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倡導共同安全 避免“雙輸”困局(國際論壇)

傅 瑩

2024年02月25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世界其他地區,要有效維護安全穩定,都應堅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

  

  近日,為期3天的第六十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今年慕安會高度關注世界走向不安定的趨勢,會前發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報告》以“雙輸?”為主題。報告提到:“在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許多國家的政府不再關注全球合作的絕對收益,而是越來越擔心自己的收益低於其他國家。將相對收益放在首位很可能會導致雙輸的態勢——危及合作,破壞全球伙伴關系。”慕安會主席霍伊斯根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而感到悲觀,報告標題用了問號,表明“雙輸”並非結論,希望通過會議辯論尋找“烏雲邊上的那縷銀光”。

  慕安會會場設在一座有400多個房間的酒店,樓下的大廳作為主會場,樓上一半的客房被改造成大大小小的會議室。慕安會期間要舉辦上百場大會、小會和邊會,參會人員高峰時達上千人,主辦方發放的日程和參會人員名單厚得像一本書。除了各種會議,更多的對話發生在小會議室裡。為了盡可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小會議室每次使用時間為25分鐘,差不多剛展開話題就有人敲門提醒時間到了。我自2014年第一次參加慕安會以來,基本每年前往,感覺與會者越來越多。許多熟人都是在走動中遇到,彼此問候,在人群中聊幾句,但也正是在許多匆忙和簡潔的交談中了解到很多情況。

  今年慕安會的焦點仍是烏克蘭危機,但是北約成員的言辭基調與去年有微妙差異,例如去年他們普遍強調的是“必須贏”,今年大部分人說的是“不能輸”。在主會場,歐美領導人雖輪番重申挺烏決心,但各方表態感性多於理性,情緒多於辦法。面對陷入僵持的局勢,沒有人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甚至沒有人提“盡快和談”的主張。與我交談的歐洲官員說,烏克蘭局勢已經演變成一場消耗戰。今年慕安會開幕前的民調也顯示出援烏疲憊情緒正在歐洲蔓延。有參會的知名學者提出“汲取冷戰經驗”“寄希望於高科技解決方案”“訴諸國際調解”等,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其實,一個拿不到桌面上的焦慮因素是美國國內政治。會場內外的一些美國政客毫不隱諱地督促歐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承擔更大責任。面對壓力,歐方不得不未雨綢繆,一方面極力爭取美國的挺烏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盡可能地穩固歐洲內部團結。慕安會開幕當天,德國和法國分別與烏克蘭簽署雙邊安全協議,顯示歐方力圖用機制化的安排來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

  巴以沖突是當前世界上正在進行的另一場熱戰,但在慕安會上受到的關注卻不夠。應邀到場的巴以雙方代表都沒能調動起與會者對解決巴以問題的討論激情,相關的論壇數量很少。這可能是因為在中東問題上歐洲與美國,乃至歐洲內部尚不能統一立場。

  盡管在部分論壇上有一些源自“華盛頓回音室”的非議中國的聲音,但總體上今年慕安會對中國的關注相對平和。更多與會者想知道,中國在動蕩的世界中有什麼打算。中方在慕安會現場強調,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將始終保持大政方針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定做動蕩世界中的穩定力量。中方的表態引起積極反響。有學者談到,中國能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多正向作用。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普遍對中國抱有期待。他們認識到個別大國重視“全球南方”的真實意圖是拉其選邊站隊,表示全球南方國家不願陷入制度對抗的泥潭,不願當地緣政治分裂的受害者,希望與中國合作實現“雙贏”“共贏”。今年與會的中國學者比往年多了不少,大家利用各種場合積極發聲、接受媒體採訪,批駁針對中國的不實之詞,宣介中國立場和主張,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我應邀作為嘉賓參加了“增強防御:印太地區安全”論壇。“印太”本身不是新概念,但美國制定並實施的所謂“印太戰略”讓其有了地緣政治和大國博弈的內涵。會前我收到的討論題目有不少預設的概念,話裡話外影射中國。發言中,我以兩天來在會上聽到的激烈言論為反襯,提出各方應贊賞和珍惜亞洲在冷戰后實現的長期和平與經濟繁榮。過去幾十年亞洲實現普遍經濟增長,在世界經濟中所佔份額不斷上升,吸引美國的是亞洲的發展與合作成就。美方近年來不但沒有積極融入地區合作,反而試圖挑起大國競爭、脅迫其他國家選邊站隊、構建排他性“小圈子”,導致亞洲地區和平與穩定風險增加。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世界其他地區,要有效維護安全穩定,都應堅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任何國家在謀求自身安全時都應兼顧其他國家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作者為外交部原副部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5日 03 版)

(責編:李楓、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