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芒種

瓜果飄香 潤澤夏日(文化中國行)

何 斌

2024年06月08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海南海口市,農戶正在採摘“桂花香”荔枝。
  蘇弼坤攝(人民視覺)

  小朋友正在吃西瓜。
  張培堅攝(影像中國)

  山東五蓮縣,果農在打包櫻桃。
  新華社記者 朱 崢攝

  浙江台州市,游人正在採摘桑葚。
  王華斌攝(人民視覺)

  廣西柳州市,果農在採收枇杷。
  韋榮軍攝(人民視覺)

  芒種以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炎熱的夏天。“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以荔枝為代表的多年生木本水果翩然而至﹔“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以西瓜為代表的一年生草本水果也滾滾而來。此外,楊梅、櫻桃、芒果、桑葚、枇杷、甜瓜、哈密瓜等也紛紛上市。這些時令果品,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中華農業文明的瑰寶,千百年來始終應時而至,津潤國人度過一個個盛夏酷暑。

  日北歸  摘瓜果

  “要嘗荔枝佳果味,待到來年五月時”,芒種夏至是荔枝、西瓜收獲的最佳時期。此時太陽運行到北回歸線附近,這是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白晝最長、太陽光線照射傾斜度最小的時段,荔枝、西瓜生長所需要的光、溫、水等自然條件恰到好處,光合作用產生的糖分積累達到高峰,而且夜晚最短,夜間用於生長維持的消耗少。

  此時,天氣狀況穩定,有利於荔枝、西瓜的大規模採摘和儲運。對於成熟的荔枝,及時收獲可避免落果裂果,減少果實的損傷和腐爛。對於成熟西瓜,採收若不及時,則品質下降、口感差,且保質期變短、不耐貯運。

  此外,盛夏時節人們有食用荔枝、西瓜消暑開胃的習慣。諺語說:“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人們常常因酷暑而食欲不振,吃荔枝可以開胃益脾,提高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暑氣逼人時,西瓜來相助。”吃西瓜可以補充營養,健胃消食、提高免疫力。總之,這一時令物產和食俗的形成,是荔枝、西瓜的生長習性、芒種夏至的氣候狀況、時令養生等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傳千載  福萬民

  我國夏熟瓜果栽培的歷史悠久。不論是原產我國的荔枝,還是來自西域的西瓜,都經歷了千百回芒種夏至成熟收獲的生產實踐和嘗鮮品味的生活體驗,積澱了豐厚的農耕文化遺產。

  早在漢初,南越王尉佗曾經向漢高祖進貢荔枝,漢武帝從嶺南移植百余株荔枝到長安,還特別為其修建扶荔宮。唐代張籍“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描繪了仲夏新雨初霽成都山頭嶺畔的荔枝垂紅、四野飄香。宋代蔡襄《荔枝譜》是我國也是世界年代最早的果樹志,記載福州荔枝之盛“數裡之間,焜如星火”,書中提到的“宋公荔枝”老樹至今仍然在福建莆田宋氏祠堂裡開花結果。

  西瓜最早稱“寒瓜”,因種出西域,歐陽修主編《新五代史》第一次記載“西瓜”這一稱呼。西瓜原產於非洲,隋唐時期傳入我國新疆。南宋時期西瓜已經跨過黃河在長江流域種植,湖北恩施南宋西瓜碑記載了多種西瓜的引種情況和種植技術。

  如今,西瓜已成為消夏避暑的必選果品,我國西瓜產量佔我國夏季果品市場總量的50%和世界西瓜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享全年  蔭盛夏

  西瓜的引種及本土化促進了飲食文化的豐富。文人墨客炎夏啖食西瓜之時觸景生情,對西瓜贊之以詩、頌之以聯、繪之以畫。能工巧匠用西瓜雕刻出玲瓏剔透的西瓜燈、讓西瓜長成奇特的形狀和生出藝術圖案。家庭主婦炒制西瓜子,加工西瓜膏、西瓜糕以及西瓜醬,還會用西瓜蒸雞、西瓜汁燉肉。

  荔枝的外貿運輸促進了保鮮技術的發展進步。荔枝喜溫,隻生長在北回歸線附近的華南、西南和閩台地區,有“閩粵荔枝食天下”之說。荔枝最初被稱為“離支”,意思是不能離開枝葉,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為了讓遠在長安的楊貴妃能夠吃上荔枝,唐代先民利用竹筒密封抑制荔枝呼吸、減緩水分流失,保持果葉鮮嫩。夏季鮮果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溫保鮮。最近,廣東省農科院發明了荔枝超低溫保鮮鎖鮮凍眠技術,解凍后荔枝色香味仍能很好保持,可滿足全年享用新鮮荔枝的需求,也可長途運輸,讓更多人在仲夏時節共享荔枝之美味。

  育優種  譜新篇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基因是種子的芯片。基因研究証明荔枝的起源中心是雲南,經過長達數千年的選種、引種等馴化栽培,形成了豐富的荔枝種質資源。截至2022年底,國家荔枝圃保存荔枝種質資源652份,編目入圃保存總數375份。極早熟的三月紅,1300年栽培歷史的白糖罌,果肉有桂花香味的桂味,以及糯米糍、妃子笑等都是知名的傳統品種。21世紀以來,利用雜交技術和分子標記技術,我國培育了全球首個龍眼、荔枝雜交新品種“脆蜜”等一批優質新品。

  西瓜育種方面,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已經歷4代更迭,在常規、早熟、中晚熟、無籽等品類,實現了主栽品種的國產化及良種化。其中栽培面積最大的是早熟品種“京欣一號”及中晚熟品種“西農8號”。近些年,各地紛紛把本地西瓜種子送上太空,促進基因突變,從中選育性狀更優的新品,明顯提升了西瓜的品質和種植效益。

  總之,荔枝、西瓜等水果育種從農家育種起步,已跨過雜交育種,正向分子育種過渡。而智慧育種的到來,將以更高效、精准、定向的技術體系,讓夏令瓜果更加香甜美味、更具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為全國農業展覽館館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8日 05 版)

(責編:劉圓圓、陳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