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中央黨校早期辦學變遷

2024年04月02日08:0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中央黨校早期辦學變遷

  黨校為黨而建,因黨而興。193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蘇區創辦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這是中央黨校的前身。中央黨校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的領導骨干和理論人才,深入了解中央黨校建校早期在教學和管理方面的艱辛探索,可為推動黨校事業不斷前進提供經驗和借鑒。

  建於蘇區,在戰火紛飛中成長

  1933年3月,為紀念馬克思逝世50周年及“大批訓練新的工農干部,以適應目前革命與戰爭的需要”,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在瑞金葉坪洋溪村創辦,任弼時、張聞天、李維漢先后任校長,楊尚昆、董必武、馮雪峰先后任副校長。那時候,蘇區經濟困難,又經常面臨國民黨軍隊的轟炸和圍剿,學校機構比較精干,師資比較短缺。學校內設教務處、總務處、教材編審處、列寧室等機構,開設3種類型的訓練班:新蘇區工作人員訓練班、黨團蘇維埃工會訓練班和高級訓練班。培養目標是使學員們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並能將其應用到實際斗爭中去,成為黨、團、政府、工會、婦委和白區工作的骨干。專任老師隻有成仿吾、馮雪峰兩人,張聞天、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則紛紛充當兼職教員。1933年4月底,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遷至沙洲壩鎮大埠村黃竹堪下,1934年7月遷駐雲石山鄉田心村,同年10月隨紅軍主力長征。

  長征勝利,中央及時恢復辦學

  1935年10月,黨校人員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11月,中央決定恢復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辦學,與“中共陝北特委黨校”合並,並改名為“中共中央黨校”(簡稱中央黨校),董必武任校長。中央黨校仍由中央組織部負責管理,招生和分配由中央組織部干部科具體負責。

  1936年6月底,中共中央機關從瓦窯堡移駐保安縣(今陝西省志丹縣),中央黨校也隨同進駐保安。黨校機構除校部外,還包括1個高級班、4個普通班、1個工會工作班、1個白區工作班、1個研究班(師資班)、1個少數民族班,學員共400人。10月,中央黨校遷移到定邊。紅四方面軍黨校與中央黨校合並,學員增至700多人。

  進駐延安,辦學體系逐漸成熟

  1937年2月,中央黨校進駐延安,黨校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進一步明確,辦學規模逐步擴大。黨校的組織結構沒有大的變化,但班次設置變動較大,即不再按研究班、高級班、普通班設置班次,而是按數字順序編為7個班。當時的班次設置:一、二班主要是紅四方面軍的干部﹔三班是根據地外來的知識分子﹔四班主要是陝北地、縣級干部﹔五、六班是老干部、高級干部,還有部分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干部和剛從敵人監獄裡出來的干部﹔七班是少數民族干部。5月,李維漢兼任中央黨校校長,成仿吾任教務處主任。教務處下設政治經濟學、黨的建設與群眾工作、中國問題、軍事4個研究室,負責全校5門主課(哲學、政治經濟學、黨的建設、中國革命問題、馬列主義和游擊戰爭)的教學。從1937年至1939年,全國各地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其中有不少人被分配到中央黨校學習。延安是中央取得的第一塊較穩定的根據地,黨中央對干部教育非常重視,在這個時期名師大家紛至沓來,王學文、艾思奇、吳亮平、張如心、劉芝明、王思華、何思敬、何干之等紛紛擔任中央黨校的專職或兼職教師。

  1940年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書記處關於辦理黨校的指示》規定,“為了鞏固與發展黨,各地黨的領導機關均應辦理黨校以加強對黨的干部的馬列主義教育”。黨校的基本任務是“以馬列主義的理論與實際來教育干部”。黨校教學的中心目標是“求得理論與實際的一致”。“為了培養更高級的干部,各地黨的領導機關須有計劃的盡可能的派送縣級及縣級以上的干部送中央黨校及馬列學院學習。”

  在毛澤東親自指導下,中央黨校在延安時期經過了3次改組。第一次改組是在1941年底,中央決定由任弼時、陳雲、鄧發、王稼祥、張聞天組成中央黨校管理委員會,同時決定將軍政學院合並入中央黨校,在延安的七大代表也編入中央黨校,並從中央機關選調一些高級干部入中央黨校學習。中央領導和專門學者任各課教授,課程重新編排,提高入學標准,進行編級考試,教育內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所學與所用一致。毛澤東親自主講哲學、中國近代革命史、新民主主義論。這次改組健全了學校組織機構,延長了學制,班次設置由數字編班改為按文化程度編班,教學方面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大了時事問題的比重。

  為進一步破除思想上和教學上的教條主義,更加徹底地推進整風運動,1942年2月,中央黨校再次改組。改組后的中央黨校與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央黨校直屬中央書記處並由毛澤東負責政治指導,其次,在教學內容上廢除了原有課程,隻學黨的路線,並且以整風為主要任務。

  1943年3月,中共中央為了加強黨的領導,決定對中央機構進行調整和精簡。根據《中共中央關於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中央黨校第三次改組。改組后的中央黨校設2個部,第一部學員為地委、旅級以上干部和少數地委以下的七大代表,軍事學院高級班全部合並到第一部﹔第二部學員為縣團級干部。5月,中央決定中央研究院(原馬列學院)並入中央黨校,作為黨校第三部,學員多是知識分子、文化界人士。第四部學員多是工農老干部,在整風學習的同時還學習文化。

  1944年2月,中央根據西北局建議,決定將西北局黨校合並到中央黨校,組建中央黨校第五部。后來又組建了第六部。這樣,中央黨校的組織機構再次進行調整,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一部主要培訓對象是黨的高級干部和來延安准備出席黨的七大的代表及候補代表。二部共有17個支部,規模最大,主要培訓對象是地方中級干部和軍隊團級干部。三部是由原延安中央研究院和延安中央文聯、西北抗日文工團等單位合並組建的,培訓的主要對象是黨員知識分子。四部是以原軍事學院高級班學習組為基礎合並而成的,培訓的主要對象是具有豐富戰斗經驗的軍隊高級干部。五部駐延安七裡鋪,主要培訓對象是陝甘寧邊區縣級干部。六部駐延安馬家灣,主要培訓對象是從敵后根據地來延安進修的縣、區級干部和投奔延安的青年知識分子。這是革命年代黨校辦學規模最大的時期,學工人員最多有6000余人。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前線和后方都需要補充大量政工干部。1948年7月,中央決定創辦高級黨校,名為馬列學院,以劉少奇為院長。學院的任務為比較有系統地培養具有理論的黨的領導干部和宣傳干部。1949年3月27日,馬列學院由建屏縣李家溝口村遷往北平,中央黨校的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摘編自2021年11月19日《學習時報》 胡永嘉/文)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