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擔負起文化強國建設的時代使命

——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分論壇側記

2024年05月27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者按:5月24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舉行了8場分論壇,分別聚焦繁榮文藝創作、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加強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數字時代出版人才發展、電影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人文灣區 機遇灣區”等主題。與會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文化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扎根本土  深植時代

  本報記者  劉  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

  在繁榮文藝創作分論壇上,來自文學、舞台藝術、電視劇、網絡文藝等領域的文藝工作者表示,要扎根中國、深耕時代,從人民群眾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奮斗中、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發掘素材和靈感,努力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民族的優秀作品。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學需要深入生活。我在生活中接觸過很多工人、廠長、技術員,這為創作小說《大國重工》積累了素材。”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作家齊橙表示,相較於專業書籍,文學作品可以更多地聚焦生活當中的人,通過一個個具體真實的人物形象,多方位反映和記錄專業領域的發展史,讓讀者產生更為直觀、深刻的感受。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我們身上肩負著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使命。這是我們進行舞台藝術創作時應該牢記的。”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認為,戲劇工作者應該結合時代精神、創新時代表達,在打磨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等方面下功夫、求卓越,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擁抱生活,與時俱進。”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認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高創作水准,細膩書寫人間煙火與人性光輝,並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文藝形式和風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我們期待,人工智能等新的技術能夠更多地參與文藝作品的生產制作。”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說,在技術方面求新求變的同時,也要守住一些不變的價值標准,嚴格把控作品本身的思想性、藝術性,帶給受眾正面、優質的文藝作品。

  

  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  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本報記者  劉若軒  趙夢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凝聚共識的新空間、匯聚正能量的主陣地、打贏輿論斗爭的最前沿。加強網上輿論陣地建設、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是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關鍵。

  在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分論壇上,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莫高義致辭表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內容,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戰線的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聞戰線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穩步推進融合發展,加強自主平台建設,提升創作生產能力,推動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定發展方向,增強歷史主動,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推動中央、省、市、縣四級媒體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加強內容建設,強化理論宣傳、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文化宣傳,提升網上熱點引導能力,以高質量內容拓展主陣地、增強主導力。要創新體制機制,構建適應全媒體發展需要的組織架構、工作機制、業務流程,努力實現互融互通,提升一體傳播效能。要保持技術敏感,跟蹤分析人工智能對新聞傳播的影響,秉持趨利避害原則,穩步加強應用,豐富內容業態,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

  “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與供給,永遠是主流媒體的主業,而穩定持續的高質量內容生產與供給能力,是主流媒體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在主題發言中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戰略性新興技術、前沿技術的自主研發與集成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主流媒體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媒體必須加快向高科技領域轉型,以新質生產力催生媒體融合新模式、新動能。

  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的關鍵,在於真心貼近受眾,做到守正創新。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表示,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深圳積極擁抱新科技、激活新動能,建立由千人組成的國內頂尖科創智庫,讓體現主流價值觀的聲音更加響亮、深入人心,不斷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圳故事。

  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是鞏固壯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符雷認為,主流媒體要不斷改進宣傳方式,創新傳播形式,推出更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新聞報道,不斷實現黨心民意的同頻共振。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提出新的機遇與挑戰。人民網董事長、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葉蓁蓁在對話沙龍上表示,要運用AI技術強化與受眾的連接,AI平台生成的內容是有立場的,要積極探索AI應用與治理之道,用主流價值觀規范人工智能行業,真正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媒體發展。

  

  保護第一  傳承優先

  本報記者  楊雪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近年來得到了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從曾經的大拆大建、過度開發到現在的整體保護、活態傳承,讓我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了。

  在加強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分論壇上,在敦煌工作了61年的樊錦詩說:“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立后,敦煌數百年來無人管理、嚴重被破壞的局面才開始得到改善。80年來,幾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績。這麼多做考古、做文物保護的人,把不同的保護經驗、文物考古背后的故事拿出來分享,供大家借鑒學習,才能更好傳承我們的文明。”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說:“豐富的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文化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對研究人類生存演化的歷史、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傳承和活化利用文化遺產不可或缺。”

  廈門大學教授趙燕菁的夢想是讓今后的孩子們看到城市的新陳代謝、看到歷史街區的年輪。“正如我們的記憶,無論好壞都是成長的軌跡,我們不能隨便刪除自己不喜歡的片段。城市和街區也一樣,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就把某個階段的建筑拆除、改造了。”

  同濟大學教授張鬆提及“活態傳承”時特意強調,歷史名城反映了各個時代的人的創造,反映了各種社會文化的積澱,因勢賦形、因地善為的山水人文要素延伸著各種秩序與功能,處理起來要更謹慎,不能簡單把它打造成統一的某種景觀。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軍肯定了“建設新城、保護古城”的發展思路,但他更強調,“我們不光要把老城保護好,建設新城時也要向古人學習。古人在規劃城市時都有一種格局,把自己對時間空間的理解都編織了進去。”

  “一些非遺代表性項目的認定,是對當地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的彰顯,與當地人民生活最密切,最能激發當地民眾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中國工藝美術館黨委書記王晨陽從非遺傳承的角度倡導,要悉心呵護那些在非遺傳播展示活動中擔任主力軍的、最基層的縣級代表性項目及其傳承人。

  參加論壇的其他嘉賓認為,加強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論述精神,真正地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才能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

  

  以創新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程遠州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

  在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以創新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新科技激活文化產業新業態”“文化新業態的爆款密碼”,建言獻策、凝聚共識,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嘉賓們認為,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領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徑,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強勁動能。

  如何把握好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之間的關系?光明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王慧敏認為,文化與產業,須一體謀劃、系統推進,既謀求經濟上的增收,也實現文化上的增值,實現文化與產業“雙向奔赴”。加快實現“以文興業”,“不是簡單地對文化形態進行商業包裝,更不是為普通產業披上一層文化外衣,制造宣傳噱頭”。

  當前,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加快催生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延伸文化產業鏈。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表示,要探索有效機制,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促進文化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等環節的創新發展﹔同時發揮好文化新業態的帶動效應,推動文化產業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發展。

  分論壇上,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等前沿新科技成為熱議話題。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曉如看來,大模型在助力文化產業創新方面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跨文化跨領域跨語種交流等。他認為,人工智能將帶來內容生產方式的革新,人機交互走向自然化,出現越來越多的“專家助手”,“我們會和這個助手進行溝通、共創,不斷釋放想象力,使創作效率更高、質量更好”。

  中國電影集團董事長傅若清以電影《流浪地球》為例,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影制作中的創新應用。他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將持續給電影產業帶來變革和沖擊,“我們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電影創作和生產中更好地擁抱新技術,為觀眾創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除人工智能外,5G、雲計算等新技術也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總編輯劉洋表示,在“村BA”系列賽事中,快手首次將“子彈時間”技術應用至村賽直播,在此之前,這項“黑科技”隻應用在奧運會和世界杯等頂級賽事上。如今前沿技術走進廣大群眾的生活,大幅提升了視聽體驗。

  

  薈萃出版英才  共建出版強國

  本報記者  洪秋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出版工作,多次就出版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新時代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數字時代出版人才發展分論壇上,圍繞“擁抱數字時代機遇  夯實出版高質量發展人才根基”這一主題,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青表示,數字技術催生了傳統出版的全新變革,帶來了出版融合的深入推進,各類文化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出版的傳統邊界、傳統分工逐漸被打破,已經走向多元融合發展的新階段,這給傳統出版行業人才隊伍帶來了新的挑戰。

  當前,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前沿科技迭代創新,出版業經歷著復雜深刻的變革,迫切需要加快新時代出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支過硬的出版鐵軍。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圍繞跨學科出版人才培養,探討了怎樣發揮科學技術融合與出版印刷融合的作用、培養數字時代的新出版人才這一問題,提出走融合發展路徑,用智能科學手段,走數字化人才培養的發展道路。

  人民衛生出版社總編輯杜賢作了題為“錨定出版強國建設目標  打造新時代名編大家”的演講。在他看來,出版強國建設呼喚名編大家。在數字時代,出版名編大家的培養,需要統籌科技教育人才3個方面,同時要遵循人才成才的規律,創新路徑,培育卓越名編大家。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新聞出版業“走出去”,需要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出版人才隊伍。北京語言大學校長段鵬認為,培養國際出版人才,是當下高校參與出版強國建設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數字時代,國際出版人才的培養要立足國際化的大格局,堅持開放辦學的發展方向,同時,在數字化轉型的新賽道中引領人才培養。

  “如何把握數字技術躍遷脈搏、推動出版人才發展升級?我們認為,互聯網企業在數字時代要當好‘守門員’,提升編輯力,打造文化傳播的新容器。”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張巍表示,讓不同的文化在數字空間進行融合和交流,推動我國出版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凝聚發展動力  賦能電影產業

  本報記者  劉  陽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電影市場紅紅火火”。去年以來,電影行業團結奮斗,砥礪前行,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恢復至2019年的85%,觀影人次恢復至75%。

  在電影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中宣部電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毛羽指出,電影產業是否能高質量發展,電影產業是否具有生命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最關鍵的還是看能否不斷創作出深受觀眾喜愛的好電影。“好電影需要寬鬆和諧、包容活躍的創作環境,需要我們尊重電影藝術規律、發揚藝術民主,充分尊重創作者的創作個性和審美旨趣。需要我們深刻理解‘主旋律’的含義:隻要是傳遞真善美,弘揚主流價值,不管什麼題材、什麼類型,都是‘主旋律’,都是正能量,都是創作上所鼓勵和倡導的。堅決杜絕為評獎而創作、因題材而評獎。”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田表示,希望推動電影行業解放思想、擺脫束縛,充分尊重創作者主體地位、創作個性和要求,極大拓展影片題材類型范圍,形成有利於電影創作生產的新局面。

  院線強大是電影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市場規范發展的前提。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陳祉希說,當前中國影院終端正處於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中,影院健康發展需要採取多種策略。同時,她觀察到當下20—30歲觀眾數量有所下降。如何把年輕觀眾拉回電影院?她認為中國電影必須從根源上實現整體年輕化。

  貓眼娛樂首席執行官鄭志昊表示,如今大數據已經充分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續為不同行業賦能,電影行業也不例外,“大數據產品工具和大數據服務助力於行業高效制作和宣發,幫助我們找到了新的類型、新的話題”。

  “我們欣喜地看到,盡管目前電影行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是各位嘉賓的發言充滿了對電影事業的熱愛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我想這是我們能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最強動力。”中宣部電影局副局長陸亮說。

  

  繁榮文化貿易  厚植文化自信

  本報記者  李洪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文化貿易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舉措。

  在推動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對外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李小牧以一堂題為“新質生產力與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公開課開場。他表示,數據作為新型的生產要素,在文化貿易中日益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文化交流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近年來,基於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給文化貿易帶來新機遇新挑戰。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月表示,希望一直堅持研發自主創新技術,無論是文化產業還是貿易往來、商務溝通,都能通過自己的技術在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好中國形象。中文在線首席技術官吳疆認為,中國原創故事加上AI新的產能爆發,會讓好故事加上好視覺,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為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添一份力。

  推動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中汲取智慧和養料,使貿易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更深厚。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對外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研究基地專家兼秘書長李嘉珊認為,在實踐中,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有巨大潛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國際貿易的諸多可能性。我們要把承載中華文化智慧的內容融入作品,有著豐富文化基因的產品既有好口碑又能賣得好。

  “我身處西安,這裡的藝術很吸引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結合生產、貿易,能推動文化更好‘出海’。”西安橋合動漫創始人喬喬說,“我們一起努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文化力量。”

  

  共建人文灣區  共享機遇灣區

  本報記者  程  龍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共建人文灣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人文灣區  機遇灣區”分論壇上,嶺南非遺文化展演熱鬧非凡、別具一格,滿滿都是灣區特色﹔與會嘉賓圍繞“共建人文灣區  共享機遇灣區”,暢所欲言、佳句頻出,處處盡顯灣區風採。

  城市雕塑《蓋世金牛》是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30年前為深圳創作的作品。再次來到深圳,韓美林感慨萬千,並寄語大灣區,“進一步發揚創新發展拓荒牛的精神,把握新的機遇,煥新人文景象,努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嶺南文化承載著濃厚而豐富的灣區共同人文記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講述了嶺南文化的豐富多元和深刻內涵。他認為,“在嶺南文化的深層,一直有一種濃郁的家國情懷。”

  “佛山的武術傳統,加上香港的電影藝術,產生了《葉問》系列電影﹔廣東的舞獅傳統,加上動畫科技,產生了動畫《雄獅少年》,又搬上音樂劇舞台……”香港藝術學院前院長茹國烈認為,大灣區的11座城市互相關聯,這裡的人們擁有相近的日常生活、藝術創造和文化記憶。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原主席許欽鬆、汕頭市檔案館僑批分館名譽館長林慶熙、香港浸會大學教授葛亮等嘉賓圍繞“僑批”“灣區非遺”等話題作了對話交流。“講好灣區故事,也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體現。”葛亮說。

  星競威武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猷君關注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新機遇,“大灣區九市與港澳文化同根同源,方言相通,氣候相同,飲食相宜,對港澳青年有天然的吸引力,是港澳青年赴內地就業創業的極佳選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7日 06 版)

(責編:彭靜、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