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河北鋼鐵業加快高端化轉型——

一條生產線,淬煉鋼企新模樣(經濟新方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 邵玉姿

2024年06月03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鋼坯火紅,條條“火龍”在生產線上滑行而過。

“國內市場超60%的鋼板樁都產自這裡。”車間裡,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力語氣中充滿自豪。

鋼板樁,型鋼的一種,作為新型節能環保建材,具有施工效率高等優點,得來卻並不容易。

鋼爐火紅,煉出的是新品,更是一個鋼鐵企業的新模樣。

整個鋼鐵行業都曾經歷轉型的“陣痛”——“十三五”期間,鋼鐵大省河北壓減粗鋼產能8212萬噸。津西鋼鐵集團也不例外,2017年,一個百萬噸級產量的傳統帶鋼生產廠區關停。

同一年,鋼板樁及超大H型鋼升級改造項目啟動。轉型是必走的路。怎麼轉?兩條路:好走的,從國外引進鋼板樁生產線﹔充滿挑戰的,自主研發一條生產線。“再難也要搞,技術得牢牢握在咱自己手裡!”韓力鼓勵同事,也給自己打氣。

新建生產線需要一批異型輥環,這是鋼板樁壓延成型的關鍵部件,不容有失。接下生產訂單的是津西鋼鐵集團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做常規形狀的輥環我們有經驗,但異型輥環是頭一次。”津西重工總經理助理鞠慶紅說。

“當時我們的技術不夠成熟,產出的輥環耐磨性欠佳,一度無法和進口產品競爭。”鞠慶紅說。作為鋼鐵產業鏈上游企業,津西重工也在苦苦尋求沖出困境的機會。這一次,機會來了。經過近半年艱苦研發,異型輥環成功投產。“闖過這一關,我們的鑄造工藝、熱處理工藝實現質的提升。”鞠慶紅說。

關關難過,關關過。2018年春天,完全自主研發的鋼板樁生產線終於投產,津西鋼板樁型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別看現在鋼板樁一根根出得挺快,第一根可是花了10多天才出來。”時任鋼板樁公司經理張學武回憶,“好幾個技術人員都急哭了”。

“費了那麼大勁才建好生產線,哪能放棄!”技術團隊憋著一股勁,白天黑夜連軸轉,干了4天,一架架軋機終於“放行”。當第一根鋼板樁通過所有軋機時,大家激動地圍在這件“作品”前不停地拍照,有的人笑著笑著流下熱淚。

生產線投產后,產品不斷更新。“那是型鋼產品中難度最大的一個。”Z型鋼板樁的研發過程讓鋼板樁公司經理王樹偉印象深刻。由於Z型鋼板樁的非對稱性,軋制時容易出現翹頭、扭轉等現象。兩個月、10余人,吃住在單位,數不清試驗、調試了多少次,能抵抗零下30攝氏度低溫沖擊的Z型鋼板樁產品研發成功。

如今,津西鋼鐵這條鋼板樁生產線已可生產16個系列32個規格鋼板樁產品。

一條生產線,折射著鋼鐵業向高端化升級的艱辛。河北鋼鐵產能約佔全國1/5,2023年,全省高端鋼材產量佔比達19.8%,較2022年提高3.7個百分點。

伴隨鋼材產品迭代升級,在上游,裝備、備件生產企業實力穩步提升。“以前開拓國內市場都沒有信心,現在‘走出去’和國外同行競爭,我們都底氣十足。”鞠慶紅說,津西重工去年僅輥環出口量就達2000噸。

打捆后的鋼板樁除直接發往訂單目的地外,還有一部分被運到離鋼板樁生產車間不遠處的津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鋼構生產車間。拋丸機除鏽,噴涂機進行防腐,然后焊上加固構件……這批深加工之后的鋼板樁,將發往安徽馬鞍山。“直接運到工地,作為建筑部件現場安裝。”津西新材料副總經理劉效輝介紹。

把“面粉”做成“面包”賣出去,成立新材料公司是津西鋼鐵集團延伸產業鏈,挺進裝配式建筑業的重要一步。

進入這條“鏈”的,還有津西鋼鐵每年在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300余萬噸固體廢棄物。“我們建了3條礦粉生產線,將冶金尾渣加工處理形成超細礦粉,變廢為寶。”劉效輝說,礦粉經過水泥企業處理后,又回到公司混凝土預制件工廠,與鋼筋一起制作成裝配式混凝土預制件。如今,津西新材料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綠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基地。

韓力說:“未來,我們還將深入工程領域,在設計前期介入,提供型鋼定制等服務。”

生產線上,一批又一批火紅的鋼坯滑行而過,不停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3日 02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