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推動工業旅游出新出彩(暖聞熱評)

張曉潔

2023年12月18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鍵詞】工業旅游

  【事件】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北京798藝術區等69家單位入選。新一批示范基地覆蓋面廣,涉及醫藥保健、食品工業、遺址遺跡、博物館等多種類型。作為一種新型旅游業態,工業旅游為游客出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引發廣泛關注。

  【點評】

  漫步廢舊鋼鐵廠,感受工業設施的“文藝范兒”﹔參觀航空博覽園,見証我國航空工業輝煌歷史﹔走進藝術街區,觀摩陶瓷制作的全過程……無論是工業遺址、工廠風貌,還是生產過程、勞動場景,都可以成為游客參觀、游覽、體驗的對象,這便是工業旅游的含義。《“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鼓勵依托工業生產場所、生產工藝和工業遺產開展工業旅游,建設一批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發展工業旅游,不僅可以助力工業城市發展旅游經濟、促進經濟轉型、重塑城市形象,也有利於更好傳承工業文化,豐富旅游供給,更好滿足不斷升級的文旅消費需求。

  我國工業體系完整,地域分布廣,工業生產與遺產景觀豐富多樣,為工業旅游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工業旅游項目具有前期投入高、工廠改造難度大、直接經濟效益相對較低、回報周期較長等特點,致使工業企業開發工業旅游的積極性不高。從市場端來看,工業旅游的消費市場認知度也不高,工廠與人們傳統認知中名山大川、文化古跡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去甚遠。如何在文旅產業的發展帶動下,讓“沉睡”的鋼筋廠房重現生機,值得深入探索。

  每一處工業景觀背后都有故事,折射出時代的變遷、人物的奮斗、工匠的創造、工藝的革新。這就意味著,工業旅游景觀隻有在挖掘、彰顯自身文化特質方面下更多功夫,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獲得持久關注。例如,天津的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館建館之初,邀請了多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參與建設,還收集了不少市民提供的老照片、小故事。通過這樣的努力,文化館講活了十八街麻花百年歷史、秘籍技藝、經營之道,讓不少游客印象深刻。把老技藝、舊礦區、廢機器當作重要的財富精心呵護,更好展現其文化特色,才能揭示工業旅游景觀的獨特之美。

  對於有一定文化底蘊的工業旅游景觀而言,還要結合已有文化屬性不斷推陳出新,為游客提供新的體驗。在江蘇鎮江醋文化博物館裡,相關的文創產品、旅游伴手禮有近百種﹔設立在山東青島啤酒百年老廠房內的啤酒博物館,濃縮展示了青島啤酒的百年歷程及工藝流程﹔在安徽馬鞍山馬鋼“綠色鋼鐵”主題園區,游客可直觀感受烏黑的礦石如何經過一道道工序化身鋼鐵制品。樹立精品意識,發揮創新思維,推動形成多樣化、差異化的業態,工業旅游才能獲得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文旅消費加速回暖勢頭良好,市場活力持續釋放,工業旅游是可以深挖、做出特色的細分領域。工業旅游給城市帶來消費、投資和就業機會,讓不少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看到了轉型發展的新途徑。期待更多工業旅游產品出新出彩,讓更多老廠房、老工藝煥發新的生機。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8日 06 版)

(責編:彭靜、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