蓮從友誼關口岸正式進入中國,自貿試驗區裡響起了鞭炮聲。聽說放鞭炮的是一個深圳的水果批發商,全國第一筆越南榴蓮生意被他搶到了。

以前,從直採地發車到友誼關口岸通關需要8天左右,縮短到4天后,剛開始我們還是按照路上8天“成熟”時間採摘榴蓮,結果榴蓮熟度還不夠就到站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先一步,鮮一步”帶來的便捷。

今年4月底,鞭炮聲又響起來。原來,口岸監管區的車道從6條增加到12條,5月份進出境車輛跟著就多了兩成。

我們都盼著中越智慧口岸早日建成,到那時,將實現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通關。期待著喜慶的鞭炮聲又一次響起來!

【改革概覽】

2014年,“通關便利化改革”第一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支持建設智慧口岸、智能邊境,通過科技手段讓跨境物流提速增效﹔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為企業提供通關“一站式”服務﹔創新大宗商品“先放后檢”,農食產品“綠色通道”等監管模式﹔幫助企業用好用足RCEP等自貿協定關稅優惠……2022年與2017年相比,進口、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減67%和92%,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明顯下降。

立法立到心坎上

本報記者  巨雲鵬

講述人:吳新慧(上海康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我是一名律師,在上海工作。平常有一個工作習慣,在手機日歷上記錄每天的工作,包括來咨詢的人、咨詢的事。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我成為第一批信息員和專家人才庫成員。2016年,我的手機日歷上,“老人自己指定監護人”的內容被記錄了十幾次。

2016年的一天,兩位老婆婆結伴而來。其中一位說,跟她共同生活的孩子對她照料不周,但有個住得遠的孩子卻經常來照顧她。她希望趁腦子靈光,指定孝順孩子做她的監護人。而我們發現,相關法律是空白的。

許多人的“個人意願表達”如何上升到國家法律條文?搜集、反饋群眾訴求,將良法立到群眾心坎上,就是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意義所在。

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征詢民法條文意見、建議,我提出增設公民按自己意願選擇監護人的規定。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第三十三條,採納了我的建議。

“老婆婆的意願被寫進了法律”,這事在弄堂鄰裡之間熱議了很久。有了聯系點,基層百姓參與的積極性被點燃。給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提立法意見時,原定1小時的會議,開了將近4個小時。

公司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行政處罰法……我們這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設立9年來,參與了60余部法律、法規的立法意見征詢,總共提出100多條意見建議。一個家門口的“點”,讓最基層百姓的意願,直達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改革概覽】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共45個,帶動省、市兩級人大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7300多個。截至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先后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聯系點意見27880多條,其中3200多條被立法研究採納。

基層立法聯系點鮮活展示了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多彩的形式,生動宣示了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我家在城市扎下了根

本報記者  於  洋  張丹華

講述人:許海麗(陝西省西安市放心早餐攤點經營者)

我老家在江蘇泗洪農村,1994年來西安,做過保姆、服務員、廚師,工資都不高,也不穩定。后來西安推出了放心早餐工程,我與公司簽了代銷協議,經營早餐車,一干就是10年。

賣早餐很辛苦,不管天氣怎樣,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准備出攤。我不到20歲就來西安打工,吃苦不怕,怕的是扎不下根,怕孩子在這裡上不了學,成不了器,被人看不起。

前些年,外地務工者的孩子想上城市公立學校,要開一大堆証明,還有名額限制。參加高考必須回戶口所在地。一般隻能上私立學校或回老家讀書。私立學校學費加上住宿費算下來,對外地務工者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我不是個愛哭的人,但為孩子上學的事,沒少掉眼淚。

2015年西安市開始推行戶籍制度改革,隻要拿到居住証,我家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學﹔拿到居住証滿3年,我在西安交夠3年社保,孩子就能在當地參加高考。

我至今記得第一次辦居住証時的心情。拿証那天,天看著都格外藍,感覺自己是真正的西安人了。倆孩子也爭氣,大女兒在西安參加高考,考上了咸陽的一所大學﹔小兒子目前在附近小學讀書,成績也不錯。

節假日,孩子們有時會跟我一起出攤,幫忙備貨、裝餐、收賬。我想讓他們不要忘記,是新時代的好政策,是爸爸媽媽的努力打拼,讓我們一家人在城市裡扎下了根。

生活步步向前,日子也會越過越好。現在有人問我是哪裡人,我會自信地說:是西安人。

【改革概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速。各地各部門把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在突出位置,讓有意願的進城農民工在城鎮落戶,推動未落戶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2019年以來,超過5000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2023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2%,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效顯著。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提高勞動素質與就業技能……一系列暖心務實舉措,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真正融入新環境、開啟新生活。

“跨省通辦”省事還省心

本報記者  賀林平

講述人:習甜甜(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道私營企業主)

我在廣東廣州做生意,今年兒子就要上小學了,直到4月上旬,我和兒子的戶口還都在河南洛陽。廣州公辦小學的報名截止日是5月11日,眼看隻有1個月了,我慌了神:現在遷戶口能趕上嗎?

回想起剛工作不久時,我丟了身份証,千裡迢迢跑回老家,好不容易才補辦了新証。現在我又懷著二胎,不方便出遠門。怎麼辦?真是犯了難。

說實話,這麼匆忙,也是因為我之前沒考慮清楚。原本打算讓孩子讀私立小學,后來發現家附近私立小學很少。轉頭又考慮公辦小學,咨詢了學校才得知,會優先保障本地戶籍的孩子入學。

我趕緊去番禺區政務服務中心咨詢,接待我的區公安分局戶籍中隊民警告訴我一個好消息:現在有了“跨省通辦”,像遷戶口這樣的事,用不著再跑老家了。因為我家情況比較特殊,得分兩次辦——先遷我的戶口,再把兒子的戶口落進來。接待我的民警耐心負責,從辦理流程到需要什麼材料,都講得清清楚楚。

接下來按程序辦理,隻跑了一次政務服務中心和兩趟小區附近的派出所。5月10日,拿到新戶口本的那一刻,我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跨省通辦”,省事還省心——這次遷戶口,讓我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

【改革概覽】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圍繞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居住、婚育、出行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異地辦事需求,提出140項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

各地區各部門運用數字技術,積極開展政務服務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從身份証補辦到戶口遷移,從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到不動產抵押登記……一件件民生實事“跨省通辦”,有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截至2024年4月底,全國共辦理戶口遷移“跨省通辦”業務355萬余筆,辦理戶籍類証明“跨省通辦”業務186萬余筆,為群眾節省了大量往返辦証時間和經濟成本。

數字敦煌別樣美

本報記者  蘇顯龍

講述人:李秀林(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學生)

6月的敦煌,進入旅游旺季。為了重游莫高窟,我提前在網上訂好了門票。

進入景區,第一站是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在影院欣賞超高清8K數字球幕電影《夢幻佛宮》時,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經過數字技術放大數倍后,仿佛觸手可及。

12年前,我和父母一起來過敦煌。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也看不清壁畫的細節,但那些巧奪天工的壁畫、栩栩如生的佛像,讓年幼的我對敦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網上刷到數字敦煌文化大使“伽瑤”上線的消息后,我又燃起了“飛天夢”。

走進向往已久的“數字敦煌沉浸展館”,戴上VR(虛擬現實)設備,立刻穿越到1400多年前的壁畫世界,與“雷公”等神話人物飛躍雲端、一同奏響天樂。出館前,在綠幕拍攝區轉上一圈,便可完成“真人+虛擬洞窟”紀念視頻打卡,然后在屏幕前掃碼,珍貴影像瞬間便轉發到朋友圈。

莫高樂樂大王棒棒糖、“天龍八部”守護盲盒、手持便攜噴霧風扇……走在景區,隨處可見游客拿著各種敦煌研究院的文創產品。而我當年來時,隻能見到明信片、木雕等幾種紀念品。

午夜時分,夜市依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有人在選購特色商品,有人在品嘗美食,有人在唱歌跳舞……路邊,一名外國游客手持手機,邊走邊興致勃勃地直播自己的敦煌之旅。

穿越千年風雨,在數字技術加持下重煥榮光的敦煌有讀不盡的故事,看不完的細節。在莫高窟的每時每刻,我都為祖國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到自豪。

【改革概覽】

我國著力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推動中華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動延續中華文脈、傳承中華文化基因,《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為保護文化遺產構筑有力制度保障。2022年10月,“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寫進黨的二十大報告。

公租房圓了安居夢

本報記者  李增輝  姜  峰

講述人:唐沁(重慶市沙坪壩區井口街道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小區住戶)

我和愛人小汪,都是90后“新重慶人”。

我倆在沙坪壩區歌樂山下一所職業學校讀書時相識,畢業后結了婚,留在這座城市打拼。

這些年,我們在嘉陵江兩岸輾轉租住過不少地方,江北區、渝中區……小家常跟著工作搬。白手起家蠻辛苦,欣慰的是,我們的女兒出落得越來越伶俐可愛。

眼看娃兒要讀小學了,我跟小汪合計,該物色個能就近念書的住處,小家得安定下來。

去年初,我們到沙坪壩區小龍坎街道的公租房申請點,提交了身份及婚姻証明、勞動合同等材料﹔經過幾輪搖號,今年春節后,我們歡歡喜喜地搬進了位於井口街道的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小區。

我們申請的這戶兩室一廳,60平方米,電梯房,廚衛齊全,每月租金600多元,出門有8條公交線路。

最讓我們滿意的是,配套建設的陽光家園小學就在小區附近,走路隻要幾分鐘。暑假裡,“社區課堂”在業主群裡挂出課表:巧手妙工、強身健體、心理暢聊……看著都挺有趣。帶著好奇,我和娃兒去社區服務中心轉了轉——“陽光書吧”擺著3000多本書,還可以借閱。抱上兒童繪本,穿過小區綠廊,娃兒蹦蹦跳跳回家,可開心了。

轉眼間,畢業已10年。求學、工作、成家,一步步走來,我們的小家和和美美,日子越來越順,在這座大城市安居樂業,我們全家早已融入重慶。

【改革概覽】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到2023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近年來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多地密集出台實招良策增加供給,規劃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幫助解決工薪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穩定住房預期,保障性租賃住房成為新市民等群體滿足住房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2021年以來,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573萬套(間),推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在家門口幸福養老

本報記者  辛  陽

講述人:王文義(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居民)

我住在遼寧沈陽,今年83歲了。幾年前,老伴做了心臟手術,我一邊照顧老伴,一邊操持家務,有時候忙得腳不著地,明顯感到力不從心。有一天自己也干不動了,怎麼辦?

多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我對老年生活又有了信心。這裡邊有老年食堂,有日間照料室,還有遠程醫療室、康復理療室等,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暖心周到的照顧。

上午9點半,服務中心的護理人員准時上門,幫我照看老伴3個小時,不用自己花一分錢。

利用護理人員上門這段時間,我預約了康復理療室的中醫經絡治療和理療。理療設備也是免費的,服務人員每次都熱情耐心教我們使用。

社區還為孤寡老人配備了手環。手環聯上網后,老人的心率、血壓等數據都會顯示在服務中心的平台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大家的健康動態。

之前,做飯也是讓我頭疼的事。現在有了社區食堂,就輕鬆多了。

今天中午,我和老伴吃的是雞腿和炒豆芽,主食是花卷、米飯,加上一碗蛋花湯。這裡的飯菜低鹽低糖低油,吃著好消化,特別要點贊的是,不光品種多,價格還實惠。像我這樣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份飯就收8塊錢,60歲到80歲的老人每份收10塊錢。如果家裡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還能免費送餐。這不,我已經提前訂好了兩份晚飯,5點半之前就能送到家。

現在,我花在家務上的時間少了,有時候還能抽出空來參加社區活動,充實又幸福的生活回來了。在家門口幸福養老,真好。

【改革概覽】

2016年起,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陸續展開,各地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適老化改造、家庭養老床位、探訪關愛、助餐服務等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不斷推出,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截至2023年底,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累計建成家庭養老床位23.5萬張,為41.8萬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全國累計完成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148.28萬戶。

石梁河水庫又見銀魚

本報記者  尹曉宇

講述人:孫盡闊(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總工會黨組書記、石梁河原鎮級河長)

從2021年起,我開始擔任江蘇最大的人工水庫——石梁河水庫的鎮級河長。

聽說石梁河水庫以前盛產銀魚,可我第一次巡河,眼前就是一番臟亂差景象——水面泛著柴油花,水裡長滿了水華,岸邊高強度採砂留下大大小小的私挖河道。村民們在庫區投下了密密麻麻的網箱,除了鰱魚、鳙魚,還養了大量需投喂餌料的鲑魚、鱸魚。餌料裡摻著雞腸、鴨腸等,水體也跟著惡化了。

鄉親們說,水庫裡好幾年沒見過昔日盛產的銀魚了。這種情況,真讓人著急啊!我下定決心——清退養魚網箱這事兒,再難也得往前推!

一開始找老鄉們談,大部分不同意,都說除了養魚,不會其他營生。我就挨家挨戶講道理——現在水質不行,魚的品質差,還有柴油味,賣不上價。隻有拆了圍網,進行水體治理,把水質搞好了,魚才能賣上好價錢。有的老鄉嘴上答應拆除,背地裡卻搞起“小動作”,把網箱拽到水下藏起來,或者干脆用船拉到別的水域躲避檢查。

蠻干不是辦法,還得繼續上門耐心做工作。老鄉擔心集中清網,魚不好賣,我就幫著賣魚﹔老鄉擔心不養魚沒了收入,我就幫著跟鎮上的工業園區牽線找活計……就這樣一點一點做工作、一戶一戶想法子,4個多月時間,3.8萬個網箱全部清理。

隨后,石梁河水庫實施了生態修復工程。現在巡河,滿眼都是風景,水面碧波蕩漾,遠遠地還能看見白鷺和沙鷗。最驚喜的是,石梁河水庫的銀魚回來了!

【改革概覽】

2016年、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12月,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31個省區市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挂帥省級雙總河長,30多萬名省、市、縣、鄉級河湖長和90多萬名村級河湖長(含巡河員、護河員)守護在江河一線。河湖長們守護著身邊的碧水清流,越來越多的河流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救命藥”越來越便宜

本報記者  付  文

講述人:高萬勇(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列東街道鋼鐵工人)

我今年48歲,家住福建三明。2019年9月,因為身體不適,我到三明市第一醫院檢查,沒想到竟然確診肝癌。

冷靜下來后,我開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是,高昂的手術費、醫藥費又壓得我喘不過氣。

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我已經吃了5年。最初買的一個品牌每盒隻有7片,醫保報銷后,個人還要花170多元,一片就是我們家一天的菜錢。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案是“靶免結合”,要同時服用靶向藥和免疫類藥物。靶向藥侖伐替尼是進口藥,一個月下來要6000多元。用來增強免疫力的是信迪利單抗,每針2843元,每隔21天就要打一針。各種費用加起來,每月要2萬多元。對我們家來說,這是一筆極其沉重的負擔。

到底還治不治?我陷入深深的沮喪。就在這時,醫生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國家開展的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覆蓋了恩替卡韋,藥價從原來的每盒257.04元降到了17.36元,藥片數量增加到28片﹔到了2020年,又降到3.83元﹔現在,每盒隻要3.5元,算下來一天隻要1毛多。

2021年,信迪利單抗價格降到每針1080元,除去醫保報銷的部分,個人隻要支付200多元。現在,每月平均治療費用下降到不足2000元。

目前我的病情很穩定,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我發自內心地感謝國家醫改的好政策,讓患者的用藥負擔進一步減輕!

(文中患者為化名)  

【改革概覽】

2018年11月、2019年5月,兩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分別部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拉開了醫藥集採改革序幕。

6年來,醫藥集中帶量採購從北京、上海等11個城市試點並擴展至全國。截至2024年5月,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已開展9批,納入374種藥品,其中大部分為常見病慢性病用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已開展4批,覆蓋心臟支架、人工關節、骨科脊柱、運動醫學、人工晶體5大類耗材。醫藥集中帶量採購大大減輕了患者用藥負擔,節約的醫保基金用於更多新藥好藥,讓人民群眾“救命錢”得以更好利用。

醫藥費報銷不再兩頭跑

本報記者  邵玉姿

講述人:劉漢臣(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居民)

我老家在河北廊坊,孩子在北京工作。退休后不久,我就和老伴一塊搬來北京,和孩子一起生活。

2019年,老伴確診左眼黃斑裂孔,得做手術。多年前,我們兩口子在廊坊市醫保部門申請了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異地就醫備案,還選了北京幾家醫院作為跨省異地就醫的定點醫院。可偏偏,老伴做手術的醫院不在我們之前選的定點醫院裡。

我打算特地回一趟廊坊,辦理定點醫院備案變更。臨出發前,向當地醫保部門打電話咨詢。多虧提前打了這通電話,才一會兒的工夫,工作人員就在電話那頭幫我完成了變更手續的操作。

后來,老伴的手術很順利。出院時,我打印了手術和治療費用清單,各項費用明細一目了然,醫療報銷系統還能實時結算。

想起2014年的一次就醫經歷,這變化可太大了!那年,我在北京的一家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院做了手術,醫藥費是自己先墊付的,年底還要拿一沓子票據回廊坊報銷。兩頭跑,特別折騰。

我和老伴都有慢性病,平日裡沒少看病吃藥。現在可比以前方便多了,普通門診費用和高血壓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的治療費用,都實現了跨省直接結算,不用自己先墊錢。

現在,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了異地就醫備案,我和老伴在北京看病,不必再局限於備案選擇的定點醫院了,隻要拿上社保卡或打開手機上的醫保電子憑証,就能在北京很多家跨省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看病買藥。

年紀大了,就圖個幸福安穩的日子。異地就醫越來越方便,我跟老伴心裡感覺更踏實了!

【改革概覽】

2016年以來,在基本實現基本醫保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基礎上,聚焦跨省異地就醫報銷“跑腿”“墊資”痛點、難點問題,各地各部門持續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

據統計,2023年,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突破50萬家,通過國家統一的線上備案渠道成功辦理備案804.22萬人次。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29億人次,減少參保群眾墊付1536.74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5日 06 版)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