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描繪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畫卷(進博會觀察)

本報記者 王佳可 韓 碩

2023年11月10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務局和中遠海運集團海外公司進博會聯合展台。
  本報記者 韓 碩攝

  在第六屆進博會的所羅門群島國家館,展台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當地旅游產品。
  本報記者 俞懿春攝

  5年來,世界各國展商跨越山海,共赴進博會之約。從東南亞的榴蓮到哈薩克斯坦的樂器,從全球領先的技術設備到創新十足的解決方案,這場高標准、高質量、高水平的全球經貿盛會展現中國市場的活力,承載全球共同發展的期待,描繪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畫卷。

  大市場帶來大機遇

  一隻憨態可掬的熊貓和羊駝在一起開心地玩耍,這幅名為“欣欣向榮”的圖畫出自一名12歲小朋友之手。它是新西蘭太平洋羊駝集團征集到的一幅主題作品,寓意這家企業與進博會的特殊緣分。

  2021年,新西蘭羊駝產業遭遇寒冬。面對倉庫裡堆積的原料和產品,大家一籌莫展。太平洋羊駝集團執行董事埃裡克決定帶著產品到進博會試一試,沒想到就此打開中國市場大門。在隻有9平方米的展位上,僅3天時間,100多條羊駝絨經典雲紋冬被就銷售一空。2022年6月,太平洋羊駝集團將3.3噸優質羊駝纖維運到中國,並運用中國成熟的精細化纖維梳理工藝進行加工,這是新西蘭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羊駝纖維原料出口。

  欣欣向榮,正是進博會為世界描繪的美好圖景。前五屆進博會,參展企業累計意向成交額近3500億美元。塞爾維亞的黑鬆露片、捷克的水晶制品、巴基斯坦的喜馬拉雅鹽燈、法國百年工藝馬蹄鐵洗護用品……各國產品從這裡走進尋常百姓家,進博會的平台效應、溢出效應不斷擴大。

  今年,約200家企業連續6年簽約參展,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近41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截至11月7日,共有約1200家參展商和2600家採購商實現多輪次“一對一”現場對接洽談,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協議千余項。

  進博會越辦越好,展現中國不斷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胸懷與擔當。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鬆說:“進博會讓世界看到中國共享市場機遇、共促繁榮發展的決心和信心。”葛蘭素史克副總裁齊欣表示,公司搭乘進博會“快車”,加速推進創新產品落地中國,惠及更多用戶。寶潔負責人許敏說:“進博會不斷向世界傳遞擴大開放的信號,增強了包括寶潔在內的眾多在華外企的投資信心。”

  創新助力轉型升級

  顯示屏上的綠葉,“游弋”在藍色地圖上的帆船,顏色各異的鐵礦石原料,美國嘉吉公司的展台凸顯綠色、聯通與創新主題。雜質含量低於3%的純淨高品位鐵礦石是嘉吉今年重點展示的創新產品之一,它可使鋼鐵生產流程中的碳排放減少85%以上。嘉吉公司亞太區總裁安博泰表示:“進博會已成為我們展示創新產品的寶貴平台。”

  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越來越多參展商把進博會作為展示創新成果的平台。本屆進博會企業展展覽面積約36.7萬平方米,289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超過400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展示。

  從乒乓球機器人到數實融合體驗樂園,高通展示了與中國合作伙伴在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發成果,參觀者可以體驗搭載驍龍移動平台的旗艦智能手機﹔在力拓集團展台,觀眾可以“乘坐”直升機,飛躍澳大利亞皮爾巴拉礦區,感受“低碳轉型、智慧礦山”的創新挖掘流程……

  近年來,進博會設立創新孵化專區、集成電路專區、農作物種業專區和人工智能專區,反映全球產業發展的新變化和新需求。借助進博會,更多先進技術裝備、高端零部件進入中國市場,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攜手實現共同發展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本屆進博會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有超過1500家企業參展。

  2019年,伊朗植物精油企業巴莉哲第一次參加進博會,雖然隻布置了一個小小的展台,但觀眾對伊朗的純露和精油非常感興趣,企業收到很多採購與合作意向。去年和今年,巴莉哲連續參加進博會,展台面積擴大到36平方米。巴莉哲上海公司總經理張桂才說:“進博會展現強大吸引力,讓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同樣是在2019年,巴基斯坦首飾品牌彣莎首次來到進博會,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喜好有深入了解后,在上海南京東路的新世界大丸百貨開設了首家精品店。公司負責人李龍說:“進博會對巴基斯坦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持續發展  綠色先行”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務局展台的主題,藍白相間的展台通過虛擬現實、實景地圖等數字化手段直觀呈現港口的建設成果:中國企業生產的汽車從這裡進入歐洲市場﹔依靠中歐陸海快線,比港幫助跨國企業打造新型供應鏈交付模式,助力中歐互聯互通。

  在一場場對話和一次次簽約中,各方攜手挖掘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和增長機遇。進博會上的精彩故事,正是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生動寫照。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0日 03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