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最新報道
分享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同心構筑北疆綠色屏障

——內蒙古各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繪綠色發展新圖景紀實

2024年07月04日10:08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守望草原巡防隊”隊員們正在巡邏。興安盟委宣傳部供圖

在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番茄公社”,學生們正在用黏土制作石榴模型。中國軍網記者 郭雪飛攝

鄂爾多斯市區新貌。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一角。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寫在前面

“嗚——”紅黑相間的火車頭牽引綠皮車廂,從遠方山林間緩緩駛來,停靠在驛站。

在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森旺社區,這列命名為“民族團結進步號”的小火車,是一個由漢族、蒙古族和滿族融合的大家庭經營的特色餐廳,如今已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游客們可以在車上品嘗美食,還能住上一晚,體驗回到那個車馬郵差、時光慢行的老林區。

森旺社區是阿爾山市最大的棚改回遷安置區。“挂斧停鋸”的林業工人們將停運的小火車帶到安居樂業的新家園,也將社區各民族居民手足相親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一列小火車,承載著林區的轉型變遷,也是各族群眾攜手共建幸福家園的縮影。

內蒙古橫跨西北、華北、東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習主席強調:“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

大興安嶺林木蒼翠,烏梁素海飛鳥翔集,呼倫貝爾草原水草豐美……夏日炎炎,祖國的北疆大地,迎來最美的季節。近日,記者跟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內蒙古,真切感受祖國北部邊疆的這道亮麗風景線和各民族攜手奮進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多民族共居共榮,當年一起種下的樹變成“搖錢樹”

防沙治沙綠富同興

夏日雨后,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林場盡顯蒼翠。站在山頂望去,群山環繞、林海茫茫。馬鞍山林場組建60余年來,漢、蒙古、滿等多個民族的村民團結一心,一代接著一代干。馬鞍山林場從最初的連綿荒山,變成如今漫山遍野滿目蔥綠。

林場附近,馬鞍山村村民張國利家的小院干淨整潔。院門前,一面國旗高高飄揚。

牆上的全家福照片,定格了一家人的笑臉。“我們家現在共11口人,有漢族、蒙古族、滿族3個民族。”張國利家還是有兩名退役軍人的光榮之家,一家人相親相愛,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和張國利家一樣,馬鞍山村也是一個多民族共居共榮、共事共樂的大家庭。各族干部群眾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走出生態立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滿目青山回饋著各族村民的努力。

“我今年71歲了,眼看著村裡山變綠、路變寬,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張國利說,“以前村裡人隻知道上山砍柴燒火,現在不一樣了,林子裡的山貨賣出好價錢,當年大家一起種下的樹變成了‘搖錢樹’,我們都很珍惜。”

在內蒙古境內自西向東,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沙漠和沙地,是全國防治荒漠化的主戰場之一。數十年來,當地各族群眾鏖戰茫茫黃沙,從不言棄。

出生在蒙古族家庭的田青雲,自1981年作為青年護林員上崗后,在銅蓋護林站一干就是30年﹔“治沙女杰”王果香,1987年起帶領鄉親們治沙造林,受邀到聯合國介紹經驗,成為當地廣為流傳的佳話﹔74歲的蒙古族村民百順毅然帶領家人投身治沙事業,用20余年時間將1200畝沙地變成林海。

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從肩扛手提到機械作業,變的是工具,不變的是守護家園的共同信念。如今,新時代的治沙之路有了全新的形式。

九曲黃河,萬裡奔騰。壯美的幾字灣,將鄂爾多斯高原深情地攬入懷中。從上空俯瞰,高原北側,一匹“駿馬”長鬃飛揚、奮蹄奔馳,在廣袤的沙地中盡顯雄渾之姿。

這裡不是草原牧場,而是位於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19.6萬塊光伏板組成“駿馬”圖案,將綠電源源不斷送往京津冀。光伏陣列間,已長至半人高的羊柴開出淡紫色花朵。

茫茫黃沙中的一抹淡紫色,讓達拉特旗能源局工作人員李凱深受鼓舞。“夏季沙漠溫度高達50℃,這裡的植物能夠開花,說明生態環境已逐步得到改善。”李凱介紹,沙漠中架設的光伏板,不僅能捕捉太陽能量,還為板下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板上發綠電,板下變綠洲”的生態場景成為現實。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的北疆大地,草原“帶薪休假”、林海“挂斧停鋸”、河湖濕地休養生息……草地山川容顏重現,遼闊邊疆生機無限。

不管是哪個民族的兄弟,大家一條心肯定能干好

向綠轉型“風光”無限

綠色振興,不僅書寫在內蒙古的林海草場,更融入北疆大地的發展血脈。

走進包頭鋼鐵集團展陳館,一幅巨大的油畫呈現在記者眼前:遠處,高爐挺拔,煙囪林立﹔近處,紅旗獵獵,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工人們臉上,洋溢著滿懷希望的笑容。

20世紀50年代,來自22個省的8萬余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建包鋼”,創造了平地起高爐、荒漠變鋼城的人間奇跡。作為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包鋼的發展歷程是各民族員工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生動寫照。

包鋼煉鐵廠生產技術部爐前技師孔德禮,從事爐前工作超過30年。“在工作崗位上,我更喜歡聽大家喊我‘哥’,而不是‘孔師傅’。”他說,“因為不管是哪個民族的兄弟,都是自家人。干活的時候大家一條心,鉚足一股勁,肯定能干好。”

3.74%的粗鋼生產增長率、5000噸的新增金屬產能、超90%的周邊市場佔有率……一條條上升曲線展示著包鋼交出的漂亮“答卷”。在這份高質量答卷中,一組綠色發展的案例尤為亮眼:新能源、現代裝備等品種用鋼銷量同比增加11.7%,智能制造項目開工率達到56%,碳化法鋼鐵渣綜合利用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

接續奮斗新時代,與眾多資源型老工業城市類似,包頭在享受資源紅利的同時,也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拷問。他們將資源開發的目光,從山頭有限的礦產轉向頭頂無限的“風光”。“我們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決定發展晶硅光伏產業,開辟轉型升級新賽道。”包頭市發展和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劉永明介紹。

在包頭市南部一家產業園區內,機械手臂有節奏地不停轉動。經過合玻、上料、返修等10余道工序,一塊塊大功率光伏組件完成組裝。走下流水線,這些光伏板將從這裡運往沙漠戈壁。“這些光伏組件的光電轉化效率達到28.7%,技術水平全球領先。在包頭,像我們這樣的頭部硅產業企業就有13家。”企業負責人尹承濤介紹。

眾多頭部企業匯聚於此,一個新興產業集群應運而生。僅隔一條馬路,兩家企業就能實現上游原料與下游生產的無縫銜接。2023年,包頭市晶硅光伏產業同比增長59.3%,成為傳統鋼鐵行業之外第二個超千億元產業。

同樣作為工業城市,鄂爾多斯市擁有約佔全國六分之一的煤炭探明儲量。錨定綠色轉型發展目標,當地加快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將一塊煤“吃干榨淨”。

在烏審旗一家煤炭深加工企業,記者看到,經過多道程序,煤炭由黑變白,成為聚乙烯、聚丙烯等。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熱電鍋爐產生的爐渣飛灰經過回收,成為生產建材配料,酸性氣體則經過特殊處理變為硫黃。

藍天綠地間,綠色生產的新風景,讓老工業基地再次挺起發展的硬脊梁。

大家不分你我,一起吃上民族特色“旅游飯”

美麗鄉村文旅興農

從烏蘭浩特一路向北,空氣從溫婉變得粗獷。風景大開大合間,一幢幢粉牆黛瓦的民居映入眼帘。向下方俯瞰,標准化果蔬大棚集中連片,干淨筆直的水泥道路貫通全村,多家別具特色的鄉村民宿掩映在綠樹叢中。

按捺不住好奇,記者走進位於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的“番茄公社”。“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隨處可見的卡通“番茄”標語牌,俏皮地展示著平安村各族群眾的手足情深。

往深處走,石頭繪畫、國學教室、茶藝體驗、木工制作、花饃工坊等特色教室林立,前來研學的孩子們正在老師指導下用黏土制作石榴模型。往東,集番茄種植零售和採摘體驗為一體的幾十座果蔬大棚,彌漫著泥土和果實的芬芳。

近年來,科右前旗不斷加強鄉村生態治理,整合當地資源,打造農文旅融合的綠色發展模式。“番茄公社”負責人、科爾沁鎮鄉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齊曉景,是一名返鄉創業大學生。“過去是村裡人湊錢供我上的大學,如今我想創造更多機會,帶著大家一起吃上‘旅游飯’。”齊曉景說。一直跟著齊曉景發展民宿的蒙古族村民陳園園告訴記者,創業當年她家就收入兩萬元。

如今的平安村,男女老少互幫互助發展產業,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在奔向幸福生活的路上,我們不讓一個民族掉隊。”齊曉景說,“大家不分你我,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村庄變景區,村民變導游。縱觀北疆大地,散落在各地的美麗鄉村攜手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曾經的發展“低窪地”變成致富“聚寶盆”,成為點綴廣袤草原上的顆顆明珠。

在呼和浩特的敕勒川生態牧場,一隻酣睡的奶牛雕塑橫臥在大門口,吸引不少游客打卡。通過調整飼料喂養配方,該牧場在源頭實現降碳減排。牧場建成后,成為融合科普教育、觀光互動、智慧體驗、研學旅游於一體的生態景觀。

位於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的三合村,則洋溢著別樣風情。在這個不大的村寨裡,來自漢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6個民族的村民在此聚居。漫步鄉間小道,一步一景都充滿民族特色:青瓦白牆、推窗見綠,一座座朝鮮族風情院落掩映在綠樹花叢中,游客們體驗制作民族特色美食,經過治理的河水清澈見底。碧藍天空下,稻田像棋盤一樣整齊,和炊煙裊裊的村子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

如今,北疆大地上越來越多鄉村“點綠成金”,各族村民共同繪就生態好、產業興、民族富的和美畫卷。(錢曉虎 任旭 李偉欣)

(責編:陳羽、王瀟瀟)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