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新千裡江山圖”鋪展時代畫卷(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本報記者 林小溪

2023年09月21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一種藝術形式感受宋風雅韻,繞不開繪畫﹔從一幅畫作一窺宋朝錦繡山川,不得不提《千裡江山圖》。

  如今,青綠千裡入畫,山河無垠新卷。傳世畫卷中的千裡江山與中華兒女腳下新征程交織輝映——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人民日報視頻《新千裡江山圖》全網上線,新技術結合多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描繪新時代壯美畫卷。今年,“新千裡江山圖·地方篇”再度開卷,共同展示華夏絕色﹔

  作為首個亮相的國寶重器,《千裡江山圖》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中“活色生香”﹔

  人文紀錄片《盛世修典》在浙江衛視播出,講述《千裡江山圖》等國寶級繪畫“數字化回家”背后的故事﹔

  由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人民網共同出品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舞繪〈千裡江山圖〉》,上演一場遙隔時空展開的文明傳承對話﹔

  …………

  頻頻“破圈”的傳統節目,可謂以古之規矩,開今之生面。

  一幅畫卷為何能穿越古今歷久彌新?中華文化為何能歷經五千多年而長盛不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動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

  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江山”一景生出的家國情懷意象,賡續綿延。“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站在文化軸線上望向更遠的未來,闡釋“江山”,關鍵在人。

  新時代文化建設,以人民為中心是根本價值取向。品一杯清茶、燃一盞香薰、聽一首古曲……圍繞《千裡江山圖》的文創開發、跨界創作廣受歡迎,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日益高漲。推動中華文脈綿延繁盛,重要一環就是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去年9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開幕伊始便引起轟動。丹青不老,數字新生,《千裡江山圖》等珍品從歷史中“走出來”,在光影中“活起來”。作為規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深挖中華文明賡續傳承的基因密碼,建起澤被后世的文化礦藏。

  為防止文物受損,近百年來,《千裡江山圖》鮮有公開展出。在編纂過程中,編纂團隊與故宮博物院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帶領觀眾領略千裡江山。“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編委會委員、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曉明說:“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歷史文脈融入現代生活,以藝術服務人民,讓民族藝術瑰寶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起筆九百年前,行筆時代新篇。當年北宋畫院的學生王希孟一定不會想到,他留下的唯一畫作,今天成了小學生美育課堂的教材。“活起來”的《千裡江山圖》,與新時代的壯美畫卷交相輝映,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圖景鋪展延伸。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1日 06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