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巾幗之花展時代風採”

聚焦婦女十三大代表 | 萬蕊雪:解碼基因奧秘 感悟生命之美

2023年11月09日09: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萬蕊雪。受訪者供圖

萬蕊雪。受訪者供圖

“在2015年,我們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RNA剪接體的三維結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看到這一復雜大分子機器清晰的三維結構。”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萬蕊雪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這一研究成果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一致好評,有專家學者稱,這是中國30年來對世界生命科學領域和基礎研究領域作出的最大貢獻之一。

2013年,萬蕊雪進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的實驗室,成為他團隊中的一員。在施一公教授的指導下,她致力於結構生物學領域的剪接體研究。

那麼,什麼是剪接體?“在高等生物中,基因表達是細胞中的一個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環節被稱為RNA剪接。”萬蕊雪進一步解釋,如果把微觀生命活動比作一部影片,這一過程就相當於影片的剪輯工作,剪接體是一個龐大且永遠處在動態中的“大分子機器”,它的機理非常復雜,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影片“剪輯師”。

“我的工作就是揭示這個‘剪輯師’到底長什麼樣子,剪接體是如何保証細胞裡的遺傳信息可以完成正確的剪輯過程。”萬蕊雪介紹說,儲存在DNA裡的遺傳物質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從而變成執行具體生命活動的蛋白質,而RNA剪接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剪接體這樣的“剪輯師”需要把遺傳物質中的“無效信息”剪掉,再把“有效信息”連接,最終才能獲得一個正確的轉變成蛋白質的分子。這對我們理解生命本質,治療相關疾病至關重要。

2016年,26歲的萬蕊雪入選中國科協“未來女科學家計劃”﹔2018年,她榮獲《科學》雜志以及多家頂級科研機構聯合頒發的青年科學家獎,這是我國本土培養的博士首次獲得該獎。

作為新時代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萬蕊雪在生命科學領域不斷探索著人類的認知極限。

博士后出站后,萬蕊雪加入西湖大學,准備開始獨立的科研生涯。她帶領團隊繼續攻克RNA剪接領域的另外一個重要客體,也就是稀有內含子被次要剪接體剪接的分子機理。“2021年,經過團隊的集體努力,我們解析了世界上首個次要剪接體完全組裝狀態的三維結構。”萬蕊雪說。

“從我開始攻讀博士、進入科學研究領域到現在,正好是十年,切身感受到國家在政策層面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鼓勵和支持。”作為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萬蕊雪表示,希望越來越多女科技工作者在各項科技攻關中堅持科研夢想,為建設科技強國譜寫“半邊天”絢麗華章。(黃玉琦 宋美琪 實習生陳舒淇)

(責編:宋美琪、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