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行穩致遠方為成才之道(青春之聲)

吳儲岐

2024年05月26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那個6歲時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孩子,36歲時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不久前,我國首位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載荷專家、85后航天員桂海潮,憑著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建立的卓著功績,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

桂海潮出生在雲南農村,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大學從事科研工作,沒有空中飛行經驗。為了入選航天員,他艱苦訓練、歷經重重考核,在一開始的轉椅訓練中,為了克服冒虛汗、惡心、頭暈等不適反應,他每天加練20分鐘“打地轉”,一隻手抓著另一側耳朵原地旋轉。就這樣,練習了一段時間后,他的訓練成績達到了一級,最終光榮入選神舟十六號乘組。桂海潮的勵志故事,詮釋著立志逐夢的力量,激揚著新時代青年的精氣神。

青年若要成才,行穩方能致遠,“吃苦”是必經之路。今天,“吃苦”並非指吃“缺衣少食”的物質之苦,更多是指吃精神之苦、意志之苦。比如,在科技攻關的關口,為了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甘坐冷板凳﹔在搶險救災的前線,為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沖鋒陷陣、不怕犧牲﹔在保衛祖國的邊疆,為了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無畏無懼、用心守護……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青年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斗動力,把青春夢想扎根在祖國大地上,就能聽到拔節成長的聲音,看到雨后明麗的彩虹。

成才的意義不僅在於結果,更在於過程。人生沒有所謂“白走的路”,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對未來的鋪墊。正如建一座大廈,每一塊磚、每一粒沙都必不可少,唯有一磚一瓦用心建造,萬丈高樓才會拔地而起。

在成才路途中,青年要正確對待名利,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正確的名利觀會增強奮斗的動力,但過度追求名利則會利欲熏心,以至於忘記自己的初心,反被名利所累。青年好似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正處在長本事、長才干的大好時期,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人生的追求應該更加崇高一些。“中國天眼”工程運行團隊胸懷“國之大者”,扎根貴州深山﹔一批批青年教師跨越山海,奔赴祖國的邊遠地區,在最需要知識改變命運的地方,將青春奉獻給鄉村教育事業﹔“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獲得者們在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摸爬滾打、建功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責任擔當……

青年成才貴在有恆。“一萬小時定律”,說的是持續在一個領域深耕一萬個小時,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相反,如果心思不放在深耕崗位技能上,上個崗位還沒熟悉就跳到下個崗位,看似忙忙碌碌、風風火火,結局很可能半途而廢、一事無成。成才的訣竅不在巧,而在拙,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下苦功夫、下笨功夫。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將墨汁誤當成紅糖仍甘之如飴,魯迅“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寫作……青年要長真本事、真才干,就要找准自身定位,篤定心神勤修內功,踏實學習補齊短板,在擅長的領域深耕鑽研,等待厚積薄發的時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6日 05 版)

(責編:王先進、黃子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