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四川黨的建設
分享

春風化雨潤無聲

——廣安市積極穩步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2023年10月31日09:25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

雖然早已和重慶市人民小學、成都市枹桐樹小學等近10所學校建立了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但推行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之后,廣安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伍澤民感覺到“不一樣”。

伍澤民告訴記者:“前些年,與這些學校的交流主要聚焦在聯合教研、資源共享等教育業務層面,現在更多地向辦學方向、發展定位、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聚焦,這與學校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帶隊伍’的職能不謀而合。”

在廣安市,全面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建立與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相匹配的體制機制,成為近年來中小學校的“大事”。

蹄疾步穩,走深走實,目前廣安市符合改革要求的367所中小學校,在全省率先交出“100%完成”的亮眼“成績單”。黨旗在中小學校高高飄揚,進一步成為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堅實力量。

現實問題如何解——

開展調研摸底,建強組織“戰斗堡壘”

2022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在廣安市,相關改革工作被加速提上日程。

摸清家底,是推動改革工作的第一步,一場專題調研,在廣安全市鋪開。隨之,全市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家底”逐漸清晰,一些問題也浮出了水面。比如,一些中小學校基層黨組織不健全﹔一些中小學校議事規則不規范,打不開工作局面﹔一些中小學校組織生活堅持得不夠好,理論武裝頭腦還有差距。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暴露的問題,看似紛繁,卻指向一處關鍵—要全面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首先就要建強學校黨組織。

以專項行動破題,廣安歷時兩個月,全面排查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實情。逐一核校、重新規范,全面消除公辦學校黨組織覆蓋空白點,規范設立學校基層黨組織。

記者了解到,緊盯“兩個覆蓋”,16所學校黨支部規范設置為黨總支,9所學校黨總支規范設置為黨支部,30所學校黨組織隸屬關系被理順﹔堅持應建盡建原則,中小學校新單建黨組織15個、新聯建黨組織22個,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底數清、情況明,舉措才能精准。”廣安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新建聯建黨組織,正式黨員不足3人的學校或農村教學點,也被納入有效管理。

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之外,“優選干部配強班子”也在發力。

廣安明確,設立黨委、黨總支的中小學校實行書記、校長分設,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校長是中共黨員的應當同時擔任黨組織副書記﹔設立黨支部的中小學校,設1名專職副書記。

那麼“如何選人、選什麼人”?廣安開展學校系統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全覆蓋談心談話調研,統籌分析人選崗位匹配度、能力契合度以及班子成員之間的協調配合度,特別注重把黨性強、懂教育、會管理、有威信、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有學校黨務工作和行政崗位工作經歷的優秀黨員干部選拔擔任黨組織書記。

目前,廣安13所設置黨委的省級示范高中、國家重點職中和24所設置黨總支的學校,各優選1名書記和1名專職副書記﹔其他設黨支部的學校,配強1名專職副書記。

突出體制機制“調整”,進而聚焦質量效果“提升”。

將增強學校黨組織組織功能和政治功能作為第一目標,“奔跑實干·一線拉練”等一系列學校黨建工作推進會、培訓會相繼召開,一批軟弱渙散黨組織被嚴肅整頓,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被寫入中小學校章程,廣安市委教育工委編印的《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實務操作手冊》推廣落地。

有力的舉措,在全市中小學校引發“化學反應”,鄰水縣鼎屏鎮第四小學就是其中之一。

鄰水縣鼎屏鎮第四小學,始建於2005年,現有教職工150名,在校生2600余名。學校黨支部共有35名黨員,目前設有支部書記1名、副書記1名。

“以前,學校存在重教育業務輕黨建引領、黨建與教育工作結合不緊密等問題。”鄰水縣鼎屏鎮第四小學黨支部書記林正華深有體會地說,如今將黨建工作與教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學校規范開展黨的組織生活、打造黨員活動陣地、設立先鋒示范崗、建設廉潔文化長廊,黨支部被評為“廣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權責邊界怎麼定——

完善制度,給書記、校長“定”職責

原來,書記、校長“一肩挑”﹔現在,書記、校長“分設”。隻擔任廣安市廣安區東方小學校黨總支書記,杜先慧的工作職責更聚焦。

廣安市廣安區東方小學校,是上海東方電視台於1997年援建的一所希望小學,現有學生3271人。今年2月,學校黨總支換屆選舉完成后,杜先慧被選舉為黨總支書記。

“目前,學校構建起‘黨組織集體領導、校長行政負責’的新型領導體制,我和校長馮海霞定期溝通,及時交流思想和工作情況,推動學校全面發展。”杜先慧告訴記者。

在杜先慧看來,黨組織全面領導學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職責,抓好辦學方向和改革發展重大問題﹔校長在學校黨組織領導下,按學校黨組織有關決議,全面負責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明確的職責劃分,既維護了班子團結,又成為學校發展的‘推動力’。”杜先慧表示。

厘清書記、校長的職責范圍,是此次工作的“主攻點”。而這背后,也有著深刻的背景。

記者了解到,廣安在全面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中,個別學校執行出現了偏差。個別學校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黨組織存在弱化、虛化問題﹔有的中小學校書記與校長溝通不暢、配合不夠,議事決策效率有待提升。

顯露出的“軟肋”,正是對“給書記、校長定制度、明職責”的“呼喚”。隨后,配套制度“應聲落地”。

廣安市印發黨組織會議議事規則和校長辦公會(校務會議)議事規則兩個示范文本,督促指導列入改革的學校規范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兩個議事規則、會議流程制度和兩個責任清單,確保黨組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

廣安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均平介紹,通過印發廣安市《貫徹落實<關於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任務清單》“管總”,指導各地開展工作﹔細化完善學校黨組織會議、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確權”,厘清書記、校長權責邊界﹔明確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定期溝通、校長向黨組織報告工作、述職評議、定期培訓、任期考核等制度,進行具體規范。

這其中,核心點在於議事規則下的“決策”與“執行”。

按照廣安的制度設計,學校重大問題、重大事項決策前,書記和校長、正職和副職充分溝通醞釀﹔決策中,進行民主決策、集思廣益﹔決策后,嚴格執行情況評估、監督問責,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

權責框架下,協調運行的工作局面也在逐漸呈現。

“學校黨組織會議討論決定學校重大問題,體現出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杜先慧坦言,“同時,議事規則明確后,決策、執行、監督環環相扣,提升了決策的科學性,既避免了黨組織包攬行政事務,又減少了重復議事情況的發生。”

辦學治校往哪走——

聚力“大先生”孵化,引導教師樹立高遠目標

9月26日,鄰水縣鼎屏鎮第四小學的9名青年教師依次站上講台。這次,不為學生講課,而是參加一場激烈的“說課比賽”。

教師說課,專家點評,青年教師收獲滿滿。賽后,現場舉行了“青藍工程”結對儀式,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簽署《師徒結對協議書》,正式簽下一份深耕教育的承諾。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林正華介紹,近年來,學校黨支部推動實施“青藍工程”,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讓骨干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升教學水平。

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歸根結底是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而關鍵在於建強教師隊伍,尤其是培養孵化一批教師隊伍中立德樹人的“大先生”,作為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對此,鄰水縣鼎屏鎮第四小學黨支部書記林正華有著清晰的認識。

除了“青藍工程”,以創建“川東陶冶教育特色學校”為目標,在學校黨支部帶領下,學校開展“三亮三比”主題實踐活動—讓黨員教師“亮身份、亮標准、亮承諾”“比作風、比素能、比業績”,組建黨員干部牽頭的教育科研與美育實踐團隊,成立黨員名師工作室。通過歷練師資隊伍,推動建好教師隊伍“主力軍”。

林正華介紹:“如今,學校有40余名市縣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先進德育工作者和優秀教育工作者。今年8月,學校被授予‘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類似的“成效”,在廣安市中小學校比比皆是。

去年以來,廣安市各中小學校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加強黨員教師隊伍建設,全市共有158名黨員教師被培養成教學能手,87名教學能手、師德標兵被培養為預備黨員,53名管理骨干成長為副校長,向著造就一批教書育人的“大先生”奮力邁進。

瞄准“大先生”孵化,方式還在“破圈”“出新”。

廣安市委將“同城融圈”作為首位戰略。廣安市委教育工委定下“融入都市圈,跑出加速度”的思路,以“黨建+”引領教育改革發展與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深度融合。

借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廣安市委教育工委與重慶市教科院、渝北區教委等簽訂《推動教育區域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通過與重慶市教委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廣安選派27名干部赴渝挂職,90余所學校與重慶人民小學等成渝優質學校開展黨建共建、結對幫扶,教育發展成效明顯。

其實,作為基礎教育領域學校治理改革工作的一項重任,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是從內到外的全新的學校治理結構和管理運行機制。這也意味著,實施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問題,並非“一勞永逸”。

廣安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廣安市將進一步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瞄准黨組織會議議事規則和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等制度落地落實、書記校長盡心盡力履職履責等方面,進一步規范議事決策程序,優化協調運行機制,完善監督考核體系,擦亮學校黨建品牌,為加快教育強市建設厚植“沃土”。

(四川黨的建設全媒體記者 蔣筱青)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