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最新報道
分享

內蒙古自治區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塞北草原譜新曲(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本報記者 馮春梅 丁志軍 楊 昊

2024年07月12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盛夏時節,天高雲淡。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團結廣場,3個形態各異的紅石榴雕塑格外吸引人,正中間刻有“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字樣。廣場內設有“民族團結一家親”長廊、二十四節氣長廊和匯聚民族團結元素的雕塑,深受群眾喜愛。

環境優美、景觀獨特,團結廣場成為各民族群眾交流的重要場所。67歲的蒙古族市民娜仁住在團結廣場附近,她每天傍晚都會來這裡跳舞鍛煉,久而久之,認識了許多朋友。“我們一起跳舞鍛煉身體,就像一家人一樣互幫互助,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娜仁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內蒙古自治區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各族兒女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塞北草原,響徹同心筑夢的偉大樂章﹔紅色沃土,遍開民族團結的綺麗之花。

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引領夯實民族工作基礎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學校,一堂以“開啟時空之旅——我是金牌小導游”為主題的思政課在初一(六)班展開,學生們通過走訪紅色地標,一起追憶波瀾壯闊的歷史。

歷經約300年歷史洗禮的土默特文廟主殿大成殿坐落在校園深處,在大成殿后面的校史陳列館裡,展示著烏蘭夫、奎璧、吉雅泰等眾多杰出校友的照片。

土默特學校副校長雲宇聲介紹,學校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開設“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銀幕中的思政課”等課程,結合校史和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推進紅色文化傳承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我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校思政課的重點,增進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雲宇聲說。

內蒙古自治區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具有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長期以來擁有“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各級黨員干部筑牢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政治根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整體效能不斷提升。

在赤峰市鬆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書法練習室裡,居民們正一筆一畫練習書法﹔烏蘭牧騎排練廳內,各族居民正在排練舞蹈《石榴情》。一靜一動,勾勒出社區居民的美好生活。

臨潢家園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少數民族人口佔該社區總人口的29%。“社區緊貼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以‘家’理念打造‘民族團結之家’綜合服務體,促進社區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社區黨委書記吳曉華說。

一走進臨潢家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民族政策咨詢台十分醒目,大廳還設置了民族宗教政策宣教室、黨支部活動室、居民活動室,開展免費法律咨詢等特色服務,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有效渠道,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共同進步。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過去是“軟弱渙散村”,如今成了“脫貧致富村”。“我們村有今天,是民族團結的碩果。”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杰感慨道。

10多年前,小廟子村沒有主導產業,沒有硬化路,也沒有自來水。趙會杰帶領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推行“黨組織+合作社+黨員+農戶”的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模式,圓了鄉親們的產業致富夢,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

為了延伸產業鏈,專業合作社投資800萬元,新建廠房3300平方米,建設蔬菜及藥材清洗、加工、脫水生產線,對中藥材進行切顆粒、切飲片、烘干等初加工,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一年帶動就業1.8萬人次,勞務收入接近300萬元。

“我是滿族,村裡還有蒙古族、回族的群眾,大家互相尊重、各展所長,不論是什麼民族,我們都像一家人一樣共同致富!”趙會杰說。

文化交融浸潤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走進阿爾山中華文化育道,絲絲清涼令人倍感舒適。拾級而上,不時看到旁邊民族特色鮮明的人物立牌和相關介紹。

“中華文化育道在原阿爾山氧心森林浴道基礎上,通過文旅融合形式,將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嵌入式融入旅游景觀中。在增進游客多元體驗的同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潤物無聲地厚植在各族群眾心中。”阿爾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白峰介紹。

如今,內蒙古多地打造更多文化符號和視覺形象,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落地、可感知,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雞冠壺在遼代瓷器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將北方皮質加工常用的縫合工藝、鉚釘紋飾、皮革的卷邊印記,作為裝飾保留在壺的設計上,是瓷器與游牧民族生活器物的結合,是各民族文化融合互鑒的例証。”隨著內蒙古博物院講解員劉弘軒的介紹,觀眾紛紛駐足、仔細欣賞。

“立足邊疆民族地區特點,我們從大量文物中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形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展覽,從不同角度講述民族融合的故事,展示了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內蒙古博物院副院長鄭承燕說。

在紅山文化博物館,一場名為“日出紅山”的劇本探秘活動吸引著參觀者。講解員商家赫介紹,活動通過劇本桌游的形式,結合紅山文化的石器、玉器、陶器等元素,構建了具有敘事性和多元性的展示場景,讓紅山文化“聽得見、看得著、可觸摸”。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著眼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各地創新形式打造沉浸式體驗,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在烏蘭浩特,革命文物講好民族團結故事,紅色地標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創新展示形式,增設電報模擬研學教室,游客可沉浸式體驗收發電報,探究“紅色電波”蘊藏的意義﹔

在五一會址,沉浸式情景短劇《五一大會》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內蒙古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求解放的革命熱情﹔

…………

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革命舊址,重溫紅色歷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潤心,文藝寄情。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唱響大江南北幾十年,將內蒙古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近年來,內蒙古抓好文藝創作,推出了電影《烏珠穆沁的孩子》《守望相思樹》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扎緊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群眾守望相助

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

馬鞍山腳下,張國利家窗明幾淨,小院門前旗杆高豎,一面國旗迎風飄揚。

“我們家現在共有11口人,有漢族、蒙古族、滿族3個民族。”張國利的小院位於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村,家中四世同堂。

像張國利這樣的多民族家庭,在馬鞍山村不在少數。這個村子有420戶,漢族、蒙古族、滿族3個民族在此居住,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近年來,馬鞍山村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發展山葡萄產業3500畝、農家樂16家,成立旅游公司帶動鄉村旅游產業,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9萬元。

多民族社區是各民族和諧聚居的生動縮影,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沃土。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創造了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進一步促進社區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團結互助、共同發展。

烏蘭毛都草原上,“科爾沁右翼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隊”的旗子獵獵作響。來自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的蒙古族大娘趙桂琴和孫玉花准備出發,和其他巡防隊員一起巡邏。

滿族屯滿族鄉西北與蒙古國接壤,為加強巡邊護邊力量,當地政府和科右前旗邊境管理大隊滿族屯邊境派出所組建了巡防隊伍。隊員中,既有飯店經營者,也有退休干部、普通牧民,他們輔助派出所開展邊境巡邏、治安防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法律政策宣講等工作,積極參與巡邊護邊和基層治理。

如今,這支草原巡防隊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加。每逢重要節日,各族群眾都會迎著初升的朝陽,齊聲高唱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祖國北疆的遼闊邊境線上。

阿爾山口岸,刻有“祖國在我心中”的石碑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阿爾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阿爾山市第一小學等邊境黨建互聯共建單位來到庄嚴的國門前,共同開展“鑄牢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畫好民族團結同心圓”主題黨日。

與界碑為伴,與國門為伍。阿爾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民警始終以筑牢安全屏障、促進團結穩定為己任。“一生隻做一件事,我為祖國守邊防!”阿爾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辦公室副主任趙洪波堅定地說。

人民共建共享

特色產業鋪就民族團結致富路

西紅柿作伴手禮,石頭作畫板,捏花饃的傳統手藝備受歡迎……節假日去一趟番茄公社,已經成為興安盟不少居民的選擇。

2022年,番茄公社項目在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落地。“我們從最初的農業生產,逐步發展到採摘、餐飲,再到住宿、培訓多元化經營,實現民宿、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產業融合新模式。”番茄公社負責人、科爾沁鎮鄉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齊曉景介紹,番茄公社還開設了國學小課堂,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農耕文化+農事體驗”模式,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勞動實踐、校外農耕體驗活動中。

一顆番茄果,富了平安村。各族群眾攜手一起干、發展成果共享,推動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

在科爾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繡產業園車間,蒙古族、漢族、朝鮮族、達斡爾族繡工們坐在繡花撐子前各顯身手。指尖起落間,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蒙古族刺繡花紋悄然綻放在綢緞上。

45歲的蒙古族繡工哈斯其其格擅長繡石榴。她為作品中的每一顆石榴都繡上56顆籽,因為在她心目中,石榴象征著民族團結。車間裡,不同民族的繡工在交流中不僅精進了繡法,也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了更多共鳴。

“我們旗有2萬多名各族群眾通過蒙古族刺繡產業擺脫貧困。各族群眾在通過這一技藝脫貧致富的過程中,也無形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繡產業推進組組長白晶瑩說。

“泥巴房、貧困戶,見個汽車當怪物,明沙梁裡等救助。”這是曾經的門克慶嘎查。

“有錢賺、有活干,人人捧著金飯碗,漫漫黃沙變青山。”這是現在的門克慶嘎查。

門克慶嘎查位於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西南部,地處毛烏素沙漠東北邊緣,全嘎查319戶732人,少數民族佔了一半。近年來在與黃沙的斗爭中,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探索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19萬畝荒漠變成了綠洲,實現了生態變綠、生產變強、生活變好,綠水青山成為各族人民共享的最大福利。

“各族群眾不分彼此,大家手拉肩扛共同治理沙漠,才有了今天的牛羊肥壯、瓜果飄香。”治沙大戶李智華2000年起就承包治理了1.5萬畝沙地,如今又把沙地歸還給嘎查集體,“生態好了,應該由大家共享福利。”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內蒙古各族人民用行動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生活幸福的亮麗畫卷,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在祖國北疆長成了參天大樹,塞北草原民族團結之歌更加嘹亮。

(本報記者吳勇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2日 01 版)

(責編:陳羽、劉圓圓)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