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最新報道
分享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在少年心中種下“石榴籽”

2024年06月28日13:18    來源:中國軍網

  “在廣袤的內蒙古大地上,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在這裡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內蒙古各族人民同國內其他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在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主廳,一位身著蒙古族服飾的小女孩正向參觀的觀眾聲情並茂地講解。她叫樊玥辰,是“小小紅色宣講團”中的一員,9歲的她已有兩年的講解經驗。

  樊玥辰正在向參觀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的觀眾進行講解。郭雪飛 攝

  6月24日,“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后,採訪團走進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依次聽20多位“小小紅色宣講員”講述內蒙古各民族守望相助、同心筑夢的故事。

  該館館長趙曉偉告訴記者,“小小紅色宣講團”的成員從各民族小朋友中遴選,近三年來,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已經成功舉辦240多期“小小紅色宣講員”培訓和實踐班,培養了350多名“小小紅色宣講員”。

  “我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解,讓更多人來了解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我要把紅色文化、紅色基因傳承下去。”樊玥辰說道。

  近年來,興安盟深入挖掘,並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在廣大青少年心中播下“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種子,讓少年兒童從傾聽者變為講述者,從參與者成為傳播者,不斷加深他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和歸屬感。

  在興安盟,像樊玥辰這樣的少年還有很多,一顆顆紅色的種子正在他們心裡生根發芽。

  走進興安盟紅城小學,學校操場上設置了“支援前線、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戰地醫院、爬雪山、過草地”等八個主題場景,同學們扮演小紅軍“重走長征路”。

  10歲的蒙古族少年阿穆隆,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解長征路上“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他告訴記者,他和同學還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去學校附近的“五一會址”,為游客講述紅色故事,參加紅色主題的情景劇表演活動。

  六年級的韓家祥告訴記者,他來自一個多民族家庭,“媽媽在我上學前就經常給我講英雄故事,我很喜歡聽。”他說道,“我最佩服的人是英雄劉胡蘭,我覺得她非常偉大。”

  紅城小學的同學們繪畫的戰斗英雄展示欄。郭雪飛 攝

  在紅城小學,有一片石榴園,一共栽種了56棵石榴樹。“這代表著我們56個民族。石榴裡面有很多籽,它們緊緊地抱在一起。我們各民族也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學生吳諾敏說道。

  在少年兒童的內心深處,民族團結的紅色種子已深深扎根,如同緊緊相依的石榴籽,向陽生長,枝繁葉茂。(任旭 郭雪飛 班煒晨)

(責編:陳羽、唐宋)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