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雲南西盟縣:永俄村寨打好“文旅”組合拳 奔向幸福新生活

2023年12月28日14: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歐珠次仁)“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1965年,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在祖國的西南邊陲唱響。如今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贊頌新時代新生活新氣象。近日,記者跟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道中華2023邊疆行活動採訪團走進雲南西盟縣,探訪雲南省西盟縣馬散村永俄寨佤族幸福生活。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馬散村永俄寨。歐珠次仁攝

永俄寨致富路上更上一層

西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誕生地,被譽為“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永俄寨,位於中緬邊境線上,較完整地保留了佤族傳統社會生產、生活習俗和部落文化。

永俄寨所處地理位置較為偏遠,但是交通道路通暢,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村寨內石板路干淨整潔,一座座佤族特色房屋頗為亮眼。

永俄寨內干淨整潔的道路和具有佤族特色的房屋。歐珠次仁攝

村民對永俄寨幸福生活贊嘆不已。永俄寨村民娜能告訴記者:“現在寨裡生活環境變好了,我們也可以通過直播展示原生態佤族文化,幫助村民銷售茶葉、蜂蜜等特色產品。”

據了解,西盟縣馬散村邊境幸福村以永俄寨為中心和發力點,帶動周邊村組,從而帶動全村農業、文化、生態、旅游的融合,進一步促進馬散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永俄寨創建了“花園、果園、菜園、田園、樂園”五園一體發展理念,實現了“出門看花、伸手摘果、彎腰摘菜、庭院創收”,真正把村庄建設成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永俄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岩相太。歐珠次仁攝

“現在游客越來越多,我們通過表演和賣東西吃上了旅游飯。”永俄寨村民岩相太開心地對記者說,種地、演出、賣特產,日子越過越幸福。

今年58歲的岩相太是雲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從小熱愛佤族歌舞藝術,主要表演木鼓舞、打铓舞等具有佤族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演奏佤族獨弦琴、長笛(嗚)等多種樂器。發展旅游業以來,以岩相太為代表的村民組建文藝演出隊伍,靠自身技藝共享發展鄉村旅游的紅利。

在發展過程中,永俄寨深入挖掘佤族特色文化,在寨內搭建生態實景舞台,表演當地的佤族歌舞。隨著游客人數的增多,永俄寨依托“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金字招牌,籌辦“生態野果節”,推動觀景、採摘、垂釣、民宿等一體的鄉村旅游,帶動直接旅游從業者100余人,生豬、肉牛、中華蜂養殖等實現經濟收益169余萬元。

正在表演佤族歌曲的永俄寨村民。歐珠次仁攝

阿佤山區各民族心向黨

民族團結盟誓塔是佤山各族人民團結進步的象征,也是馬散村永俄寨佤族人民美好生活的見証者。

1951年,在西盟佛殿山埡口草坪上,舉行了“阿佤山區各民族團結保家衛國大會”,與會人員確立了阿佤山各族人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航標,參會的每個人拾一塊石頭壘在一起,形成了“民族團結盟誓塔”。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民族團結盟誓塔。旦正吉攝

馬散村曾是西盟革命的搖籃,在這裡發出了阿佤山革命歷史中的“永遠跟著共產黨走”的第一聲吶喊。

今日,民族團結盟誓塔屹立在阿佤山,永俄寨佤族人民生活欣欣向榮,在新時代唱響幸福曲。一幅邊民富、邊關美、邊疆穩、邊防固的動人畫卷在西盟阿佤山間徐徐鋪開。

(責編:彭曉玲、鄧志慧)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