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雲南麗江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連續十四年為學生送考——

“看著孩子們考完試,我才放心”(守望)

本報記者 楊文明 楊麗娟

2024年06月11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雲南昆明出發,繞道四川攀枝花,經過4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華坪縣城。日前,記者來到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記錄校長張桂梅(見上圖前,趙慶祖攝)的第十四次送考。從2011年首屆華坪女高學生參加高考開始,身體狀況不太好的張桂梅堅持送考,帶領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6月6日,考試前一天,張桂梅作息如常:早上5點多到宿舍樓下喊學生們起床,晚上近11點催著學生們睡覺。十幾年來,除了出差和住院,張桂梅的作息大致如此。

  黑襯衣、牛仔褲、黑色軟底鞋,張桂梅的穿著依舊朴素,只是黑色的襯衣愈加發白,鞋底也磨損得厲害。倒不是張桂梅買不起或者不喜歡穿新衣服,而是因為不少好看的衣服,她自己還沒穿,就送給跟她身形一樣瘦弱的女孩們了。

  與其說是張桂梅節儉,不如說是她怕浪費時間。她更願意把精力花在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上。

  考前一日,張桂梅依然堅持查課。上樓時,她要抓著扶手﹔下台階時,則習慣側身而下,一隻腳踩踏實了,才邁下另一隻腳。有老師勸張桂梅,通過視頻看上課情況就行了,可張桂梅解釋說:“我想多看看孩子們,也讓她們放心。”

  6月7日,晨讀過后,華坪女高全校師生來到教學樓前為高三女孩們送考。張桂梅拿著小喇叭,跟女孩們一起唱起了歌。看著高三的考生上車,高一高二的女孩們一遍遍喊著“加油”,聲音特別響亮。送高三的姐姐們奔向遠方,那也是高一高二女孩們的夢想。

  “第一次為孩子們送考時,我比自己參加考試都緊張。一會兒覺得車慢,咋還沒到﹔一會兒又覺得車快,怕孩子們沒准備好。”張桂梅回憶,2008年好不容易在社會各界幫助下建起了華坪女高,特別擔心考不好。好在首次高考,華坪女高94名女孩全都考上了大學。

  跟其他地方家長送考不同,14年來,華坪女高都是由張桂梅帶隊集中送考。“不少女高的孩子來自麗江各個區縣的大山裡,來回一趟不容易,路上很不安全。如果父母送考,吃住費用對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我自己送,看著孩子們考完試,我才放心!”張桂梅說,孩子們多年的努力到了關鍵時刻,讓其他老師送考,自己留在學校反而更焦慮,索性就堅持年年送考。

  6月7日,第一天考試結束,張桂梅照例催促女孩們早點休息,結果卻遇到了高三女孩的表白:“張老師,我們愛你!”張桂梅一邊笑著喊:“回去睡覺,明天要考試!”一邊讓老師把宿舍門關上。結果學生們呼啦啦沖出來,溫柔地擁抱了張桂梅——張桂梅的苦和累,孩子們知道。

  幾百個孩子的“張媽媽”不好當,張桂梅的時間幾乎全給了女高。不少人勸張桂梅趁著暑假多休息一下。因為身體原因,她也會提醒自己注意休息,可最終,她還是把時間都花在了女孩們的學業上。張桂梅回憶送考的經歷說,一開始,只是想送完這一撥高三學生﹔等到送走了,又覺得自己還能再送一批,就這樣,連續送了14年。

  “我想幫著這些孩子走出大山。”張桂梅說,自己隻要還站在講台上,就要堅守這份承諾。

  送考,也是送別。華坪女高的送考特別有儀式感,但張桂梅卻拒絕了孩子們考試結束后的告別,她早早地躲了起來。她說:“女孩們半年沒怎麼回家了,家長也想早點見到孩子。再說,高中只是孩子們人生中的一段,我希望這段結束時,孩子們不是洒淚離開,而是揣著女高帶給她們的那份力量繼續前行。”

  送走高三的孩子們,張桂梅開始計劃兩件事:一是高一高二的孩子該去哪裡開展暑期實踐﹔二是今年暑期家訪先去哪幾個學生的家。

  這幾年,她組織孩子們進工廠、看農場,開展了不少暑期實踐。她說:“大山裡的孩子,更要多到外面走走看看。”等到高一高二孩子們陸續回家,張桂梅又要開始家訪。家訪路上,她迷過路、摔斷過肋骨,還曾暈倒在路旁。但這些,依然沒有阻擋她家訪的腳步,每個年級140多個女孩,她盡量遍訪。“不去家訪,怎麼知道孩子家裡的情況?”張桂梅說。

  (本報記者王靖遠、陳相如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1日 06 版)

(責編:唐宋、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