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祥夫 葉 琦
2023年11月03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綠茵茵的草地上,孩子們在奔跑,藍色背景板的LED電子屏和藍天白雲遙相輝映……若不是抬頭即見的高山和不遠處的一片片高粱地,你一定以為這樣的場景是發生在城市公園的一角。
這是河北灤平縣五道營子滿族鄉大營子村一個普通周六下午的場景。幾位家長周末帶著孩子們來到青山綠水、瓜果飄香的鄉村,親近大自然。
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大營子村發展旅游條件得天獨厚。東北邊,400多畝的龍潭廟水庫碧波蕩漾,野鴨、天鵝鳧水,魚兒淺游。岸邊,蘆葦搖曳,水草豐茂。環境保護良好,生物種類多樣,水庫所在區域被評為省級濕地公園。村子四周,群山環繞,百年古鬆點綴其間。玉米地裡,金黃的玉米棒子飽滿、結實,一幅碩果累累、秋收在望的田園風光……
依托良好的環境、淳朴的民風,在鄉裡的大力支持下,大營子村近年來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旅融合,增加群眾收入。
來自天津的王子健一眼就相中了大營子村。常年做外貿生意的王子健,想借助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東風,在特色民宿上干一番事業。“這裡看得見大山和星星,聞得著苞米的香味,吃得上美味的農家飯。”王子健說,目前已投資900多萬元建起4間民宿,二期10間正在建設中。
王子健介紹,民宿於今年“五一”開始營業,當時便一房難求,假期營業額近10萬元。“十一”假期的房間在9月中旬就訂滿了,甚至有人早早預訂了11月的房間。
“我是約著朋友們一起來的,大家一起體驗農村生活,欣賞鄉村美景,放鬆身心。”來村裡過周末的北京市民張志平說。
有了民宿,村民也受益。村民楊顯坤平時負責打理民宿前的草坪,照料馬、梅花鹿等,一個月收入近6000元。55歲的王志華在民宿有客人時幫忙做飯、打掃衛生,一個月基本工資3000元,還能根據民宿入住情況拿提成。“現在,我不用東奔西跑打零工了,在村裡就能掙錢,照顧老人也方便。”王志華說。
小小幾間民宿,讓大營子村一下子有了活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佔付介紹,發展旅游不僅帶動了部分村民就業,還讓村民們的苞米、雞蛋、榛蘑等土特產銷路更廣。村民將自家閑置的院子租給民宿經營者,多的一年能掙上萬元,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
眼看游客增多,村民把自家空置的房間利用起來,改造成民宿。67歲的王國良就是其中之一。民宿正對著馬路,走進院子就能看見挂在棚架上的絲瓜、葫蘆,院落干淨、房間整潔。“趕上節假日就有人來住。”王國良說。
大營子村的變化,是五道營子滿族鄉打造美麗鄉村、推進農旅融合的一個縮影。這些年,在鄉裡的支持下,石坡子、上台子等村都開始建設民宿,以此帶動鄉村治理,整合資源,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現在,我們立足各村實際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點單式’教育培訓,提升干部抓治理、興產業、促發展的能力。”五道營子滿族鄉黨委書記徐攀峰說,“同時,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完善村級基礎設施,推進配套設施建設,讓游客願意來、留得住。”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3日 06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