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隱形冠軍”的成功密碼(微觀)

竇瀚洋

2024年05月23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聚焦主業、精耕細作、持續創新,才能更好地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掌握市場主動權

  

  一根小小的吸管,裡面有多大的文章?答案可能超出人們的想象。

  除了常見的紙、塑料材質外,吸管還能用秸稈、玻璃、不鏽鋼等材料來做﹔“可以吃的吸管”,以紅薯粉、木薯粉為原材料﹔安裝了傳感器的智能吸管,可以記錄飲水量,甚至能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建議……

  吸管經常是附贈品,在不少人眼裡屬於“邊角余料”。但就是這個小物件,造就了一家年產值數億元的“隱形冠軍”企業。上世紀90年代,雙童吸管的創始人花幾萬元買下幾台舊機器,開始加工生產吸管。依托義烏“前店后廠”模式,企業把生意從浙江做向全國,而后又借助互聯網打開國際市場,發展成為佔全球1/4市場份額的行業龍頭。扎根一個細分市場不斷耕耘,終長成參天大樹,雙童吸管的發展歷程,正是中國制造不斷向上攀登的生動縮影。

  生產像吸管這樣門檻低、單價低、利潤低小商品的企業,在中國制造業中不勝枚舉。它們如何在市場上長期保持競爭力,甚至在某個領域獨佔鰲頭?

  答案是創新。創新能力關乎小商品企業的生死存亡。許多小商品的生產制造,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壁壘,企業要想扛住市場風浪,必須在材質、造型等方面不斷創新。先行一步、高出一籌,才有機會乘著創新的東風展翅高飛。浙江永嘉橋頭鎮的紐扣企業,通過引入彩印、激光、手工畫漆等新工藝,推出玻璃珠光紐扣、雕花紐扣等新品類,提升了附加值,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踐証明,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聚焦主業、精耕細作、持續創新,才能更好地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掌握市場主動權。

  培養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不僅要推動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還要強化協同創新。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高校、科研院所支持下,不斷改進材料、工藝等,讓拉鏈能承受的拉力從760牛提升到2000牛,成為符合航天標准的產品,也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

  提升中小企業創新創造水平,除了向科研機構“借智”,還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向大企業借力。浙江桐鄉立足優勢產業,以百億級龍頭企業為重點,推動企業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和獨立法人新型研發機構,不斷健全“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條創新鏈”模式。桐鄉市玻璃纖維產業集群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更好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帶動中小企業並肩作戰,有助於實現創新由“點”向“鏈”的延伸,加快相關創新成果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創造創業離不開中小企業,我們要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中小企業貢獻了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優化創新環境,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定能在不同領域造就更多的“隱形冠軍”,讓中國制造的前景更加光明燦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3日 05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