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新疆伊犁伊寧市文旅融合促發展——

六星街裡的歡聲笑語(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本報記者 蔣雲龍

2024年06月15日09: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微風和煦,送來陣陣花香。院子裡的老人身著民族服裝,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院子一角,是當地俄羅斯族居民莉莉婭開的列巴房。這會兒正是下午茶時光,幾個民族的好朋友們團聚在一起,歡聲笑語裡,共喝一壺茶、一起吃列巴。

這裡是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的六星街。“在這裡,各民族之間沒有隔閡。”莉莉婭說。

“一定要嘗嘗我做的列巴。”對自己的手藝,莉莉婭很有信心,“我從小就在外婆和媽媽的圍裙邊轉,做出來的味道跟她們的一模一樣。現在近一半的客人都是本地人,這也是他們小時候的味道。”

“以前家裡的葡萄干、堅果,都被大人鎖在櫃子裡。來了客人,才會取出來招待。”莉莉婭拿出一塊列巴,裡邊是滿滿的干果,“小時候我們都可饞這口了。現在日子好了,好多人又開始喜歡沒添加堅果的原味列巴。”

“吃的就不說了,你看現在的環境多漂亮!”維吾爾族小伙子迪力夏提·鐵力瓦爾德從小生活在六星街。“小時候的六星街,遇到下雨天,或者開春化雪,就成了泥漿街。為了不弄臟鞋子,我們隻好靠著牆根走路。”迪力夏提·鐵力瓦爾德說,現在的六星街整潔寬敞,游客絡繹不絕,民居各具特色。

六星街有3500多名居民,來自13個民族,如今400多個院子都被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業態。依托這些各具特色的旅游經營業態,六星街景區還成功升級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伊犁以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載體,2023年州直實施500萬元以上文旅重點項目30個,培育形成各類旅游經營主體5000多家,開辦旅游企業700多個,直接帶動就業超2.5萬人,全年接待游客7368萬人次。

旅游發展讓伊犁各族群眾都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別看莉莉婭的列巴房不大,也有來自4個民族的8名員工,他們中月收入高的有6000多元,少的也能超過4500元。

生活富足了,環境變美了,大家的幸福感也提升了。“好多老街坊都發展了自家的庭院經濟。六星街變美了,人情味和煙火氣還是那麼濃,我們每周都回來。親戚朋友歡聚一堂,幸福美滿。”迪力夏提·鐵力瓦爾德說。

在六星街,烏孜別克族姑娘古努·阿裡根開了一家畫室,挂滿了自己創作的彩石畫。畫框裡的馬頭像極了真馬,宛如一個動物標本。摸起來才發現,看起來柔軟逼真的馬皮,實際上是堅硬粗糙的礦石。

“我從小就跟著爺爺學畫畫,越學越熱愛。”古努·阿裡根以木板為畫板,以礦石為顏料,創作了一幅幅凹凸有致、引人入勝的彩石畫。

如何創作更好的作品?古努·阿裡根的創作曾面臨瓶頸,當地文旅局了解后,多次組織她和當地其他非遺傳承人外出學習交流。“真是開了眼界、學了本事。國畫的技巧、玉雕的技法,都是我外出學習到的,現在也都融入我的創作當中。”古努·阿裡根說,現在工作室裡最受歡迎的孔雀畫,便是她學習多種技藝后創作的作品。

近年來,伊犁在非遺保護傳承中,打造巴揚藝術、木卡姆藝術、長調民歌、阿肯阿依特斯、弓箭制作等29個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和26個傳承點、傳習所。

“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這裡交流碰撞。打造文化空間,伊犁有優勢。”在北京闖蕩多年的維吾爾族歌手夏布回到家鄉,在六星街租下一間小院,前院是簡約現代的西餐廳和書吧,后院是風格截然不同的奶茶店,主營當地特色的咸奶茶。

小院開業不到一年,已經吸引了很多當地文藝青年和音樂愛好者在一起交流學習。“各民族的年輕人一起唱歌、一起創作,生活很愉快,事業也不耽擱。”夏布說。

盛開的花,不隻在六星街。近年來,新疆著力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加快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紅紅火火的新疆旅游,更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3年,新疆接待游客2.6億人次,各族群眾在文旅深度融合的體驗中更好地了解彼此,增進感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5日 05 版)

(責編:王先進、李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