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時代的要求 藝術的使然

鄭 月

2024年02月13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成為時代的一個窗口,在除夕夜凝聚起全民族的情感和人們成長的記憶。

今年總台春晚的合唱節目《看動畫片的我們長大了》,作品創意的精髓在於創作與演繹的精妙結合。演員們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科研工作者、文物保護工作者等50多位各行各業的代表。春晚邀請他們站上舞台,與他們熟知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一起,唱起兒時那些動畫片裡的歌曲。在他們的演唱中,熟悉的旋律和形象與他們現在的職業身份串聯起來,不僅僅是對個人成長的回望,更是對國家發展的禮贊。

另一個受邀“出演自己”的組合是湖南懷化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女教師李柏霖和她的學生們,在歌詠《如果要寫年》裡進行情景表演。“杯子,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們碰在一起發出了歡呼。”孩子們用充滿童趣的詩歌吟唱,從田野到舞台,時代的聚光燈映照著每一個閃光的面龐。

這兩個節目很好地詮釋了“開門辦春晚”的理念,恰如其分的內容選材與難易得當的藝術品類高度適配,解決了非職業表演的觀賞性問題。

另外,《拼音》《不如見一面》《枕著光的她》等作品都屬於歌唱類,因所表達情感類型的不同決定了演繹方式的不同。《拼音》在娓娓訴說的情境之中,抒發深沉的中國式父愛﹔《不如見一面》中因距離拉長的思念呈現在咫尺似天涯的舞台間,提醒我們不論遠方多遠,都要去和挂念的人見上一面﹔《枕著光的她》以簡潔的妝造和沉靜的氛圍,吟唱愛情的模樣……表演的背后錨定著明確的情感。

春晚的初心就是讓億萬百姓大聯歡,隻有堅持這一底色,才能辦好春晚。創作之難往往解於溯源,堅持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著力於辦讓老百姓高興的春晚——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藝術的使然。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戲劇影視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3日 02 版)

(責編:王子鋒、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