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學習·故事丨香樟為証 治山治水寫傳奇

彭靜

2024年06月15日19: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福建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習近平24年前捐種的那棵香樟樹,昂然挺立,枝繁葉茂,見証著長汀這片紅土地上的綠色奇跡。

習近平同志為福建省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捐種的香樟樹。圖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同志為福建省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捐種的香樟樹。圖源:學習時報

長汀,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短短八字道盡了當年的困境。從1983年起,長汀被列為福建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

1999年11月,習近平在龍岩市長汀縣河田水土流失治理區調研。圖源:《習近平在福建(下)》

1999年11月,習近平在龍岩市長汀縣河田水土流失治理區調研。圖源:《習近平在福建(下)》

1999年11月27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專程來到長汀調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當了解到水土流失面積仍超過百萬畝時,他神情嚴肅,對在場的干部說:“長汀水土流失是‘癩痢頭’、是頑症,久治不愈,1983年項南書記專門研究治理,至今人民懷念,寄予希望,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當天中午,習近平組織召開座談會,當場表態:“省裡將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長汀傾斜,就是傾斜到腰都彎了,也要繼續傾斜。”

2000年2月,福建省將“開展以長汀嚴重水土流失區為重點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列入省為民辦實事項目,確定省財政每年專項撥款。

自此,長汀大規模水土流失治理拉開大幕。

2000年3月,長汀縣組織干部和群眾捐款建設河田世紀生態園。習近平得知后,於5月29日托人送去1000元,為生態園捐種了一棵香樟樹。

2001年10月13日,再赴長汀時,習近平來到河田世紀生態園(現為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看見一年前捐種的香樟樹已是郁郁蔥蔥,十分高興,親自為它培土、澆水。

2001年10月,習近平在龍岩市長汀縣調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河田世紀生態園為樹培土。圖源:《習近平在福建(下)》

2001年10月,習近平在龍岩市長汀縣調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河田世紀生態園為樹培土。圖源:《習近平在福建(下)》

在生態園后山石壁下的水土流失治理現場,時任長汀縣水土保持局局長的鐘炳林帶著當年的“作戰圖”,向習近平匯報了兩年來的治理情況。看著兩年前光禿禿的山嶺現在已有了蔥蔥綠意,習近平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鐘炳林順手拔了一棵草給他看,說:“這種草叫鷓鴣草,生命力很強,隻在貧瘠的地方生長。”

習近平仔細端詳著這棵草,說道:“讓我們共同努力,艱苦奮斗,把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好,就讓這種草‘隻把春來報’吧!”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的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景色(2020年7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的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景色(2020年7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經過多年持續治理,如今的長汀,青山夾道,草木繁茂。“長汀經驗”也作為世界生態修復實踐成功案例向全球推廣。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得知長汀已成綠洲般的美麗家園,他回憶起當年往事:“我給大家講,給生態投了錢,看似不像開發建設一樣養雞生蛋,但這件事必須抓。抓到最后卻是養了金雞、生了金蛋。”

(責編:彭靜、鄧志慧)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