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有效管控分歧才能減少沖突對抗風險(鐘聲)

——共同努力澆筑中美關系的五根支柱②

2023年11月22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展現了雙方建設性管控分歧的積極意願,對穩定中美關系的作用無可替代    

中國和美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過去和現在有差異和分歧,今后也還會有。如何看待兩國之間存在的差異,如何負責任地管控分歧,考驗中美雙方的智慧。

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舉行會晤時提出“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並將其作為事關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五根支柱之一。習近平主席強調,不能讓分歧成為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鴻溝,而是要想辦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橋梁。雙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則底線,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多溝通、多對話、多商量,冷靜處理分歧和意外。這為雙方有效管控分歧提供了重要思路。

存在差異和分歧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有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遠見和格局。中美曾經隔絕對立22年,但共同利益讓雙方超越分歧,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1972年發表的“上海公報”,不僅結束了中美兩國長期隔絕的狀態,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也意味著兩個社會制度不同的大國願意和平共處。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評價:“這個公報是我所知道的外交文件中的首創,它保留了雙方所持不同意見的內容,也正因如此,使得協議一致的內容更具有意義。”雙方50多年前能夠正確看待兩國之間存在的差異,負責任地管控分歧,今天更應該有這樣的智慧和擔當。

存在差異和分歧並不可怕,關鍵是不能讓差異和分歧主導兩國關系。應該看到,中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雖然不同,但這並沒有阻礙兩國之間發展起7600億美元雙邊貿易和累計26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建立起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系,最多每周300多個航班和每年500多萬人次的相互往來。也應該看到,中美雖然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勞務實,都愛祖國、愛家庭、愛生活,都對彼此抱有好感和興趣。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匯流,讓寬廣太平洋不再是天塹﹔正是人民的雙向奔赴,讓中美關系一次次從低谷重回正道。歷史反復証明,中美有超越差異、管控分歧的能力。

近年來,美國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拿著放大鏡看中美之間存在的差異和分歧,以競爭定義中美關系,這是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的不負責任。中國不懼任何遏制打壓,堅定維護正當利益、捍衛原則立場、堅守紅線底線。與此同時,中國始終站在人類前途和地球未來的高度謀劃中美關系,致力於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問題,推動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中美關系。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中美有效管控分歧的重要基礎。此次在舊金山,兩國元首在坦誠和相互尊重的氣氛裡,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習近平主席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內涵意義,以及中國的發展前景和戰略意圖,也深入闡述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並就經貿科技問題表明了中方的立場。雙方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20多項共識。這些充分表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多溝通、多對話、多商量”的重要性。

遵守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是雙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對抗沖突的關鍵,也是中美關系最重要的防護和安全網。78年前,中美共同參與發起舊金山制憲會議,推動建立了聯合國。從舊金山出發,二戰后的國際秩序得以建立。此次會晤中,兩國元首認可雙方團隊自巴厘島會晤以來討論確立中美關系指導原則所作努力,強調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沖突、恪守《聯合國憲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系中的競爭因素。這七條共識將為雙方下一步深入探討中美關系指導原則打下堅實基礎。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尋求與中國進行有力的外交和經濟接觸,這是正確的。兩國在可以達成一致的地方達成一致,在達不成一致的地方保留分歧,這樣的政策要好於脫離接觸或者更糟糕的直接對抗。

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展現了雙方建設性管控分歧的積極意願,對穩定中美關系的作用無可替代。展望未來,雙方應堅持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不為一事所惑,不為一言所擾,共同引領中美關系這艘巨輪沿著正確的航向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2日 03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