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實現共同發展”

本報記者 李增偉

2024年06月24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E75鐵路升級改造項目新建的跨線公路橋。該橋保証了列車高速行駛的安全,也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
  本報記者 李增偉攝

  “坐上火車,我去華沙隻需要一個半小時,省時又舒適。”在波蘭比亞韋斯托克火車站的站台上,搭乘火車前往首都華沙的安娜女士對本報記者說。比亞韋斯托克市距華沙210公裡,E75鐵路升級改造前乘坐火車大約需要4小時。

  波蘭E75鐵路升級改造項目起點是奇熱夫市,終點是波蘭東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比亞韋斯托克市,由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和波蘭INTERCOR公司組建的聯營體承建。項目主要內容是對71.24公裡的沿線鐵路和沿途主要車站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該項目是目前波蘭單體合同額最大的公共採購類基礎設施項目,對中波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12月,波蘭E75鐵路升級改造項目按期實現了奇熱夫至比亞韋斯托克雙主線的完工交付。該項目總監達米安·克尼亞茲介紹,奇熱夫至比亞韋斯托克雙主線並網運營后,區間內10余座翻新后的車站與站台均陸續投入使用,區間內列車最高運行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公裡。“隨著客流量的增加,我們不斷提升運力。華沙至比亞韋斯托克單日內往返的客運列車由原先的4個班次增加到現在的11個班次,乘火車出行已成為當地居民和游客的首選交通方式。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客運列車需要臨時加挂車廂,才能滿足運輸需求。”

  項目施工部負責人阿督·古爾尼克是一位資深鐵路建造工程師,他邀請記者到不久前完工的E75鐵路軌道特大橋——烏霍瓦橋參觀。烏霍瓦橋距比亞韋斯托克市約30公裡,橫跨納雷夫河。大橋施工歷時兩年,全橋採用縱向和橫向滑移施工技術。古爾尼克說:“無論是施工技術還是橋梁質量,都達到了歐洲一流水平!”

  “開展國際項目時,我們積極與當地企業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中國電建市政集團歐洲分公司總經理井樂煒表示,“我們擁有管理與資金優勢,當地企業擁有本地資源優勢,雙方實現了優勢互補,為當地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帶來機遇。”

  “中方合作伙伴在項目管理、施工等方面有許多創新理念,助力項目高效推進。這些創新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波蘭INTERCOR公司項目部主任瑪爾庫斯·蓋姆薩表示。

  “友好合作!一起努力!……”走進中國電建市政集團位於比亞韋斯托克市內的辦公樓,一間會議室內傳出整齊的中文朗讀聲。這是中方青年志願者在教波蘭員工學習中文,每周兩次,每次學習半小時。

  E75鐵路升級改造項目部目前有中方員工10人,波方員工90余人。施工高峰期,項目部還雇用了1600多名波蘭員工參與施工。

  項目部助理經理安娜·拉圖什尼亞克畢業於華沙大學中文系,到今年8月在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工作將滿4年。她說:“近4年來,伴隨著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在波蘭的發展,我的人生也收獲著成功。”

  井樂煒表示,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已在波蘭深耕10余年,在創新管理模式、確保工程按時履約的同時,積極融入波蘭本土文化環境。“除E75鐵路升級改造項目外,我們在波蘭還有5個在建的公路項目。我們希望與波蘭合作伙伴一道,繼續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合作,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實現共同發展。”

  在蓋姆薩看來,E75鐵路升級改造項目是中企在波蘭乃至歐洲打造的精品工程,實現了高水平設計和高質量建設。“這是中國管理、制造經驗與波蘭需求高度融合的范本。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少中國企業落戶波蘭。我們對與中國企業的長期合作充滿信心。”

  (本報華沙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4日 03 版)

(責編:彭曉玲、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